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王家荣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难产之谜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50KB
约10页
文档ID:428377797
王家荣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难产之谜_第1页
1/10

   数字电视地面传播原则久拖未决,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它迈进的步伐1项原则,8年时间,它向上牵涉到中央部委,向下波及数所中国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这项关系到整个产业链利益的原则,何以演变至此?谁该为这项原则负责?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遭遇无数沉默、无奈、愤怒,甚至拍案而起,一位老专家向《IT时代周刊》直言:我不能告诉你,也没有人能告诉你!  中国是世界上科技人才最多的国家,但不是技术强国当没有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几近焦急地去渴求;当正在逐渐接近胜利彼岸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一切仍然那样遥远    数年前,中国在数字电视地面传播原则上获得了技术性突破合法我们准备放开手脚大步追赶欧美发达国家时,事情的发展变化了方向8年迂回曲折的过程,留给我们一种难以挥去的阴影    也许可以说,我们历来不惧怕任何技术障碍,但我们往往战胜不了自我    8年前,它的来源是如此单纯和美丽:我们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则;8年后,它的结局是如此狼狈:因相持不下而即将融合第一章:核心技术之谜清华大学忽然浮现对峙局面形成    由于忽然介入数字电视地面传播原则(如下简称地面原则)的制定,清华大学的某些人一度被称为“学霸”如果没有清华大学,这项原则从立项、研发、评估到拟定也许会非常简朴明确的走完这个流程,中国的地面原则也许不是今天这样一种结局。

    1995年,原国家科委立项,并成立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总体组(简称总体组),着手为中国制定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原则起初,总体组依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属的广播科学研究院(如下简称广科院),由该院出人担任第一任组长后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军接任总体组组长,由张牵头组织原则的研发工作科委与原国家计委都拨出相称经费用于项目支持    当时,世界上地面原则有3个技术方向,一种是美国原则(ATSC)基于单载波技术,另一种是欧洲原则(DVB-T)是多载波技术1999年,日本提出了自己的原则(ISDB),它确立的时间最晚,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日本没有采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美欧原则,而是进行单独开发,成功之后严禁外传这3套原则中,欧洲的应用范畴最广,美国原则只有3个国家在用    通过一番论证,总体组制定了2个方案,一种遵从于单载波技术,另一种则基于多载波技术,分别由浙江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负责完毕后来,浙江大学主攻有线传播原则,将单载波方案的任务交给了上海交大主力完毕,浙大向后者提供技术人才予以协助    1998年9月,总体组完毕了第一代高清数字电视功能样机,之后又推出了第二代样机,该样机是基于浙江大学的单载波技术方案而推出的。

1999年,在国庆50周年时总体组就用这套单载波方案完毕了实况直播当时所有的舆论都用成功和圆满来形容这次转播    似乎一切都昭示着总体组的方案正逐渐成熟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人们预定的方向迈进技术强劲的清华大学作为一匹黑马忽然出目前人们的视野中    清华大学曾认真研究了总体组制定的2个原则方案,之后得出一种非常让人紧张的结论:总体组的2个方案都是追踪国外成熟技术,无法回避知识产权问题,后来势必受到国外专利的围剿,这严重背离了国家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初衷清华大学紧张国标会由此走向误区    1999年初,几位在美国从事近年地面原则研究的原清华学生回国制定了新的原则方案,并提交给总体组总体组接后觉得方案布满抱负主义色彩,对它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为了继续完善这项方案,同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了数字电视传播技术研发中心,由杨知行专家担任主任    由于总体组没有承认清华大学的方案,清华方案始终没有立项,也未能得到国家的经费支持在这种状况下,清华大学选择了继续坚持下去为了进一步完善方案,她们一共召开了3次专家论证会对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在会上,某些广播方面的出名专家提出需要淡化方案中的通信色彩,突出数字电视广播特点。

为此,清华大学进行了改善,并进一步做了仿真实验和论证    3月,全国数字电视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上,清华方案被正式定为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播原则的候选方案此外,会议上有人建议几家科研院所联合起来研发这是业界第一次有声音建议将多套方案进行通盘考虑    在,清华大学和总体组内成员一共推出了5套不同的地面原则在5套方案中,除上海交大是单载波技术之外,其她4家都是多载波技术这一年,全国广播电视原则化委员会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征集到这些方案,并安排了一次评测,但测试成果没有正式发布当时有知情人士向外透露,参与测试的几种方案体现得均有些问题……与欧洲原则相比,各家方案都存在差距,但是还是以清华方案为优    这次测试之后,广电总局科技司与信产部分别就这5套方案做了一次比较,然后决定联合起来将清华方案(DMB-T)以信息文稿的形式通报国际电联,并引起了国际电联的广泛注意,清华方案得到了诸多好评,而同期在国际电联申请原则的日本方案却遭到众多电联委员的质疑杨知行专家称国际电联一旦承认清华的方案,就意味着中国的方案有也许走向全球但是由于清华方案当时并非国标,最后不了了之测评秘而不宣究竟谁具有真正的核心技术    5套方案最后几经演变,最后变成了清华方案与交大方案之间的对垒。

而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究竟哪家的方案才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果这个问题可以大白于天下,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在这个问题上,上海交大与清华产生了严重分歧6月,国家计委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几项方案的自主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专利评估据此,知识产权局组织了严谨的检索和评估工作,专利评估历时2个月8月,最后成果出来了,知识产权局对参与专利评估的方案做了具体的评估报告,并上交计委计委有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在上面做出明确批示据知情人士讲,当时的评语非常清晰地指出清华方案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案,而其她方案则是在国外原则的基本上改的    该知情人士进一步解释,在这次评估报告中,知识产权局把所有有关地面原则格式的技术专利提成不同类型的4档,最高档的专利也许形成保护国内产业的基本性发明知识产权局从各科研院所上交的几十项专利中评出了4项这样的发明专利,其中清华大学独占3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有1项,上海交通大学则是空白    知识产权局没有发布就将评估报告上交给了计委,而在计委有关负责人做了书面批示后,该评估报告就只在原则研发单位的负责人圈内做了传达    迫于评估成果的压力,上海交大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方案同步,上海交大与清华大学都声称自己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双方莫衷一是    1月17日,计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对2个大学的方案进行了技术评估,广播电视总局原则委员会予以了大力协助,在全国范畴内组织了由40位专家构成的测试组和监理组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性能对比测试和评估在6月19日至6月21日召开的评估专家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测试工作报告在中国工程院评估会上宣读的测试成果指出,高清晰度电视工作模式下的各项重要性能指标清华方案多数获得领先;原则清晰度电视工作模式下的各项重要性能指标清华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工程院在这次测试的评估报告上写了3条重要意见:双方均有很大进步;都需要继续做工作;建议国家继续支持7月4日,工程院正式行文将评估成果上报新成立的国家发改委(由原计委转变而来),而评估成果照样没有对外发布发改委最后对外的说法是,2套方案都具有技术特色,可基本满足数字电视地面传播的规定    这之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双方的方案重新进行了知识产权评估,评估的成果同样没有发布    双方论战(基于网站论坛)又发生了火拼,有人指责清华方案背靠清华大学和清华校友,搞权力斗争,而交大才是凭借自己的技术与清华扯平的清华大学一方则规定发改委公开测试的具体成果,并规定各家方案提供者公开专利技术进行公开评审。

清华坦言核心技术之谜 上交大保持沉默    然而,各界对地面原则一方面存在的争议是要不要制定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    某些部委的有关专家觉得中国没有制定原则的能力,主张继续采用欧洲原则另一种理由是国家也没有明文规定每台电视机都要符合地面原则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觉得,地面传播原则是每台电视机必须具有的原则反对者以美国为例,国家强制执行每台电视都要符合地面传播原则,由于电视波及国家安全,是传达国家信息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遭遇战争劫难一切都被摧毁的状况下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地面传播,所有电视机在电缆被破坏的状况下也许收不到任何信号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还觉得,如果在电视上大规模采用欧洲原则,试播期一过,国外有关组织一定会向中方收取专利费,届时损失的是民族利益和产业利益    此外,各高校方案可比性的问题也被揪上台面点评了一番在数字电视体系波及的3大原则中,技术最为复杂的是地面原则正由于复杂,它的测评难度非常大据理解,地面传播原则有多项技术指标,而几所高校提交方案中的侧重指标不尽相似,可比性并不完全成立    除了技术因素,尚有业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记者分析,某些部委的管理层并不特长于技术层面,也没有精力来专门研究这些问题,因此无法从技术上判断。

    上述3大问题未能解决,直接为上海交大和清华大学的论战提供了也许原则背后的利益之争    既然清华方案全面领先于上海交大方案,并在部分指标上领先欧洲原则,为什么国家不能正式立项将其拟定为行业原则?    在中国,任何原则方案的拟定都取决于它的最后决定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化法》,中国各行业原则制定的最后决定者是新成立的国标化管理委员会然而数字电视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从发射端到接受端,制式从信号传播到接受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一致,这样才干顺利实现转播据本刊记者理解,仅地面原则一项就由2个“婆婆”——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原则委员会和信产部的音视频原则委员会——来管理其中,前者负责制定的是广播电视系统的原则,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制式,以及广播电视行业内的专业发射机、电视台设备的原则而电视接受机的原则则由后者来制定此外,各个高校设计出来的地面数字电视传播原则方案又要提交到广科院,并由广科院原则化研究所进行研究和筛选,最后上报国标化管理委员会报批    这意味着,每个环节的负责单位均有也许牵制整个链条上的其她部门谁都但愿可以对地面原则有所染指或控制,以便从中获利在地面原则制定的背后,也就产生了复杂的利益阵营纠葛。

    “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晰一位已辞职经商的原广电总局干部私下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各方关系盘根错节,互相间的利益纠缠不清,面临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谁都不乐意松口让步另一位业内专家也告诉本刊记者,问题在于,这是一种布满利益诱惑的市场,谁都想从中捞点儿什么她说:“已经为此投资了的团队肯定不甘心退出数字电视市场,那些没有投资的机构单位也是两眼紧盯着不放,以谋求一己之利在这位业内专家看来,无论是政府、公司、科研单位还是个人都深深地卷入了原则的争斗之中    从本刊记者掌握的材料看,地面原则从立项到全面启动至今,里面波及到的国家部委涉及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广电总局和信产部其中发改委属指引性机构,不会对各方案指手画脚,但具有最后决定权而广电总局和信产部却是实实在在地置身于清华方案和交大方案的相争之中    于是,人们把阻碍地面原则不能出台的矛盾焦点转向几种具有重要话语权的主管部门,事实上广电总局和信产部的拥兵自重,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的互相对垒,但是是复杂利益格局的一种表象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学术界人士,甚至涉及部门官员,不止一次地向本刊记者抱怨有关主管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作风严重,不懂装懂,但又迟疑不决而贻误时机。

前述的原广电总局干部这样告诉本刊记者:“管理部门现行的的决策方式和科研管理体制,是延误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