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双面人生作文3101字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赐予了唐太宗李世民高度褒奖,对他的文治武功赐予了充分的确定 诚然,在中国历代几百位帝王史中,李世民统治期间,治下海内升平四夷宾服,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贞观之治更被誉为垂风万代,他也成为后世帝王的学习的楷模 但正如硬币有两面,李世民在胜利驾驭帝王这份光鲜职业,取得足够美誉的同时,那他作为一个一般人,自我的特性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今日,我们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粗浅剖析他,供广阔读者参考 一、李世民的性格 用六个字来形李世民的性格,胆大、腹黑、妄为 首先引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的桥段,话说隋朝末年,神州大地烽烟四起,豪强攻伐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却胸无大志,每天喝酒遛弯,守着山西一亩三分地过着舒心的小日子 作为孝顺儿子的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爹呀!城头变化大王旗,再不动手就没咱家什么事情了!再不动手,黄花菜都凉透了。
李世民就想到了色诱坑爹这一损招,给李渊挖了一个大坑 一天晚上,李渊一不当心又喝大了李世民把杨广两个娇滴滴的妃子(又称宫女)偷偷塞到了李渊的床上,李渊乘着酒兴,兴致勃发,大享齐人之福一觉醒来,看着身旁娇躯横陈的两个美人,一张老脸忽然吓的煞白煞白的 天呢!我尽然把表哥皇帝的女人给睡了,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呀!我该如何是好?干脆,我自杀请罪吧!就在这关键时候,李世民恰当并刚好的出现在父亲床头,孝顺的给父亲披上衣服,口若莲花,苦苦规劝李渊造反 在重重压力下,李渊神经立马短路了,瞬间就被打动了!唉,天意如此,咱也反他娘的!于是,李渊在二儿子李世民的英明辅佐下,在晋阳起兵造反了,用短短几年时间,摧枯拉朽扫平天下,建立起了大唐王朝 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太狗血了?可这是出自《后唐书》的正史记载那晋阳起兵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查阅了史料,通过比较,还是比较信服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温大雅所著的《起居注》 这本书成书于高祖李渊掌权时期,具体记载了李渊父子自晋阳起兵到攻克长安的全过程晋阳起兵的主谋是李渊,李世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与他的兄长李建成一样,只是从旁帮助而已《新唐书》、《后唐书》所述,李世民实为大唐开国之君的说法根不住脚。
李世民贪天之功,性格可窥一斑 二、李世民的势力 我们用十二个字个字来形容李世民的势力兴起:顺势而为、尾大不掉、野心勃勃 李渊从晋阳起兵到占据关中只用了4个月,到正式称帝不到一年,历代王朝筑基快速无过于此根本缘由是李渊得到了关陇集团广泛认可,成为关陇集团的新的代言人 当大唐朝堂上的位置都被关陇集团的大大小小的利益代表占满了,李渊就任用二儿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与中书令,开府治事,来吸纳朝堂上容纳不下的全国各地的英才与利益集团 就在大唐统一与整合全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李世民为领导核心,以洛阳为地域中心,以山东豪杰为中坚力气的天策府集团 李世民的势力根基、支撑他和李渊、李建成对抗的根本,就在于收拢了这些非关陇势力的精英人才 这些接连投效的关东豪杰,也将李世民当做能够实现自己功名富贵的唯一代表,对除了李世民以外的李唐皇族成员与李渊没有半点忠诚度!他们迫切须要李世民打开缺口,在新帝国政治舞台从关陇集团虎口夺食! 随着王朝的巩固,关陇集团与关东集团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对李建成的东宫地位甚至李渊的皇权都构成了严峻挑战李世民日益做大,渴望上位,百般经营,关系盘根错杂,影响力与日俱增。
举一个显明的例子,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靖、李绩两大军中巨头,竟然也对“秦王夺皇位戮太子”大逆不道行径,持所谓“中立”看法,这两人作为军中宿老,代表军队利益,其真实意向可想而知正因对他们来说,李世民同样比关陇集团的李渊更能代表其核心利益 三、李世民夺嫡历程充溢血腥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史料汗牛充栋,相关影视剧也许多,在此不再赘述了 在这里,就引述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我们只陈述两个史实 一是李世民親手射杀了自己的亲大哥,大唐第一顺位继承人,大唐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杀了李世民的亲弟弟齐王李元吉,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一生荣华富贵升级成为了门神 二是李世民亲自带人屠戮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嗣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合计十名男性幼儿全部被杀,连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没放过,真可谓心狠手辣,斩草除根。
原来就经验了失子之痛的李渊,看到自己十个亲孙子也没了,天地倾覆,心如死灰,他愤恨的对李世民说:“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当然,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玄武门之变以牺牲李渊的权柄与自由、二子十孙为代价,让秦王集团胜利整合到唐朝政府中枢,对大唐社稷、天下百姓而言,亦算得上万幸了 四、李世民好色成性 这里,我们再次引述曾经播出过一部《大唐情史》的电视剧桥段老戏骨唐老师扮演的李世民,在杀兄屠弟后,浑身带血的强暴了太子李建成的妃子,有爱好的读者,可自行百度脑补 依据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堂而皇之的纳入后宫,成为李世民的浩大后宫组成部分 李世民一生的妃嫔有多少?依据史料记载,除了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外,出名有姓数得上的就有韦妃、杨妃、徐贤妃、郑贤妃、燕德妃、阴德妃、韦昭容、萧美人、大崔才人、小萧才人(一对姐妹花)、王氏、杨氏等数十人之多,其中杨妃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齐王李元吉的发妻 除了上述美人外,还有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她是隋炀帝的发妻至于没有留下姓氏的更是不行胜数了,李世民一生哺育子嗣达数十人之多,真可谓枝繁叶茂。
五、李世民篡改史料 李世民登上皇位后,马上吩咐亲信重臣房玄龄组织编撰《高祖实录》、《太宗实录》,字里行间对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多有贬低之词,开篡改史实先河 贞观十七年,丞相房玄龄负责监修国史,唐太宗问房玄龄说:“以前史官记载的历史,为什么不能让皇帝看?” 房玄龄对唐太宗说:“史官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照实记载,皇帝看了,确定会生气的!” 唐太宗狡辩道:“我和前面的帝王不同,我想看看历史,知道前面犯的错好引以为戒,你可以给我看看!” 谏议大夫朱子奢看不下去了,也听不下去了,谏言唐太宗:“您有丰功伟绩,没有什么过错,您看原来没什么影响,但假如以后,子孙后代都扬长护短,史官都顺皇帝意思,只想着自己保性命,不敢照实记载,那以后历史还有可信度吗?” 唐太宗不理不睬,逼房玄龄与给事中许敬宗将《武德实录》与《贞观实录》交了出来当唐太宗翻阅实录,看到玄武门之变这段历史时,吩咐删去多余的内容,就单纯记载事情过程后来的帝王全都主动仿效,春秋笔法盛行,导致唐以后历史的可信度降低了不少,这个对后世探讨历史影响很大! 谈了这么多,我们对李世民确定有了肯定的相识。
为尊者讳,对于李世民的历史定位,更应当从他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一分为二辩证客观看待 引用新唐书的评价是“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根据现代的说法,他敏锐的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历史也最终选择了他,他胜利开启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这是时代的幸事,人民的幸运!他的一生,功远远大于过但作为一个一般人来说,他或许一生怀揣着内疚,终身背负着负罪感,或许也激励着他兢兢业业做好皇帝这份职业 (摘自有听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