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工作要求和技术标准第一部分 数字化采集工作要求一、安全性1.拍摄人员不得触碰藏品,在拍摄时应在博物馆方有专业资质人员的陪同下进行拍摄采集;2.拍摄人员、采集设备应与藏品保持在安全距离,拍摄人员的服装等条件也应符合文物拍摄的要求,如拍摄时应要求佩戴口罩,着软底鞋,不得在拍摄区域内饮水、吸烟与进食;3.拍摄条件不得低于陈列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粉尘等条件都在文物保护范围之内二、真实性1.拍摄的文物、遗址图像应忠实于文物、遗址本体,不对文物、遗址的图像进行艺术加工;2. 文物拍摄时应采用标准光源,建议采用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3. 文物拍摄时加色卡、比例尺,供后期调色和加工参考三、适宜性:采用成熟度高,价格适宜的技术,符合公众服务、宣传教育等用途,适用于互联网端及移动互联网端等设备四、高效性:在保证藏品安全,不影响观众参观的情况下,保证拍摄质量快速、高效的完成采集工作,以便满足博物馆在数字化采集现实需求 第二部分 数字化采集技术标准一、文物高清图片拍摄1. 拍摄对象:古籍、画稿、图册、平面纹理等二维文物2. 设备与器材 2.1 相机:全画幅数码单发相机(建议设备:Canon/佳能 5D Mark III)2.2 镜头:标准镜头(建议: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2.3 云台:节点云台(Nodal Ninja 4),球形阻尼云台2.4 三脚架: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2.5 色卡:专业校色卡(x-rite 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 SG140色数码色卡)2.6 摄影灯: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2.7 小型手动转台2.8 不同刻度比例尺2.9 二维滑轨:适宜二维文物长度的直形双轨。
3. 拍摄环境:拍摄环境的搭建应遵守以下标准,确保文物在安全范围内事项内容拍摄地点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不受外界环境光线的影响拍摄环境搭建摄影平台,布置灯光,摆放色卡标尺,再次检查用电安全与设备安全,用电线缆应用胶带固定于地面拍摄对象的摆放藏品应垂直固定于平整的物体或是墙体的表面,藏品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m拍摄距离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距离不小于被摄藏品的宽度(安全距离)拍摄温度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拍摄湿度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4. 拍摄流程:4.1 拍摄前的准备:做好对拍摄对象的地理、天气、环境、交通以及是否允许试用三脚架、闪光灯等前期准备;检查拍摄地点用电安全;检查相机、镜头、色卡、标尺、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二维滑轨等装备是否安装牢固,设备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摆放藏品4.2 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事项内容相机拍摄模式手动模式(M档)图片格式JPEG+RAW白平衡自动对焦模式单次AF光圈f=5.6感光度iso=100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包围曝光模式(±3档)4.4用移轴拍摄模式进行拍摄时:将相机安装在立体轨道上,调整相机位置水平放置,相机与被摄藏品保持平行。
用亿像素拍摄方法拍摄完整的亿像素照片时,每平米拍摄100张照片4.5拍摄后的检查: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等情况,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收回藏品4.6储存和备份: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5. 采集标准:5.1 亿像素图片的格式:PSB(大型文件格式)5.2 亿像素图片的尺寸:不低于1亿像素5.3 亿像素图片的文件大小:不低于300M(PSB格式)二、文物360度环视图片拍摄1. 拍摄对象:青铜金器、陶器等材质无特殊要求的立体可移动文物2. 设备与器材:2.1 相机:全画幅数码单反机( 建议设备:Canon/佳能 5D Mark III)2.2 镜头:标准镜头( 50mm标准镜头、 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2.3 云台:节点云台(Nodal Ninja 4),球形阻尼云台2.4 三脚架: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2.5 色卡:专业校色卡(x-rite 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 SG140色数码色卡)2.6 标尺2.7 摄影灯: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2.8 柔光箱:2.9 小型手动转台2.10 立体轨道:适宜三维文物长度的环形双轨3. 拍摄环境: 拍摄环境的搭建应遵守以下标准,确保文物在安全范围内。
事项内容拍摄地点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采用柔光箱选择边长、宽、高大于1m的桌子,根据藏品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柔光箱,并放置桌子中心转台根据藏品底部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动转台,并放置柔光箱内部,居中水平放置,将带有刻度的标定物放置转盘上方,(标定物放置的位置,标定的圆心要与转盘的圆心重合,以保证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标定物和放在标定中心的藏品不会偏离中心)藏品的大小不同,选择标定物的型号也不同,按被摄展藏品大小,选择25CM或40CM直径的标定物藏品由专业人员水平放置转盘中心,并保证整个拍摄过程展藏品安全拍摄距离建议距藏品的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拍摄灯光分别在柔光箱左侧右侧和上方放置摄影灯,并调整灯光参数已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拍摄温度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拍摄湿度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4. 拍摄流程:4.1拍摄前的准备:做好对拍摄对象的地理、天气、环境、交通以及是否允许试用三脚架、闪光灯等前期准备;检查相机、镜头、色卡、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和全景云台等装备是否完好; 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摆放藏品 4.2 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事项内容相机拍摄模式手动模式(M档)图片格式JPEG+RAW白平衡自动对焦模式单次AF光圈f=5.6感光度iso=100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包围曝光模式(±3档)4.4 拍摄过程:拍摄步骤拍摄内容第一步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固定。
三脚与藏品平行摆放,距藏品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再次检查设备是否安全第二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水平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第三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底部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上仰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第四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顶部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下俯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备注完整的物体360°全景由36x3=108张照片组成4.5拍摄后的检查: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等情况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收回藏品4.6储存和备份: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 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
5. 采集标准: 5.1 360度环拍文件的格式:由36张JPG图片组成的swf文件5.2 360度环拍文件的尺寸:单张图片不低于1500万像素5.3 360度环拍文件的文件大小: swf文件在10M以内三、文物3D模型建立1. 拍摄对象:陶瓷、石器、铁器、木质等材质的馆藏文物2. 设备与器材:2.1 基于多图像的三维文物模型构建方法 2.1.1 可控云台: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云台转动以及移动的方向2.1.2 相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建议设备:Canon/佳能 5D Mark III)2.1.3 控制系统:控制云台转动;2.1.4 镜头:标准镜头( 50mm标准镜头、 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2.1.5 相机云台:节点云台(Nodal Ninja 4),球形阻尼云台2.1.6 三脚架: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2.1.7 色卡:专业校色卡(x-rite 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 SG140色数码色卡)2.1.8 摄影灯: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2.2 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馆藏文物的建模方法 2.2.1 可控云台: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云台转动以及移动的方向2.2.2 相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建议设备:Canon/佳能 5D Mark III)2.2.3 控制系统:控制云台转动;2.2.4 镜头:标准镜头( 50mm标准镜头、 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2.2.5 相机云台:节点云台(Nodal Ninja 4),球形阻尼云台2.2.6 三脚架: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2.2.7 色卡:专业校色卡(x-rite 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 SG140色数码色卡)2.2.8 摄影灯: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2.2.9 三维扫描仪:能够达到扫描精度为微米级别的三维扫描仪,参考型号:JWSCAN-200.3. 拍摄环境:温度、湿度、光源等事项内容拍摄地点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采用柔光箱选择边长、宽、高大于1m的桌子,根据藏品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柔光箱,并放置桌子中心采用转台根据藏品底部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动转台,并放置柔光箱内部,居中水平放置,将带有刻度的标定物放置转盘上方,(标定物放置的位置,标定的圆心要与转盘的圆心重合,以保证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标定物和放在标定中心的藏品不会偏离中心)藏品的大小不同,选择标定物的型号也不同,按藏品大小,选择25CM或40CM直径的标定物。
藏品由专业人员水平放置转盘中心,并保证整个拍摄过程藏品安全拍摄距离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离不小于被摄物体的宽度(安全距离)拍摄灯光分别在柔光箱左侧右侧和上方放置摄影灯(安全范围内),并调整灯光参数已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拍摄温度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拍摄湿度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4. 拍摄流程:拍摄步骤拍摄内容第一步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固定,三脚架与藏品平行摆放,距藏品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第二步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由博物馆藏品管理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