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比较探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0KB
约8页
文档ID:210830397
国际贸易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比较探究_第1页
1/8

国际贸易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比较探究[摘要]近些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类似于德国 的经常账户顺差,但不同的是包括德国经济的欧洲经济已经 在总体上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 经济在国际收支上具有相当大的贸易顺差通过分析这些经 常账户的贸易趋势是不是具有持续性,中国和德国的人口结 构转变能否导致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的减少,探讨解决国 际贸易经常账户失衡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国际贸易;经常账户;人口结构;贸易顺差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主要以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 的中国和以减少贸易赤字为目标的美国之间,很多学者将两 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看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但在全球经济表现出衰退的时候,学者们又把中国和德国国 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问题看作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障碍数据来源:WORLD ECONOMIC 0UTL00K-2012. APRIL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方面所 走的道路与德国有些类似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长期表 现为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在80年代中期经常账户收支顺差 占GDP的比例甚至达到过5%,与此同时,中国经历了国际贸 易经常账户收支逆差占GDP的比例为-4%。

德国在90年代期 间国际贸易收支达到了基本平衡,部分是由于东西德的结合 致使全国财务数据达到平衡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发生了巨大变 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达到基本平衡到90年代后期 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占GDP的比重达到2%和4%,值得注 意的是在21世纪以后,我国和德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 支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两国相继从90年代初期的2%至 2010年超过了 10%o 一个经济总量很小的国家在全球的国际 收支平衡中所扮演的是微乎其微的角色,国际贸易经常账户 收支与GDP的比例具有独立性中国作为全球各国重要的国 际贸易伙伴,在过去的30年已经充分验证,中国在全球国 际收支不平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2我国和德国的国际贸易经常项目贸易余额,充分表 明了我国和德国在全球国际收支方面的重要性2004年之 前,中国对全球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几乎为 零,但由于在21世纪以后,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迅速扩大, 在2007年超过了德国,我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了全球贸易 的主导者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常账户国际贸易收支由 仅占德国的1/3发展至在21世纪超过了德国数据来源:WORLD ECONOMIC 0UTL00K-2012. APRIL再从区域性看我国与德国在国际收支方面的差异时,我 国与德国的情况却迥然不同。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欧盟的 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平均来说接近一个平衡的水平,如果 把欧盟看作一个整体,德国的国际收支问题在欧盟内部可以 得以消化,欧盟在全球的国际收支平衡中只是起到一个中立 的作用,全球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以出口为导向的东 南亚国家包括我国的长期贸易顺差和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引 起的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的贸易逆差、还有缺 乏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导致美国的房地产和资产很难升值 而在欧盟内部,德国与其它欧盟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恰如我国 和美国的关系,而由于其它欧盟国家长期的财政赤字最终导 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但值得讨论的是,在中短期汇率制度的选择和金融一体 化程度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收支和国际贸易经常账户 收支不平衡的调整速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欧盟区建 立之前,稳定的汇率其实是得益于当时金融一体化没有像目 前这样发达,其后在欧盟区核心国家的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宏 观经济政策的良好实施诱使欧盟区非核心国家的国债定价 偏低,随着在2000-2007年德国经常账户贸易顺差的增加 以及人们预测欧盟国家内部将进行良好的互相协调,种种因 素促进了其它欧盟国家的贸易逆差,最终导致这些国家低息 贷款,房地产及其它资产价值被放大。

在经常账户长期逆差 的国家,如果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允许银行信用的迅速发 展,这种金融体系将刺激资产的评估,增加金融危机的可能 性相反,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控制使我国的人民币对美元 的汇率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而有效促进了国际贸 易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顺差所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用来购 买外国国债,同时进行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同时由于顺差所 储备的大量外汇可以用来外汇对冲,有效降低了外汇对冲的 成本但持续的长期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对我国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随着国际贸易顺差额 的迅速增加,虽然有效减少了对冲的外汇成本,但如何解决 过多的对冲流动性成为央行的一道难题,并且央行在吸收外 汇的同时,需要释放同量的基础货币,对我国物价的稳定造 成了一定的冲击其次,央行要弱化由于基础货币释放过多 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实 施美国作为巨大的消费国是否可以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 同时全球经济是否可以稳定增长,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和德国 是否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至关重要,但从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和德国无法持续保持贸易 顺差俯看全球经济,在理论上各个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相 加在一起应该为零。

因此如果将目光放在债务国身上,我们 从美国对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以看出债务国是全球经济是 否可以稳定发展的根源,金融危机后所有国家的发展态势正 在发生改变金融危机发生前各国的发展状态是不可持续 的2000-2007年间美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 比重大约为4%〜5%,相反我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占 GDP的比重为8% - 10%,石油输出国等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 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也相对大一些人口结构转变将成为衡量一国的经济是否平衡的一个 重要因素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人口结构转变将使我国 和德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额减少在未来的30年里, 我国和德国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超过65岁的人口占工作 年龄18〜64岁之间的人口的比率)在2010—2035年将分别 增加24%和19%,而美国的人口老龄化率将增加14%同时, 德国人口的幼龄化率(年龄0〜14岁的人口占工作年龄18〜 64岁之间的人口的比率)预计增长2%,而我国和美国的幼 龄化率预计将分别下降2%和4%人口结构转变将通过消费、 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供给和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对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人口变化的趋势会 弱化我国和德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将使在未来的25年内使 我国和德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GDP的比率分别减少2. 5%和 3.5%由于德国相对我国来说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由 此带来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而美国的人口结构转变将使 美国的经常账户贸易逆差与GDP的比例下降2%因此,我国 和德国的人口结构转变将减少经常账户的贸易顺差额相 反,美国会因此加大经常账户贸易逆差额 预测GDP 的发展趋势比预测经常账户国际收支的误差要更大一些,但 是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GDP的增长率要 远大于美国和欧洲国家,这对将来全球贸易失衡及我国和德 国的经常账户贸易顺差等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小国实行出口 导向经济增长政策,如果这个国家一直保持相对小一点的规 模,它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但是像我国这种经济大国,在长 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运行中很难持续GDP的高增长率,同时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贸易顺差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经过观察各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可知,除美国外,一个 国家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长期逆差的条件下是否可以持续 发展很大部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 的比重我国可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期保持超过10%的GDP 增长率,同时可以保持经常账户余额与GDP的比率保持在 10%, —方面是因为国内的需求一直持续低迷,只有通过扩 大国外需求才能解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主 要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中有像美国这样在经济项目中长期处 于逆差的国家存在。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 和西欧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海外需求订单大量减少,如果不 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内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 出现巨大问题由于美国累积的巨额外债已经严重影响了美 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对美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美元的国际 地位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不具有持续 性随着美国各行业处于疲软状态,美国已经开始减少消费, 扩大储蓄,美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长期逆差问题也会逐步 改善同样,欧洲部分国家也已经开始施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欧洲各个国家包括民众通过这次欧债危机也认识到一个国 家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国际贸易经常账户的逆差会给该国的 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如果经常账户赤字是由贸易逆 差引起的,则当地的民众必然会反对将这种国际贸易逆差扩 大,从而应对工资下行的压力我国已经开始着手经济体制改革以应对国际贸易经常 项目长期顺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鼓励我国企业出口附 加值较高的产品,限制出口资源型的产品,限制国外流动性 资本进入我国的投资领域等同时我国需要从以出口拉动经 济增长向扩大内需转变,中国近几年的主要需求来自海外和 国内基础设施的投资,但随着国际需求的减少和地方政府赤 字的不断增加,需要找到新的消费需求,促进城镇化的稳步 进行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

所有这 些政策的实施需要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是消 费的主力军,也是投资的方向同时对于亚洲的新兴国家而 言,他们与我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些新兴国家同样也注 意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他们也同样将会从以出口拉动经济 增长向扩大国内需求转变,这会使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 体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减少,达到全球国际贸易经常账 户收支平衡在近几年,我国经济仍会受到欧美国家需求减 少的巨大挑战,而欧洲整体上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状态[参考文献][1] 文博•中国经常项目账户不平衡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08.[2] 李健.我国外贸长期顺差原因、影响和需要研究的 课题[J].中国对外贸易,2006 (9).[3]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 吉林大学,2011.[4] 严志辉•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账户赤字持 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5] 朱玲.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改善民生[J].北方经 贸,2011 (4).(责任编辑:陈鸿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