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的祭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 ﻠﻠ ﻠ本】《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高中语文版《唐诗宋词选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两情相悦”专题的第九课中的一篇 【教学思路】 1、情意教学情”为情趣、情味、情感;“意”即意境、意蕴、意义 “即以情为根基,使学生获得语文教学动人心魄的‘意境'、文化积淀的‘意蕴’、哲学启蒙的‘意义ﻹﻠﻠﻠﻠ销于表情达意,营造意境氛围,领悟哲学思考,因而也尤适合于情意教学一首悼亡词,一种浓浓感伤的诗歌氛围,一个哀婉凄凉的诗歌意境,一段深沉刻骨的人生思考让生命的激情去点燃生命的激情,用智慧的心灵去唤醒智慧的心灵”,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体味“情"“意",让学生顺利地跨越情感距离,进入诗歌之境,悟道人生百味!ﻫ 2、情感诵读情感诵读是学习、把握诗歌的一条捷径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传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本课的诵读特点是哀婉深沉、节奏缓慢、情感真挚,通过朗诵录音的播放,老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多层次朗读来把握诗歌情感,领悟诗歌意境,更快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ﻫ 3、探究拓展.“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选修课的设置提升了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通过意象、情感表达方式等的探究,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课内外相关内容的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知识能力目标】 1、设置情景,让学生体悟词的情感基调 2、品读鉴赏,学习词作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 3、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1、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2、赏析词中关键字、词 3、赏析词作抒写悼亡之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想象丰富,往复曲折的结构 2、学会鉴赏诗词的情感内容 【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价值目标】 体味人生,珍惜拥有,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情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配上图片及《悲曲》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
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年轻美貌,天资聪颖,可谓才子佳人,琴瑟相和.然而天命无常,年轻的王弗在她二十六岁时就永远地离开了她心爱的丈夫———苏轼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这首词就是苏轼在公元1075年, 正月二十日 ,梦见爱妻王弗后写下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来感受苏轼对亡妻的深沉思念之情 [设计意图:以《悲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种感伤氛围.以苏轼和王弗的爱情悲剧导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亡妻那深沉、真挚的思念之情,收到蓄情的效果] 二、 诵读感知 把握基调 1、幻灯片展示课题 ——一 一曲哀词摧肝肺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播放《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朗读录音,请学生闭上双眼用心感受词的情感. 师:同学们听了朗读录音后,你们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生:悲、深沉、凄凉 …… 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词?朗诵时要读出悲的感情哦! 【学生朗读文本(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再请其他学生评价其读的效果 【设计意图】学生朗诵课文,容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是极为深刻。
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3、诵读指导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诵读指导:注意词语“两茫茫”的朗读特色、轻音“思量”、重音“难忘”的朗读十年”一词要读得悠长而凝重;“两茫茫”要读出迷茫的感觉,而且“茫茫"的境界是阔大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声调压低,拉长;中间“生死"两个字,音调要拔高. ②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诵读指导: “孤坟”,这是一个非常凄清冷寂的意象,我们自然要读出孤寂感;而前面“千里"一词,要用我们语音的悠长来表现其距离感;“无处”读出无奈与无助来,“话”字不妨重读;“凄凉”不用说,一定要悲戚,最好能带出颤音. 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诵读指导:朗读注意“纵使”读长,“尘满面,鬓如霜”短促. ④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诵读指导:表现出梦中相见时的复杂情感:惊喜和痛苦的交加相顾无言”开始,要读得悲伤;“唯有泪千行”语带颤音;“肠断处”要读出特别伤痛的感觉 ⑤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ﻠﻠﻠﻠ謀指导:“料得”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
明月夜,短松冈"是短句,却是长节奏朗读法. 『教师以《二泉映月》为背景范读本词』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义 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诵,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一样诗歌语言形象、精炼,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用心去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朗诵环节,同时由于学生对朗诵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给出正确的朗读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三、品读鉴赏 深入探究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 如何理解“茫茫”二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思? 明确: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世人是茫然无知了,而生者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凄哀至极的主调茫茫”二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
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2)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不思量,自难忘” 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ﻫ 明确:“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3)作者说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此时的苏轼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ﻫ 明确: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
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坎坷人生,挖掘思念亡妻背后更大的心酸 师:同学们齐读词的上片,仔细揣摩你能从中读出几层悲来? 生死之悲----十年生死两茫茫 生: 苏轼 思念之悲-—--不思量,自难忘 人生之悲--——尘满面,鬓如霜 【过渡语】 通过对词上片的赏析,我们感受到苏轼对亡妻深沉刻骨的思念之情,也许是相思太苦、太催人,也许是苏轼对亡妻的深情感动了上天.终于在梦中,两个相思的人儿相见了 【全班齐读词的下片】 (4)下片首五句记梦请同学们根据词句并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越细腻逼真越好 【设计意图】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从本质上说,一切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而诗歌的创作尤其离不开这种横跨时空限制的想象因此在本环节让学生根据诗句加入自己的想像来描绘梦中的情景:一方面培养其想像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研讨探究 (5)同学们,在梦中,苏轼终于见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王弗,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他们相见的场景,有的同学描绘的是苏轼与王弗相拥诉说衷肠,有的描绘的是他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你认为那种情景更好,为什么? 【研讨结果】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ﻠ ﻠ 嘀】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争论中,判断那种情景更好,更符合词人当时的心境和整首词的意境 (6)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词的结尾又有什么作用呢? ﻫ 明确:“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ﻫ 五、课堂回顾 完成板书 同学们,我们跟随苏轼走进他的梦中,见证了他与妻子那深沉缠绵的思念之情。
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来完成这首词的板书: 阴阳相隔 上 片 日思爱妻 (实写) 夜有所梦日有所思 生死相离 魂牵梦萦 下 片 夜梦爱妻 (虚写) 肝肠寸断 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中、梦后的情感,你会选用哪些诗句来概括呢? 示例: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六、课堂拓展延伸 《吹剑续录》中的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师:我们以前接触过苏轼的诗词,给同学们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呢? 生: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疏狂不羁、从容豪放…… 「出示幻灯片」【学生朗诵】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