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安神调失眠的泡脚方1700字 前几天,出版公司的老总找到我,说他夫人从春节后出现一个病症,就是左侧腹部疼痛,牵连后腰,去医院也没查出具体什么毛病见了面,我查舌诊脉,判断这是因为情绪引起的,中医叫肝气不舒,于是建议用一个张仲景的经典方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用这个方子泡脚,每天舒理肝气 毕业 结果,仅仅过了三天,那老总来告诉我:“不仅疼痛没有了,而且睡眠也正常了!” 因为,肝经的经络循行,是经过少腹的,就是小腹,而且,胆经的循行,也与腹部和腰部相关,而此时正是春季,春季对应肝,此处发病,应该与肝胆失调有关,我曾经见过春季发作此病的,就是小腹侧面疼痛,牵连腰部,最后也是疏肝理气调理而愈所以这次立刻就做了判断,再结合舌脉,确定无疑没有想到,效果如此之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的大致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生姜、大枣 这个方子是小柴胡汤加味而成,专门调理少阳不和,肝胆失调,气火交郁,心神被扰原方调理的是:少阳病之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等症这方子里面,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龙骨、牡蛎镇惊潜阳,起到收纳心神的作用,桂枝通阳化气,疏解肝郁;茯苓泻三焦之水,补脾安定中焦;大黄泻内结之热。
这个方子主要是疏解不良情绪导致的肝郁的,也就是说,主要用来调节情志失调的 是当年我看伤寒医案的时候,发现这个方子的很多病例,都是调理神智失调的各种情绪问题的,尤其是情绪失控的于是慢慢探索,最终确立了一个大概的加减思路,把方子改成:柴胡六克、黄芩六克、法半夏六克、党参六克、炙甘草六克、茯苓三十克、煅龙骨三十克、煅牡蛎三十克、珍珠母三十克、桂枝六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香附六克、生地黄六克、制首乌六克基本上用来泡脚有些严重的身体失调,口服和泡脚结合效果更好,但是如果需要口服,需要请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稍作加减,但是口服要加上生姜和大枣,我一般推荐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掰开) 有的人肝火明显,会加上丹皮六克、炒栀子六克 这个方子可以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提醒一下,孕妇忌用 一般情况,如果确实是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泡脚后会感觉明显,容易睡觉但是,这个方子确实不是安眠的,它是疏肝安神的,睡眠转好,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泡脚呢?我觉得现代人脾胃虚弱,如果让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经络,效果更好,所以一直这样使用,大家也更容易接受,很多老人本来就每天泡脚,如果有了这个方子,应该更容易调理。
这个方子,后来我越用范围越广,我后来觉得只要是情绪不好引起的身体问题,除了及时去医院治疗现在的疾病,空闲时间,都可以用这个方子在家里泡脚,辅助调理一下 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各种身体失调,我只要找到情绪不佳的影子在里面,就都建议用这个方子泡脚,效果居然往往出人意料地好其实,很多人的身体问题,现在看似与情绪无关,但是仔细询问,都可以找到几年前的什么情绪郁结,现在觉得情绪没有事情了,但是身体一直没有调整过来 这种情况,中医会通过身体的症状来分析,是否是身体仍然有郁结,我觉得基本的症状是: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好、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心烦容易发火、心烦容易生闷气、有恶心反胃的感觉甚至呕吐、胸闷心悸、肋骨两边有胀痛的地方、失眠多梦这些症状里面,您对上的越多,说明越严重 此时,舌头的形状往往是尖尖的,正常的舌头伸出来,应该是椭圆形的,这种人舌头一伸出来,往往是一个尖尖的状态,又尖又长这是我判断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常常说,现代人的身体失调,我所见到的,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是由情绪不佳导致的,各种郁闷、焦虑、紧张等情绪,让我们肝气不舒,情绪不佳,所以,我基本上走到各地,每天向大家介绍的,都是这个方子,效果很好。
如果失眠严重的人,我会建议他晚上除了泡脚,可以加服:山萸肉六克、五味子三克,熬水,用此水冲服炒酸枣仁粉三克每晚服用一次即可这是养肝血、安心神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