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室(11)——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 实验的原理:利用碘乙酸对糖酵解过程中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使 3-磷激甘油醛不再向前变化而积累硫酸肼作为稳定剂,用来保护 3-磷酸甘油 醛使不自发分解然后用 2,4-二硝基苯肼与 3-磷酸甘油醛在碱性条件下形成 2, 4-二硝基苯肼-丙糖的棕色复合物,其棕色程度与 3-磷酸甘油醛含量成正比产生糖酵解,当然需要生物了,我们用了酵母三支试管,1 号管:加入了三氯醋酸,破坏了全部的酶,所以不可进行糖酵解; 2 号管,放进碘乙酸,对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起抑制作用,3 号 管,什么都不加放进37°C中,然后就可以看到,3号管发酵得最爽泡泡是 CO2然后为了验证 “3-磷酸甘油醛不再向前变化而积累”,所以我们再对 2、3 号管 进行处理步骤不说了,看最后的结果,说明了 2 号管的 3-磷酸甘油醛最多, 也就是证明了碘乙酸的抑制剂作用做这些实验不是为了实验,而是为了学到东西;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了两个 很爽的想法:1.碘乙酸的抑制剂作用;2.原来在糖酵解的分解循环中,中间产物有 3-磷酸甘油醛;这对于我们学习与研究糖酵解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