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doc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1.50KB
约17页
文档ID:533758119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doc_第1页
1/17

第一章 绪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 要地位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 “红 学” 《红楼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本教材就是介绍《红楼梦》研究的成 果,指示《红楼梦》研究的途径,帮助大家进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红楼梦》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结晶体,在中国文学史上, 《红楼梦》作为一 部总结性作品,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学的精华,而且汲取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 和意境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表现在开创了新的艺术世界研究《红楼梦》 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而且更能欣赏作者天才的创造精神,以及 小说展示的美的世界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研究 《红楼梦》 ,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和意识 形态的总体毁灭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封建社会 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认识的能力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在曹雪芹创 造的艺术世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新的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 《红楼梦》 独特的文化。

《红楼梦》是伟大的,又是复杂的人们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探幽索隐作者生平家世、版本、名物、 风俗等方面的考证训释,都在“红学”中蔚为大观不仅如此, “红学”研究 还集中各种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如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政治、 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使“红学”研究走向了现代 “红学”是博大 精深的,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课程主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 ,有以下几方面应当重视:一,关 于作者的研究;二,关于作品思想的研究;三, “红楼梦”人物的研究;四, 关于《红楼梦》艺术创造的研究;五,关于“红学”历史的研究 此外,有关《红楼梦》产生的时代, 《红楼梦》的版本, 《红楼梦》中的名 物、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也要予以重视 研究《红楼梦》 ,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重复阅读《红楼梦》原著;还要充 分了解“红学”研究的成果 愿广大读者成为曹雪芹的知音,真正解得“红楼”之味第二章 红楼梦的时代《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看,应该是产生于清代康(熙) 、 雍(正) 、乾(隆)时期(主要是 18 世纪) ,这是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 ,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的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 隆的前期,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 七年(1723? — 1763?) 。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无论 是政治、经济、思想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体现出繁荣与衰败同时存 在的矛盾现象 中国封建社会到这一时期已经是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 但是, 中央专制政权的强大,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封建文化的集大成, 等等, 都使这一时期表现得异常繁荣 在这种繁荣的背后, 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政治高压、 吏治腐败、 思想僵化、 贫富不均, 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导致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与西方的差距开始拉大,直接导致后来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的政治,集中体现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由于康熙、雍正、乾 隆都是英明之主,君主专制使得帝王得以完全发挥聪明才智,这是“盛世”的 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由于他们的精明强干,所以权利过分集中的弊端与危害 表现得还不充分但是,由于清朝政权的特殊性质,它是少数民俗统治以汉族 为主体的其他多数民族,所以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以保证满族政权的纯洁性,比 如以功名富贵吸引广大文人,以文字狱、科场案等杀戮手段控制知识分子,由 于政权的保守性、文人思想的僵化与对政权的离心倾向等都显得相当明显另 外,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交织,党争(包括满汉之争、皇位争得 等) 也显得较为激烈, 这些都导致了政权的不够稳定, 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

这一时期的经济,集中表现为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与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 在康熙镇压了“三藩之乱”并收复台湾之后,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清代统治 者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清代经济很快得到了恢 复与发展 但是, 经济的繁荣的结果是极少数上层贵族占据大多数的劳动成果,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没有从中获取多少实惠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相对贫困的人 越来越多这一时期的思想处于一个过渡与转折时期晚明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继续 发挥着影响, 但是由于明朝的灭亡, 晚明对个人物质欲望的肯定等受到了怀疑, 但全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尚未产生,于是传统的理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这一时期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交织着进步与落后等双重乃至多重的复杂性 这一时期, 是中国古典文学全面的总结时期, 清诗与唐诗、 宋词鼎足而立, 清诗亦可与宋词媲美, 清代的文章也算可观, 清代的小说 (如 《儒林外史》 、 《聊 斋志异》等)与清代的戏曲(如《桃花扇》《牡丹亭》等)更是登峰造极,而 、 且这些都出现在清初,直到《红楼梦》的产生而《红楼梦》又恰恰是一部集 大成的巨著这是古典文学最后的辉煌,也可以说是古典文学的回光返照第三章 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曹雪芹。

从目前的有关记载来看,这一结 论也是可信的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亦号芹圃或芹溪居士他是 曹寅的孙子、曹頫(fu)的儿子产生于雍正元年(1723)前后,去世于“壬午 除夕” 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公元 1763 年 2 月 12 日) 享年四十岁 , 当然关于他的生卒年以及年龄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是曹颙(yong)遗腹 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曹雪芹祖籍辽阳 (也有人认为是丰润) 他的祖先在晚明成为后金的俘虏, , 所以世世代代为包衣(指奴才) ,隶属于正白旗 从他的高祖曹振彦开始发家, 曾祖父曹玺时已经开始进入高层曹玺的妻子孙氏曾经当过康熙的保姆曹雪 芹的祖父曹寅更是康熙的心腹亲信,长期担任江宁织造,并兼理两淮盐政康 熙四次南巡时,都住在织造府,多次让他注意江南的情况,又让他的两个女儿 嫁给王子,以提高他们家的政治地位与血统,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与依赖雍 正上台后,曹家开始衰落,并于雍正五年(1727)被查抄了家产但是,随着 曹家亲戚的被重新重用,曹家的生活逐渐有了转机但是在乾隆五年前后 (1740) ,曹家再次遭祸,并从此一败涂地这是曹家的基本情况 曹雪芹早年享受过荣华富贵,但由于家庭迭遭打击,经历曲折,饱尝世情 冷暖,所以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都有着独特的认识。

这在小说作品中,有 着真切的反映 当然,现存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有人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也有人认为是高鹗根据曹雪芹的残稿补充而成我们认为,从目前获得的各种 版本尤其是脂砚斋批点本来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着一定的差距,有的背 离了前八十回的思路与思想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隶汉军镶黄旗, 祖籍辽宁铁岭,先世随清兵入关,其后长期生活于北京,其身世与曹雪芹有一 定的类似之处 生卒年不详, 一般认为他生活在乾隆十八年到嘉庆二十年 (1753 — 1815) ,也有人说他出生于乾隆三年(1738) 乾陵五十三年(1788)参加 顺天乡试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考取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江 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曾在嘉庆六年(1801)担任顺天乡试的同考官 高鹗早年生活较为放浪,像当时的许多满族少年一样,年少多才,最好的 评价是说他“学邃才雄”“誉满京华” 、 ,因此狂放不羁另外他性喜冶游,经 常出入歌楼舞榭, “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正是他早年生活的写照中年 以后功名蹭蹬, “泥途悲潦倒” ,逐渐意志消沉, “天涯倦客楼头妇,一种消沉 奈落何”“金楼飘零旧梦怀,凄凉往事付歌喉” , 。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他参 与了修订或者续作《红楼梦》的工作第四章 《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 的版本分为脂评本系统和程刻本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若干版本 第一节 脂评本脂评本,亦称脂本,指附有脂砚斋评语的《红楼梦》抄本其特点有四: 脂评本都是抄本;只有八十回;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附有大量的脂 砚斋等人的评语脂评本的“脂” ,指脂砚斋,脂砚斋是一个集体笔名,包括 十个名字:脂砚斋、畸笏叟、常(棠)村、梅溪、松斋、立松轩、玉蓝坡、绮 园、左绵痴道人、鉴堂 脂评本到目前为止,以发现十二个手抄本 甲戌本现存十六回(1 – 8 回,13 – 16 回, 25 – 28 回) ,卷首有凡例五 条 其祖本为乾隆十九年甲戌抄本该抄本脂评最多,最接近作者手稿 己卯本原存三十八回(1 – 20 回,31 – 40 回,61 – 70 回其中缺 64、67回) 后又发现三回加两个半回 , (55 回后半回, 56、 57、 三回, 回前半回) 58 59 合计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该抄本文字与庚辰本大体相同 庚辰本现存七十八回(1 – 63 回,65 – 66 回,68 – 80 回) ,其中第十七、 十八两回未分开。

其祖本系乾隆二十五年抄本,有朱墨双色批语,是最早、最 重要的版本 列宁格勒藏本 存七十回 (1– 4 回, 7– 80 回) 其中 79 回、80回未分开) 此本有 110 条眉批、583 条夹批不同于一般脂评该抄本由库尔梁德采夫于清道光年间带回俄国书名《石头记》 ,存八十回有脂砚斋评语卷首有戚蓼生的《石 头记序》 该本字迹工整,清楚有条理,便于阅读,流传甚广 蒙古王府本书名《石头记》 存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与有正本基本相 同该本有六百多条夹批为其他脂本所无 南京图书馆藏本书名《石头记》 存八十回,与有正本系同一祖本 靖应鲲藏本书名《石头记》 ,存七十八回(1 – 27 回,30 – 80 回)有大量 批语,其中有些批语不见于其他脂本可惜该本不慎迷失 甲辰本书名《红楼梦》存八十回是现存最完整的抄本正文接近甲戌 本,但脂批被删削,异文较多 科学院藏本书名《红楼梦稿》 ,存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底本由两个脂 本抄配而成扉页有“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廿卷”的题签该版本对 研究《红楼梦》续补问题有一定价值 乙酉本书名《红楼梦》 存四十回(1 – 40 回) ,原本级抄配而成,脂批 被删卷首有舒元炜“乾隆己酉序” 。

郑振铎藏本书名《红楼梦》 残存两回(23 – 24 回) ,经过篡改,没有批语 第二节 程刻本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本的八十回抄本补足一百二十回 后而印行的版本 其特点有四: 程刻本都是刻本; 都是一百二十回; 书名是 《红楼梦》 ;没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 程本书名全称《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有甲、乙、丙三种版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木活字印本,一百二十回卷首有程伟元序,次高 鹗序,次木刻绣像二十四页后来各种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均据此翻刻刊行 程乙本 乾隆五十七年木活字印本, 一百二十回 卷首有高鹗序, 次小泉、 兰墅引言,次木刻绣像二十四页该本是程甲本的修订本,改动两万余字 程丙本台湾青石山庄影印乾隆壬子木活字本正文和回目与程甲本、程 乙本皆不同影响较大的有王希廉评本、张新之评本、姚燮 xie 评本,还有王瀣 xie 评本第三节 脂本与程本的关系 《红楼梦》在清乾隆五十六年前以抄本形式流传程刻本相继问世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