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黄山奇石》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预设目标: 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 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 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学生汇报) 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三、品读探“奇” 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丙:猴子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 生甲:这几句话比刚才我们的写得好,写得更具体了 生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石头写活了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 生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 生乙: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趣 生丙:我觉得这块石头真可爱!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 生:(练读) 师:(指一名学生读) 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甲: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乙: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 生:(读课文) 师:谁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指名举手学生) 师:你读得很棒,勇气也可嘉愿意读的同学一齐把这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生:(自由读,学做仙人指路样) 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指一名学生模仿) 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 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 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 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以“奇”见长,在教学“猴子观海”时,组织学生看图学文后,请他们说说对这块石头的印象,然后着手进行朗读指导本以为学生说的除了“奇怪”、“特别”以外,没有其他不同的感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想不到有许多学生道出“可爱”之感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于是,我就让他们怀着这块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
学生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 语文学习,最终是学以致用在原先的备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想让琅琅的书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仔细一想琅琅书声给学生留下什么? 40分钟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乎,略改教案,在前后学习和两组不同奇石环节中,增加“看图联想,写‘奇 ’”这一环节,想不到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现学现卖,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 我想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黄山奇石》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