第九章 职业礼仪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为了体现彼此间善良的愿望,或人们在互相间的交往中为了体现彼此间的礼遇和情感的融洽,而采用的某种具有十分明显的礼节行为规范礼仪在一定限度上象征着一种民族、—个国家的文明限度人类社会中行之有效的礼仪,己成为人们社会群体活动和互相交往中互相沟通情感、互相理解和互相信任的重要信息源泉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劳动分工日趋细密,职业的种类也就更为繁多任何一种职业,都要直接或间接地面对公众,均有对外交往的任务和需要,这就必然会波及礼仪问题其中有些服务性行业,如旅游餐馆、交通通讯、医疗卫生、金融商贸等,更是“礼仪职业”对于上述行业来讲,礼仪不仅是工作对象的规定,也是树立行业形象,推动事业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第一节 职业礼仪概述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商定俗成、共同承认的规范和准则其内容涉及行礼典礼、礼节及典礼、风俗规定的典礼、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顺序、道德规范等等二、职业礼仪的含义职业礼仪是在职场交往中,以一定的、商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体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波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是职场中人个人修养的集中体现。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种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体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合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措施,是人际交往中商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和谐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互相沟通的技巧三、职业礼仪的原则作为一种商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职业礼仪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也就是职业礼仪的原则在学习、运用礼仪时,有必要一方面掌握下述基本的礼仪原则:1、敬人原则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说,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永远会尊敬她彼此互相尊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干和谐快乐,尊敬她人,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礼仪的核心敬人的原则,就是规定在运用礼仪时,务必将对交往对象的恭敬与注重放在首位,切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2、自律原则职业礼仪的自律原则规定人们从内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并一次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按照礼仪规范去做,而不必外界的提示和监督在交往中,规定别人做到的自己一方面做到,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在礼仪上做到自律、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要知礼、守礼、自我约束,时时到处自觉遵守职业礼仪规范,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做一种受人们欢迎的人。
3、平等原则 平等是职业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予以同等限度的礼遇礼仪是在平等的基本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互相看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互相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守平等的原则,同步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某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4、适度原则职业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规范,有一定的原则和分寸,与做其她事情同样,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应当牢记过犹不及所谓适度,就是规定在运用礼仪时既要掌握普遍规律,又要针对具体状况,认真得体,掌握分寸,不能做得过了头,也不能做得不到位例如,与人交往时要彬彬有礼,但不能低三下四,应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5、宽容原则在许多状况下,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意味着要有容人之雅量和多替她人考虑的品德一种布满宽容精神的社会将有助于人们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的自由弘扬,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就个人而言,宽容是获得友谊、争取朋友、扩大交往的基本规定宽容原则,是指宽以待人、但是分计较对方利益上的得失四、职业礼仪的作用1、塑造形象作用所谓形象,是一种人的外观、形体,在社交中,双方在对方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印象,是影响交往能否融洽、交往会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出于自尊的因素,人人都但愿在公众面前有一种良好的形象,以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因此,职业礼仪对于体现感情、增进理解和树立形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社交活动中,言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总之,一种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布满魅力2、协调关系作用职业礼仪在其各个原则的支配下所体现出的尊重、道德、平等、真诚守信的精神和种种周全的礼仪形式,必然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使对方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有矛盾的可以化解症结,交朋友的可以成为知已,谈合伙的可以达到合同3、社会教育作用职业礼仪是一种崇高、美好的行为方式,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味,完善人的人生一种人讲究礼仪,会使自己心胸豁达,谦虚诚恳,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在礼仪的熏陶教育下,提高修养,改正缺陷,成为一种道德崇高的人职业礼仪会通过评价、示范、劝阻等教育形式去矫正人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倡导人们按照礼仪的规范规定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健康、正常的社会生活遵守礼仪原则的人,客观上在起着楷模的作用,无声地影响着、教育着周边的人们。
五、学习职业礼仪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竞争必将日趋剧烈任何一种公司或组织要想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免遭裁减,就必须不断地追求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尊重自己的服务对象,讲求职业礼仪,将有助于提高本公司、本组织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名誉礼仪与职业的关系表白,一种人在工作场合的言谈举止、衣着服饰已经不再是纯正的个人行为了,而是与所在组织的利益发生着直接的联系,因而必须严格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所在组织的形象礼仪,是中华老式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尚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大学生及早学习并掌握职业礼仪,将是自己将来事业及生活成功的基本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一、职业礼仪与职业发展在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尤为剧烈,人才选择异常残酷,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学历文凭固然重要,但能力、职业礼仪修养也是一种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外,掌握某些职业礼仪惯例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有时这些礼仪形式甚至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到,在诸多招聘会上,服饰得体、彬彬有礼的大学生更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不仅能使她们掌握社会交技巧,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增进与社会的人际沟通,还能提高她们的社会竞争力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提出大学生职业礼仪与素质教育的联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并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规定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节奏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如何与领导和同事打交道,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等等人们在现实中越来越意识到不注重礼仪的危害性,因此要符合社会的规定,要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人,大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二、大学生礼仪行为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缺少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会问候、不会忍让、不会尊重师长,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公众场合下言行粗鲁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的确存在礼仪失范的现象例如:上学时间吃东西;领导在台上开大会,台下各角落里的小型会议却此起彼伏;教师想尽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仍旧酣然入睡;尽管教师在课前多次强调,请人们关掉,但上课过程中,铃声仍然不断;夏季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发现,某些同窗穿着背心、短裤和拖鞋心安理得地坐在讲台下等等。
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礼仪问题更是显得突出,进入面试室不敲门、没等考官示意就坐到座位、递送有关证明资料时没有用双手、离开时脚步不轻等小问题,是这些大学生求职的“硬伤”曾有一名女生因穿着超短裙参与面试惨败而归,主考官这样评价她:“如果她有职业水准的话,就不会那样做,虽然它完全不必在工作的时候穿的如此正式,但在面试时的原则应当提高尚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她在面试时穿了一身刚买的深色西装、一双黑色的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但愿能给主试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她不知自己已违背西装着装的基本规则虽然穿上了深色的西装和皮鞋,却不合时宜地以一双与前者反差过大的白色袜子同其搭配,本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的这位大学生得到了相反的成果纵观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某些突发事件,无谓的冲突,大都与当事者言行举止不规范有关又如诸多大学生自发地追求美,从化妆到发式,从着装到言谈举止,她们都力图有所超越然而,又难免泥沙俱下,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粗俗的行为到处存在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如果不加注重,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本人的生活和事业,更会污染到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三、影响大学生礼仪行为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个人修养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礼仪行为的重要因素。
1、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的、社会的教育,仅就家庭礼仪教育而言,它处在基本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是礼仪的启蒙教育在家庭里,教育者(重要是父母)可以把自己对礼仪的规定,通过平时家庭成员间在共同生活中的互相接触、交流、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养成必要的礼仪习惯,从而为她们此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准备了良好的礼仪素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具有的条件在家庭教育的内容里讲礼仪,重要是指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礼貌、仪表方面的规范教育家长应当自幼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使她们可以继承发扬我们民族的这个老式美德2、学校教育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如今倡导和谐社会的时代里,礼仪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合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渐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对的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要渗入礼仪教育内容,充足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加强学生平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使各项管理措施都把礼仪教育贯彻到位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礼仪、守礼仪的良好校园文化,把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境界,达到学校育人又育魂的教育目的。
3、社会环境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大课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礼仪规范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社会是影响未成年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发明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她们才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成长为符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某些老式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浮现了某些紊乱,社会上存在的多种不道德的、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在多种观念初步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带来悲观影响大学生们对老式的社会伦理价值原则的认同度普遍减少,体现出违背社会规范行为,同步,也存在着大学生的某些礼仪行为在某些缺少礼仪规范的社交中临时吃亏,或被觉得犯傻而不被理解4、自身修养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个人,只有自身要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发挥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干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它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主线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也许体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