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几何证明.计算1线段、角相等:①所在三角形全等②等量代换2线段、角的数量关系:①等量代换②方程思想③利用中位线3线段平行:①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②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线段③平行四边形④对应边成比例4线段垂直: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②利用已知的垂直进行等角转化③勾股逆定理5平行四边形①//+//②〃+=③=+=④ 对角线互相平分⑤ 两组对角分别=矩形① 三个角90°② 平行四边形+—个角90°③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正方形① 矩形+—组邻边=② 矩形+对角线丄③ 菱形+—个角90°④ 菱形+对角线=菱形① 四条边相等② 平行四边形+—组邻边=③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丄梯形〃+"等腰梯形① 梯形+腰=② 梯形+对角线=(▲)重要思想:i分类讨论ii方程思想iii化归思想iv数形结合图形运动:平移、旋转、翻折,注意运动前后相等的线段和角动点问题:抓住相等的量,进行等量代换定义域利用极端情况得到极值,写出不等式有时需考虑多种情况几何证明1.(全等)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1AD,BC=CD,BE1CD,垂足为点E,点F在BD上,联结AF、EF.(1) 求证:AD=ED;(2) 如杲AF//CD,求证:四边形ADEF是菱形.2、(中位线)已知:如图,在E1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CE、AF与对角线BD分别相交于点G、H・求证:DH=HG=BG:如果AD丄BD,求证:四边形EGFH是菱形・3、(转化)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H垂直BC,点E是AH上一点,延长AH至点F,使FH=EH,(1) 求证:四边形EBFC是菱形;BF(2) 如果乙BAC=/ECF,求证:AC丄CF.4、(辅助线、转化)己知:如图,在RtAABC中,ZBAC=90°,DE是直角边AB的垂直平分线,ZDBA=ZABC,连接AD.求证:(1)四边形ADBC是梯形;(2)AD=^EC・25、(辅助线、转化)己知:如图,在AABC中,M是边AB的中点,D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DC=1BC,DN||CM,交2边AC于点N.(1)求证:MN||BC;(2)当ZACB为何值时,四边形BDNM是等腰梯形?并证明你的猜想.6、(辅助线)己知:如图,点E为ABCD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F在BE的延长线上,且EF=BE,EF与CD相交于点G・求证:DF//AC(用三种方法证明)7、(辅助线、综合)如图,在菱形ABCD中,AEJLBC,AFJLCD.垂足为E、F.(1)求证:AABE^AADF;(2)若ZBAE=ZEAF,求证:AE=BE;几何计算i分类讨论1、(平移)如图,在RtAABC中,"=90。
AC=BC,AB=6.如果将ZXABC在直线AB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那么ACAB的面积为.2、(旋转)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贝炉、C两点的距离为.3、(翻折)在Rt/XABC中,ZBAC=90AB=3,M为BC边上的点,联结AM•如果将Z\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么M到AC的距离是・A4、(代数法)己知抛物线y=nx2+bx+c(nH0)过点A(—3,0),B(l,0),C(0,3)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抛物线顶点,若以A、P、C、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M的坐标.5、(几何法)已知抛物线y=x2+b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点D,与y轴相交于点C,并且OA=OC,过点C作CE||x轴,交抛物线于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以C、D、E、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M的坐标.ii方程思想如图,AABC中,AB=AC,(1)求AB的长:(2)求ZADC的正切值.cosZABC=-,点D在边BC上,BD=6’CD=AB.5iii化归思想如图,直角AABC中,ZACB=90%AC=BC=1,弧DEF的圆心为A,如果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AD的长是.(结果保留兀)A#/4#/4iv数形结合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且OA=OB・(1)求b+c的值;(2)若点C在抛物线上,且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作ZOBC的角平分线,与抛物线交于点P,求点P的坐标.CB//OA,且点A在x轴正半轴上•已知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梯形OABC,C(2,4),BC=4.(1)求过0、C、B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经过0、C、B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P点(与原点0不重合),使得P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如果存在,求出P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次函数『=钗+3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y=^x的图像上,且M0=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A、M.(1)求线段AM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4、给定直线y=_x-2和抛物线y=2x2+2x—4,直线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C,与y轴交于点D(1)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ADP是等腰三角形;(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A、D、B、P构成梯形;(3)在平面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A、D、B、P构成平行四边形;(4)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P和抛物线上的点Q,使得A、B、P、Q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如图,等腰RtAABC(ZACB=90°)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C与DE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与点D重合,让A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x,AABC与正方形重合部分的面枳为y,则写出y与x直接的函数关系式(定义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