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站(303题)(一)判断题(183题)SCADA/EMS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3. 能量管理系统(EMS)主要包括: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经济调度控制(EDC)、状态估计(SE)、调度员潮流(DPF)、静态安全分析(SA)、调度员培训模拟等功能√)4. 配电管理系统(DMS)主要包括:SCADA、负荷管理(LM)、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投诉热线(TC)等功能√)5. SCADA系统,即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6. SCADA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工况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调整、控制,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监视与控制√)7. 如果要在SCADA工作站上看到某一量测过去任何时间的历史数据,则该工作站上需配备不小于历史数据库容量的硬盘才能实现×)8. 由于UNIX服务器和PC机从硬件架构到操作系统均不相同,不同厂商的UNIX服务器结构和操作系统也均不同,因此EMS所使用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必须为同一厂商的同一种UNIX服务器或统一采用PC机。
×)9. EMS通过模拟盘和彩色显示器将现场量测量和状态量提供给调度中心的调度员,以实现调度员对二次系统的监视与控制×)10. 数据监视到状态变化和量测值越限时,则需进行事件处理,必要时发出告警量测值越限告警不应设置死区和时间延迟×)11. 人机联系系统应具有定义控制台不同安全等级的功能,其等级应不少于3个×)12. 调度员用的彩色屏幕显示器的屏幕尺寸宜不小于51cm(19’),分辨率不小于1280×1024√)13. EMS中对某一量测采样是指以某一时间间隔保存到历史数据库,以便日后查看时间间隔通常有1秒、5秒、1分钟、5分钟等,一旦对某一量测定义好采样间隔后就不能再更改×)14. EMS应具有接收多种远动规约的能力,与厂站端的通信方式宜采用循环式×)15. 不同调度中心EMS之间和同一调度中心EMS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宜采用专线方式×)16. 不同调度中心EMS之间和同一调度中心EMS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宜采用网络方式√)17. 前置机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18. 前置机可以通过并行处理计算机技术降低主CPU负载√)19. EMS主站系统通过DL/T634.5104-2002规约直接采集某一厂站信息,如果在SCADA工作站上看到该厂站某一线路量测与该厂站内值班人员反映的数据不一致,则可以肯定该厂站远动装置没有将数据传送到EMS的采集服务器上。
×)20. EMS主站系统一般应配备标准时钟设备保证系统时间的准确性和采集电网频率√)21. 为保证能量管理系统主站的可靠运行,主站关键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22. EMS主站系统采用的负载均衡技术是指主备机负载要保持一样×)23. EMS主站系统采集后的数据转换一定要在后台主机里完成×)24. 对于额定发电功率300MW的机组,在主站计算工程量转换系数时,考虑最大300MW就能满足调度监视的要求×)25. EMS主站系统采用商业关系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标准化接口和保证系统的实时性×)26. PDR具有记录电力系统事故前后量测数据和状态数据的功能√)27. 为了分析事故,在一些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时,系统自动把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有关遥测量记录下来,这种功能称为事故追忆×)28. 时间分辨率是事件顺序记录的一项重要指标√)29. 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A系统的时间×)30. 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电压是否越限和线路是否过负荷的分析称为动态安全分析×)31. IEC 61970系列标准中的公共信息模型(CIM)包含了基本上所有和电力生产有关的数据,如RTU 设备、SCADA 数据、财务数据、网络连接、发电、检修和电力市场等。
√)32. EMS中的调度员潮流(DPF)、静态安全分析(SA)等功能,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实时模式和研究模式√)33. 网络结线分析时,按开关状态和网络元件状态将母线模型化为网络物理结点模型,并将有电气联系的结点集合化为岛×)34. 状态估计是高维线性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问题×)35. 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主要途径是硬件要好×)36. 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系统是否失去稳定的分析称之为静态安全分析×)37. 网络拓扑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它根据遥信信息确定地区电网的电气连接状态,并将网络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38.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就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性,应用估计算法来检测与剔除坏数据其作用是提高数据精度及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为网络分析提供可信的实时潮流数据√)39.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根据SCADA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给出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和功率的估计值;主要完成遥信及遥测初检、网络拓扑分析、量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不良数据辨识、母线负荷预报模型的维护、变压器分接头估计、量测误差估计等功能√)40. 状态估计是根据可获取的量测数据实测动态系统内部状态的方法。
×)41. 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估计法√)42. 状态估计中所应用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属于统计学中的估计理论√)43. 运用状态估计必须保证系统内部是可观测的,系统的量测要有一定的冗余度√)44. 调度员潮流软件向其他应用软件提供实时运行方式×)45. 调度员潮流计算是以导纳矩阵为计算基础的计算√)46. 联络节点是潮流计算的无源节点√)47. 潮流计算基本模型是根据各母线注入功率计算各母线电压和相角√)48. 潮流计算中的平衡机是单机容量最大的一台发电机×)49. 潮流计算中可以采用单平衡机或多平衡机√)50. 调度员潮流各种量如母线注入功率、支路功率和母线电压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称为灵敏度√)51. 调度员潮流是在给定(或假设)的运行方式下进行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分析本系统的潮流分布和潮流计算特性√)52. 最优潮流是在给定(或假设)的运行方式下进行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分析本系统的潮流分布和潮流计算特性×)53. 最优潮流是指为达到某一最优目标所做的潮流计算√)54. 调度员潮流是指为达到某一最优目标所做的潮流计算×)55. 最优潮流可以代替有功安全约束调度。
√)56. 最优潮流是一个多约束的非线性方程组问题,采用牛顿法和基于线性规划原理处理函数不等式约束的方法√)57. 静态安全分析(SA)功能能够对多种给定运行方式(状态)进行预想事故分析,对会引起线路过负荷、电压越限和发电机功率越限等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的故障进行警示,从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估,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58. 负荷预测按照预测目标可分为系统负荷预测和母线负荷预测√)59. 短期负荷预测通常是指24小时的日负荷预测×)60. 负荷预测是根据系统的运行特性、增容决策、自然条件与社会影响等诸多因数,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条件下,确定未来某特定时刻的负荷数据,是能量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61. 负荷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模糊预测法、叠加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相关因数预测法、专家系统法等√)62. 母线负荷分配系数是由状态估计维护的√)63. 母线负荷预测是将系统负荷(预测值或实测值)按对应的时点化为各母线负荷预测值,用于补充实时网络状态分析量测之不足,为潮流计算提供假想运行方式的负荷数据√)64. 安全约束调度采用基于灵敏度矩阵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一般适合处理有功功率问题。
×)AGC65. AGC的控制目标(A1、A2标准)是使由于负荷变动而产生的区域控制偏差ACE不断减小直至为零√)66. AGC控制时,根据区域控制偏差(ACE)给机组下发的指令与机组控制的上限、下限和机组的升降速率有关√)67. 区域控制偏差(ACE)是实际值与联络线有功功率计划值二者的差值×)68. 恒定联络线交换功率控制(FTC)的控制目标是维持联络线交换功率的恒定√)69. AGC可调容量应占系统总容量的3-5%,或系统最大负荷的6-8%×)70. 监视和调整备用容量,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要求,是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功能之一√)71. 频率的一次调整指的是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针对变化幅度很小而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72. 频率的二次调整指的是由发电机的调频器进行的、针对变化幅度较大而周期较长的如冲击性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73. 发电机的频率调节特性标志了随频率的升降,发电机发出功率减少或增加的多寡√)74. 负荷的频率调节特性标志了随频率的升降负荷消耗功率增加或减少的多寡√)75. 系统的频率调节特性标志了系统负荷增加或减少时,在原动机调速器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系统频率下降或上升的多寡。
√)76. 系统的频率调节特性取决于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和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77.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应具备恒定频率、恒定联络线交换功率和联络线功率与频率偏移三种控制方式,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自动切换或由调度员手动切换√)78. 对于参加自动发电控制的火电和水电机组,均应装设专用的自动调功装置进行功率的调整×)79. AGC模式为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TBC)模式,A1(ACE在固定10分钟内应至少过零一次)≥90%;A2(ACE10分钟平均值≤LD)≥90%√)80. 电厂的监控系统及DCS 等系统应对EMS主站系统下发的AGC指令进行相应的安全校核,采取上/下限、差值(接收指令和实发相比)、零指令保护等技术措施,应拒绝执行超出机组AGC 合理调节范围的指令并进行报警√)81.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AGC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TBC)模式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发电机出力使由于负荷变化和机组出力波动而产生的联络线交换功率偏差不断减少直到为零的闭环控制过程×)82. AGC功能的遥调命令主要用于调度中心调节发电厂发电机组输出功率√)83. 电网通过机组的AGC功能及调频机组实现一次调频,保持电网频率稳定。
×)84. 自动发电控制(AGC)对电网部分机组出力进行二次调整,以满足控制目标:保证发电出力与负荷平衡,保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使区域联络线潮流与计划相等,最小区域化运行成本√)85. 自动发电控制(AGC)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备用容量监视、负荷频率控制、经济调度√)86. 自动发电控制(AGC)具有三个基本功能:频率的一次调整、负荷频率控制、经济调度×)87. 承担自动发电控制任务的电厂,其远动信息应直接传送到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的EMS主站系统√)88. 承担自动发电控制任务的电厂,远动信息可通过其它调度中心转发到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的EMS主站系统×)89. 经济调度是自动电压控制的一项重要功能×)DTS90.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由教员控制模块、电力系统仿真模块、控制中心仿真模块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其核心模块是电力系统仿真模块√)91.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提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