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Ⅲ 稳态与内环境 研究活动解读主讲: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王 岩解读的主要内容探究活动 概况探究活动 主要类型案例类类 型 项项 目二.分类及项目v实验v探究v调查v模型建构1.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1.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2.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3.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必修Ⅲ)v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v2.模拟糖尿的检测v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v4.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v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类型(一) 实 验v特点:按提示操作v能力目标侧重点:操作技能,观察能力v案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v【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的溶 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 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 稳定的 。
科学方法:模拟法2.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记录,科学描述,分工合 作等能力v【教学策略与建议】1.调整实验课的顺序,分层次教学2.精心安排时间,使实验课高效完成①教师充分的准备材料 ②指导学生预习③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结果处理个人为单位 ④加强讨论和总结v①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 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v ②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 不同?v ③如何解释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v ④为什么说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指导学生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的描述形式 表格法坐标曲线法图解法加入0.1mol/L HCl加入0.1mol/L 的NaO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0510 15 20 25 30051015202530 自来水缓缓冲液生物材 料1生物材 料24.注意事项v①取溶液的读数v②测定PH的方法v③指导学生绘制曲线v④安全性类型( 二) 调 查o特点: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自然界 或者社会中进行调查o能力目标侧重点:实践能力o案例: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 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o【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植物种 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科学方法:调查法2.练习随机取样,确定样方大小,设计记录数据 的表格等 【教学策略与建议】1.什么时候进行?多少人参与?什么形式?2.正确的确定样方 随机取样 样本足够大 边缘效应 3.常用的样方方法 等距取样五点取样4.比较其他的调查法5.注意事项①调查对象:双子叶草本植物②样方的选取③安全性,保护植被④样方法的使用范围类型(三)模型建构n特点:提供一定的指导,学生动手动 脑建构模型n能力目标侧重点:领悟和运用建构 模型的方法n案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n【实验目的】 1.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 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 科学方法:模型建构2.增强同学间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 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 数学模型n【教学策略】1.分组2.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 高血糖素卡 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 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场景①:甲将9张“糖卡”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代表正常血糖水平(0.9 g/L)。
手中拿2张“糖卡”(正面朝上) •语言叙述: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随血液周流全身,为机体各种组织细 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内有各种途径可以血糖含量增加或减少,但是,在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在0.9 g/L 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 维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甚至会 导致死亡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 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 •由此可见,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 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机体怎样调节血糖浓度呢?肝脏和胰岛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今天谁来扮演肝脏?(甲) •场景②:乙出场,乙拿着剩下的4张“糖卡”(正面朝下),代表储存着的糖原 指向胸前的牌子 •语言叙述:我,我是肝脏乙) •场景③:甲出场 •语言叙述:那谁来扮演胰岛?(甲) •丙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丙出场,指向胸前的牌子 •语言叙述:我,我是胰岛 •模拟吃饭后的活动 •语言叙述:首先我们模拟吃饭后的反应我们的主食是米饭,在消化道内,米饭 中含有的淀粉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吸收。
甲) •甲将2张“糖卡” (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 •语言叙述:现在,血糖浓度过高了机体怎样来恢复呢?(甲)•场景④甲出场场景⑤丙出场,出示一张“胰岛素卡” •语言叙述:我来帮忙,我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丙) •场景⑥丙出场,将2张“糖卡”翻转成正面朝下,并拿走 •语言叙述: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暂时由我保管吧 (乙) •现在血糖水平恢复了正常甲) •模拟运动时候的反应 •场景⑦甲出场 •语言叙述:然后,我们模拟运动后的反应运动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由 葡萄糖氧化分解来提供这样机体内葡萄糖浓度下降甲) •甲从桌子上拿走1张正面朝上的“糖卡” •语言叙述:机体是怎样恢复正常血糖水平?(甲) •场景⑧丙出场,出示一张“胰高血糖素卡” •语言叙述:我来帮忙,我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丙) •场景⑨乙出场,拿出一张正面朝下的“糖卡”并翻转成正面朝上 •语言叙述:我取出糖原,糖原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转变成为葡萄糖 (乙) •现在血糖水平又恢复了正常甲)数学模型n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n提出合理的假设n根据实验数据,用合适的数学形式表达n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案例: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目的】n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n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n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注意事项:n无菌操作n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n取液前,振荡试管n边线上的处理类型(四)探 究§ 特点:学生自行制定探究方案,学生 自主的探究空间大§ 能力目标侧重点:全面的提高科学探究 能力 § 案例: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 的最适浓度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目的】 § 1.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 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的一般过程 § 2.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 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 3.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策略】 § 1.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1)提出问题 § 不同浓度的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2)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NAA可以使杨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 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3)预测实验结果 §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d),用适宜浓度的NAA处理过的插 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 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 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4)实验步骤(书写详细)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表达与交流 §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 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2.材料处理3.预实验4.正式实验配溶液 浸泡 水培记录5.设计原则小 结取样的方法五点法等距法边缘效应PH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