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pt制作的逻辑流程以及相关书籍推荐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46KB
约10页
文档ID:513841672
ppt制作的逻辑流程以及相关书籍推荐_第1页
1/10

PPT 制作的逻辑流程,以及相关书籍推荐十本书分别是 《魏斯曼演讲圣经》 《PPT 制作的七步法》 《PPT 炼成记》 《 PPT 演义》 《PPT演示之道——写给非设计人员的幻灯片指南》 《演说之 禅》 《成功简报》 《不必说话就赢的企划术》 《第 一次简报就上手》 《简报 +》 (文中出现思维导图均是读书笔记,且文中出现”简报“是出自原书,简报在这里 可以理解为 PPT 的意思) 工作中有太多时候需要用到 PPT ,然而大多数人做的 ppt 其实是不及格的,具体体现在 这几个方面: 当你自己或者你的听众,出现以上这些情 况无疑是失败的 那么怎样做 PPT 呢? 首先你要搞明白 为什么要做这个 PPT: 1. 主题: PPT 究竟是什么?(What )必须厘清 PPT 的主题(包括范畴与深度) ,例如是 建议重新编写员工手册,或是调整对于新产品负面报导的应 对方法; 也必须确认有哪些事物不应出现于 PPT 中,例如尚 未定案的产品开发计划, 或预算规划案 2. 原因: 为什 么要做 PPT ?( Why )演示者必须想清楚自己究竟期望做些 什么,是提供听众信息、说服他们同意某事,或是激发他们 采取某些行动? PPT 目的中的“原因”常常比“主题”更重要, 也是避免 PPT 成为资料堆砌的关键。

无法掌握 PPT 主轴, PPT 架构便很容易失焦 接下来就是一些制作过程了:数据分类, 拟定 PPT 大纲: 汇整听众需要的资料, 决定铺陈 方式 资料搜集时,应以“ 5W1H做切入点,以避免被其他有趣却无关的主题吸引而分心; 构架 PPT 大纲时, 则应包含 导言、主体、结论,并选取合适的“流程结构”,有效串连这 三个层次 当然,也可以利用以下经典的管理理论框架 来做: 熟悉 vs. 陌生:视不同主题特性,进行有效研究 碰到十分熟悉的主题, 演示者应聚焦于“如何精准掌握目标对 象的需求”,将信息搜集的重点放在“对于 PPT 对象的了解程 度”和“对方为何需要你这项产品或服务” 至于面对不熟 悉的主题, 演示者的研究主轴则是“如何快速让自己成为相关 领域专家”,并将资料搜集的重点放在“如何才能取得正确信 息”以及“如果碰到一些短期无法学会的技术性信息,该怎么 办” 必要 vs. 更好:依听众需求,妥善分类与管理信息 演示者都要设法将信息区分为两大类: 《成功简报》 信 息来源分类 信息分类的关键在于依照“听众需求”、而非“演示者的认知”来思考,否则演示者就算说得再头头是道, 难免还是会因为与听众的想法并不重叠, 造成 PPT 效果大打 折扣。

导言—主体—结论:选取“流程结构”,串连PPT大纲 完成数据搜集与整理后,最后一步就是将信息分门 别类, 构架 PPT 大纲 PPT 大致都包含导言、 主体、 结论, 如何有效连贯这三个层次, 取决于演示者选取什么形式的“流 程结构”,“流程架构”是指演示者说故事的逻辑与脉络,用以 带领听众从“单一 PPT提升到“理解整体”的层次,让人“见树 又见林” 《演讲圣经》魏斯曼在书中提出 16 种 PPT 的流程结构 资料取舍,浓缩要点:只放要点、关键词, 控制 PPT 信息适量 PPT 内容务必谨守“精简”原则,只放 上“要点”即可,而非将所有说明文字及图表都放到 PPT 上, 让听众将所有专注力都集中在“读 PPT上,反而忽略演示者 说了什么 精简二原则: 只列关键词、 1 页 1 主题 精 简的第一个准则, 就是“切勿将所有资料文字直接贴入 PPT”, 这是制作 PPT 时最常见的大错 浓缩的两种方式: 1. 删除连接词、重组关键词《不必说话就赢的企划术》提道, 其实只要“删除连结词”,就能快速将长篇大论化为条列式的 几个重点 例如“呼叫器的缺点是就算收到讯号, 也必须先找 到,才能取得联系。

不过,移动则是可以在需要的 时候直接通话, 甚至无法通话时, 依旧能通过简讯联络”这样 一段文字,在删除了“也”“不过”“甚至”等连接词,就能拆分成 几个清楚的短句: “呼叫器的缺点:必须主动回电确认联络内 容”,“移动的优点:①可直接通话;②可通过简讯联络”2. 则是“先抓取关键词,再重组句子”在做法上,先删去无 意义的虚词,再将留下的文字重新排列,就能将长文化为主 题明确的短句 例如“这次要介绍的是神奇毛巾, 其最大特色 就是超强的吸水力”这段文字,只需抓出“神奇毛巾”“特色”“超 强”和“吸水力”个4关键词, 就可重组成“吸水力超强的神奇毛巾”一个短句 好懂二秘技:归纳“ 3”主题、转换为数字 精简不只是把长文变成短句而已,能够让听众一眼就理解演 示者所要传达的内容,才是精简的真意为了达成简短又好 懂的目标,可将信息以“3 个”为一组进行分类人的记忆力 有限,而科学实验中,“ 3”是最容易被人所记忆的数量,按照 这个原则来安排 PPT 数据,将得到最大效果 不过只提 出3 个要点,并非要演示者大幅删减内容,而是要懂得将类 似项目进行归类 一般而言, 一张 PPT 的讲解时间应控制在 1〜2分钟,最长不超过3分钟。

换言之,一旦讲解时间耗时 3 分钟以上, 就表示该张 PPT 内容过多, 需再行拆解成另一 张 PPT 以此为标准, 一场 30 分钟的 PPT, PPT 应为 15〜 20 张,如此应有助于演示者进一步删节 PPT 数据 一 页一主题,条列式说明让 PPT 更清晰 一页 PPT 最好只 说明一个小主题,无法归类在同一主题类别的信息,就不要 放在同一页面上 •内容一页也以5个条列句为宜,过多不仅显得拥挤,信息量也会超过听众负荷; •图表一一页则以一张图表为限,两张以上的图表并存于一页,很容易 造成听众混淆 决定视觉风格、版面配置与色彩运用:一致性+色彩学,做出有质感的 PPT 好的 PPT 版面设 计,绝非一味追求声光夺目, 必须先确认 PPT 目的, 然后在 视觉风格、版面配置、色彩运用这 3 个设计关键元素上,针 对需求凸显重点、 统一调性, 才能真正为 PPT 加分 视觉风格一致:考虑对方需求,追求整体协调 风格绝对不 是依据自身喜好,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 《第一次简报就上 手》强调: 企业对外进行提案或宣传产品, PPT 风格的 拟定就必须配合“企业或产业形象”,例如金融、 制造等产业, 适合较严肃稳重的风格, 颜色以冷色调为主; 大众传播、 百货服务等产业, 则可强调创意与流行, 让风格活泼。

企 业内部的 PPT ,则应以“主题”作为选择标准,例如经营管理、 教育训练等议题, 适合沉稳的 PPT 风格; 活动宣传、 心 得分享等 PPT ,就可以轻松一点 版面配置美观:划分区块,图文配比均衡 好的版面配置一定要顾及以下 3 个 要点: 1. 版面要均衡: PPT 版面上不能有空洞,否则 看起来会显得头重脚轻如果文字或图表的数量不足,可考 虑贴上相关图片予以美化, 使版面更丰富 2. 重点要置 中:最重要的内文与图表应放在版面正中央,不仅可让听众 专注阅读 PPT 内容,版面也会显得较均衡 3. 图文要 对齐:将文字图表排列整齐,就能显得有条理,避免版面看 来紊乱 这里强调一个小技巧, 就是在 PPT 上拉出参考 线,将 PPT 背景划分为间距相同的几个区块,例如两等分、 三等分、四等分、九宫格等等,如此在放置文字与图表时, 就能轻松维持图文配置比例上的一致性 色彩运用适当: 选择配色系统,只用 3 种颜色 配色的基本标准:对比而 又一体,相近而又不同 《 PPT 演义》 PPT 美化的 8个原则 配色部分 一般而言,色彩可分为“暖色系”和“冷 色系”两大族群暖色系是指“偏向黄色”的颜色(例如橘色、 红色、红棕色等等) ,在视觉上能带给人亲切活泼的感受, 适合作为重点标示;冷色系是指“偏向蓝色”的颜色(例如绿 色、蓝绿色、 紫色等等),在视觉上可给人冷静专业的感觉, 适合作为背景色。

另外, 如果 PPT 内容中已有许多图表, 则 可使用“中性色(”例如黑、灰、白),免得画面过于紊乱 暖 色系:以黄红两色为首的色系,冷色系:以蓝绿两色为首的 色系, 1. 同色配色: 只运用单一种颜色, 不过颜色深浅 不同,例如绿色搭配淡绿色和粉青色这种配色法会产生舒 服单纯的感受,并能强化主色的特质,是最简单、安全的配 色法则 以同一颜色进行深浅变化, 是最安全的配色法 2. 近似配色: 先挑选某个颜色作为主色调, 再选择左右两个 近似的颜色做搭配,例如主色是红色,近似色就是橘红与紫 红此种搭配法比同色配色法更有变化,可增加视觉上的创 意感 组合几种近似颜色, 可以带来变化感 3. 互 补配色: 选择色彩学上的互补色作为 PPT 主要色调, 例如红 色的互补色为绿色这种搭配非常活泼鲜明,适合讲求创意 的 PPT 不过若运用不当,反而会让显得刺眼,是较专业的 一种配色法 互补配色最为鲜明亮眼,但须小心使用以 免过度刺激 对比,辨认明晰 增大冲击力 《演讲 圣经》中提到,视觉设计元素固然有多种玩法,但一定要谨守“少即是多”的原则,选择固定的版面结构、一两种基本字PPT,形、一两种图表类型、两三种基本颜色,确保每一张 PPT 在视觉感受上都整体而一致, 才能呈现商业 PPT 专业的质感 精简文字,活用字体字型:避免长篇大论,让听众一看就懂 PPT 是视觉的沟通工具, 在设计上必须谨记“观众是‘看' 而非‘读’PPT的原则,所以在输入文字时,必须特别注意文 字数量、字型字体、排列方式,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内,一眼 望去就能掌握 PPT 想要表达的内容。

条列重点: 把握减 法原则,精简文字 4 要诀 1. 一张 PPT 出现的文字应以 一个段落为限,呈现重要的核心概念 若是能够将庞杂的文字重新做整理,像做笔记、画重点般以条列句呈现,将 更能帮助听众快速吸收重要信息 2. 一张 PPT 的文字叙述应控制在 6 行之内,同时避免换行 一般而言,条列式的说明事项若是在 4 行之内,可采用同时出现的方式呈 现;但若超过 4 行,由于文字量过多,观众无法一眼掌握, 便可设定动画效果, 一次跳出一行条列句, 让 PPT 的视觉焦 点更集中 3. 一张 PPT 的理想字数约为 90 字,上限为 120 字 文字的视觉重点,通常落在标题、次标题上, 而非标题下方的详细内容,因此一行文字最好能控制在 15 字内,避免冗长赘述若以一张 PPT6 行文字,每行 15 字 估算,则一张 PPT 的字数约 90 字 4. 减少标点符号毫无标点符号、 简洁清楚的条列句, 是 PPT 文字的最佳表现 方式由于句号容易被混淆为没有对齐的项目符号,因此无论在中英文 PPT 中,通常不使用句号结尾 选择字型: 吸引目光,字型字体选用 2 要诀 1. 选择“注视度高”的字 型。

由于商业 PPT 的场合通常较为正式, 所以不建议使 用花哨、活泼的字型(例如海报体、少女体)和“艺术效果” 功能,同时也要避免在一页 PPT 中出现 3 种以上字型 那到底用什么字体呢? 2. 依照观众距离决定字体大小 PPT 的字体大小,应依照演示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做调整, 以最后一排观众能看清楚的大小为原则至于不同层级的内 容所采用的字体大小, 通常介于24〜40pt之间,依4pt依序 递减最为恰当,例如标题米 32〜40pt、第一级内文采28〜 32pt、第二级内文采24〜28pt等等整份PPT每一页的标 题与内文,最好都采用固定的字体大小 3.突出字体,让重点更醒目 美化版面:层次分明,安排浏览路线 2 要 诀 1. 内容层级不要超过 3 层 过多的文字层次容易 造成版面混乱,观众也不易了解演示者“正在说明的内容”和“整体PPT内容”之间的关系因此,内容层级尽量保持在 3层之内,进一步的细节最好采用单独的 PPT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