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旅游的“前世今生” 文/林苏闽 有人戏称“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也有人以“周游世界”为毕生理想,人人都在艳羡“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舒心剂”,当然这需要智慧旅游再加把劲,让体验来得更完美些!“智慧旅游”出自“智慧地球”的母体概念,但其先驱旅游信息化,很早就进入大众视野,而且上海一定程度上走在全国之先旅游业1984年开始电子化,国旅总社、春秋国旅开始使用电脑;1992年进入计算机化,上海中旅成立电脑部,开始将计算机用于业务管理;1994年步入信息化,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成立;1999年初步化,携程旅行网成立,提供旅行产品预订服务;2001年出现电商化,艺龙网转型,旅行产品预订,旅游电子商务产业开始形成;2010年转战移动化,携程发布网站,旅游电商跨入移动时代;2011年走向智慧化,国家旅游局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4年转向大数据化,旅游大数据的概念兴起;2015年共享经济的潮流则席卷旅游界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了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012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全国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
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第二批15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位为智慧旅游年,《国家旅游局关于智慧旅游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旅游”提出了最新表述: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设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主要任务是夯实智慧旅游发展信息化基础、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平台由此,智慧旅游从口号全面转入实战阶段北京2010年10月启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南京2011年4月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天津则在2012年9月启动了“1369”工程在《上海市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中,旅游占了重点专项一席之地:鼓励和引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线路规划和交通、住宿、门票预约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推进景区智能化建设,提供电子门票、自助导览、自助讲解等服务建设旅游市场监测预警平台,开展旅游企业、行业信息动态统计和分析,提升行业运行发展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建立旅游舒适度指标体系加强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强化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和服务中国旅游建设遵循着两条线索:“服务”或“信息化”线索,主要侧重应用建设,运用信息技术,直接服务旅游者以及旅游行业管理;“数据”或“物联网”线索,重在基础设施。
建设智慧景区、旅游者上网等服务,推进资源数字化,汇集数据,更全面、更精确地感知行业在具体建设中,可能更偏重第一条线索旅游市场的企业拼图企业是上海智慧旅游的生力军,上海凭借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努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国内智慧旅游企业的主要集聚地第一类是旅行社(OTA)《2015年旅游搜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超4万亿元,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游或出境游,中国游客国内外消费排名世界第一旅游渗透率逐年提升,从2012年的6.5%提升到2015年的10.8%,预计到2018年将有22.3%的居民旅游消费将来自线上OTA作为上海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形式,其用户价值体现在:利用规模优势,降低产品采购成本;使用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汇集旅游产品和其他相关信息,增强旅游者的选择、决策能力;减少购销双方的当面议价环节,提升旅游者对产品和交易的信任感大部分OTA网站都选择结合一些交通、天气、评论反馈信息,形成互动性整体,OTA作为选项优势明显,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上海的OTA,以市场份额看,携程算是“龙头老大”最初的携程旅行网从机票、酒店这种标准化的旅行预定起家,一开始就缺失了一些“旅游基因”,算得上“门外的野蛮人”。
按照这套规则进行游戏,导致其成为一些价格战和舆论战的主角2014年3月,携程与同程发生移动客户端推广广告战;7月,携程与佰程发生签证服务费价格战;12月,携程宣布将拿出10亿元打价格战,2016年春节又发生“假机票”事件所以携程是旅游局监管的重点,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提升第二类也是一种细分市场,专门服务驴友、山友、摄友以及车友,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像趣游网、稻草人旅行网,属于社交性旅游和户外活动组织者,采取会员制趣游网主要是做一些户外活动、摄影外拍、深度旅游和自驾旅游总体模式是包价旅游,有一定创新,比如:在整个流程里,有些费用不收,由旅游者自己支付长途团不包飞机票,都是到目的地组团门票、餐饮都由旅游者AA制负责直接参与游程的组织管理,旅行社方人员不担任团队财务旅行社主要负责线路推荐,行程策划,客栈、门票预定,主要的利润在于景区小交通、住宿等方面这类旅游的活动性质自组织特点十分明显,特别适应年轻一代的旅游习惯,透明度较高,导游私拿回扣等可能性大大降低会员还可以定期参加公益性微旅行、卡拉OK、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强烈地刷新旅游者的参与感和存在感第三类是上海智慧景区全市共有A级景区98处,各类旅游[来自wwW.L]资源886处。
游客中心等处提供WiFi上网服务;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应用发布景区介绍、活动等信息;自主或者通过OTA等销售景区门票;运用视频监控等强化景区日常和应急管理;采用二维码、LBS等,向游客提供智能导游、自动讲解等服务;运用闸机、人脸识别方式等进行客流统计,落实承载量控制目前景区主要用信息技术向游客提供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主动感知、收集、分析业务数据方面有所探索,但还不够系统、深入比如辰山植物园首先通过官方网站自主销售门票,上海博物馆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既有藏品资源管理作用,又有日常、应急管理功能上海景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身统计能力还不健全,严格上讲,主要是机制和管理的问题对于很多景区来说,愿意投资建设备统计入园人数,但是缺乏出园统计,就不能统计实时的在园人数如今具备实时信息发布的有:上海科技馆、嘉定古漪园、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长丰海洋世界第四类是行业信息化基础服务提供商以金棕榈为例,金棕榈成立于1992年,集管理咨询、技术研发、平台运维与专业培训为一体,已发展为中国旅游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第三方平台服务企业,在旅游局、旅行社、景区的后台提供基础信息化服务,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在数据分析领域很有特色。
国家旅游局分析旅游市场,有时候直接采用金棕榈的分析这是智慧旅游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政府在行业了解、行业数据汇聚方面较为薄弱,大量数据掌握在企业手里智慧旅游的官方话语权上海政府对智慧旅游的触角伸得比较早较典型的有2001年星级宾馆多媒体触摸屏系统,2004年962020旅游热线,2005年导游考试系统和2012年电子合同系统上海旅游局是负责旅游行政管理的部门,主要职责是市场监管、产业发展、市场推广、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处于2014年6月成立,原名为信息化处,主要负责推进旅游行业信息化以及全市智慧旅游上海推进智慧旅游的基本路径主要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2000年以来,初步建成了“三纵五横”旅游信息[来自www.L]服务网络三纵”是指上海旅游热线、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屏;“五横”是指上海旅游政务网、上海旅游政务微博(乐游上海)、上海旅游人力资源网、上海旅游集散网、上海旅游会展网下一步值得掘金的“矿场”仍然存在,在掌握话语权上政府必须主动智慧旅游市场建立和完善上海智慧旅游建设年度指南、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年度指南发布机制;建立循环更新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储备库,为下一步扶持和引导做准备;建立智慧旅游细分行业的联动机制。
下一步重点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和景区资源企业联动;促进传统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旅行社转型升级智慧旅游监管对智慧旅游企业进行认证和服务行为管理,旅游质量监督和投诉流程电子化,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旅游应急指挥系统完善旅游信息化标准体系,促进数据融合及数据质量全面提升,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各类数据支撑,为不同平台及应用提供通用接口,比如移动网络、支付、搜索、电子商务等建设上海旅游云数据中心,形成数据汇集和发布机制采集、感知、汇总市场运行、企业运营、景区活动、游客需求等信息;多渠道数据集中管理、交互处理、安全备份2016年3月,上海市旅游局上线试运营“旅游云”,实时发布沪上A级景区、重要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旅游度假区的实时信息、景区个性化天气实况,并制作上海1300多家旅行社排行榜,邀请市民参与排名智慧旅游服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设施、信息、服务” 联动为原则,建设和完善面向全球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机构和运行机制配合上海迪士尼开园等,新建若干高规格智慧化旅游公共服务站点;将这些站点网建成旅游信息咨询点、智慧旅游体验点、资料产品配送点、现场路演推广点的网络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线下旗舰店,完善上海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实现游客体验、企业服务、产品发布、业务受理等功能。
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线上平台整合、归并局属旅游网站、移动应用、旅游信息触摸屏、12301/962020旅游热线,整合联动智慧路灯等系统外智慧城市项目,实现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评价监督、旅游资源展示、旅游产品推介等功能建立一个同城化旅游导引系统完善景区实时信息发布系统;制定旅游舒适度指标体系;对现有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进行信息化升级;探索旅游地图等纸质导引工具的信息化途径游憩绿道是连接景区(点)等旅游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体,将景区(点)和旅游咨询站亭、交通集散站点、公共自行车站点等连成线,同时基于信息化技术,集成观光导览、通讯查询、休息集合等服务功能,还能实现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中心城区和郊区形态不同,未来可以形成一个同城化“上海游憩绿道网”回归旅游本质 再论智慧目前,智慧旅游建设暴露出很多短板,直接制约着整个“旅游木桶”的水位高度首先,传统旅行社以包价旅游为主要业态、以批零差价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模式没有明显改变,价格战、价格欺诈时有发生,凸显出旅游市场秩序的混乱,特别是旅游局监管责任不到位OTA不但没有改变这一状况,反而更深地卷入价格战、舆论战,陷入“烧钱+亏损”状态景区主要的模式是依托自然资源“坐地收钱”,新瓶装旧酒,景区经营和信息化建设“两张皮”的情况比较普遍。
严格讲,上海市真正的智慧景区并不多其次,智慧旅游的健康生态系统尚未形成,独角兽与群蜂乱舞的两极分化状态并存比如巨头携程的市场占有率达54%,而大量中小旅游企业受到的冲击多、助益少,生存状况甚至举步维艰服务还不够全面有效,旅游公共服务缺少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参加,基本上靠政府财力独立运行,难以形成规模并有效运维智慧旅游中“Smarter”应该表现为实物可感知、世界数字化智慧,最终要以形成正确决策为“验证码”而不是简单的技术使用现在的旅游还缺什么?价格还不够低、安全还不够强、服务还不够便捷、互信还不够深入理想的智慧旅游应该是这种状态:IT技术与旅游资源、服务、参与者自然融合,而非对立取代;通过移动、可穿戴设备等手段,全样本、全过程感知、记录和分析旅游者行为及需求,形成大数据辅助的正确决策;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通过服务获取数据,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信息;旅游者本位,通过技术渠道,确保旅游者的独特性得到尊重,定制旅游产品,塑造行业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旅游这片“红海”来说至关重要政企就如一体之两翼,两翼平衡配合才能飞得更远,最终企业和政府围绕着旅游者智慧互动。
在智慧旅游面前,政府不应该做市场(企业)能做的项目、与民争利的经营性项目,超越政府自身人才、资金、机制限度的大项目,以及虽有一定创新性和技术含量,但是后继乏力的小项目政府应该依法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以及行业整体利益;加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