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硏究【摘要】 目的评价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组)48例和对照组(氟哌囉吨美 利曲辛组)48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 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 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AMD、中医症状评分、TES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问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1)结论 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値关键词】 逍遥散;氟哌噬吨美利曲辛;抑郁症[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effects of modified Xiaoyao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depression.Methods Totally 96 depression 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trcatmcnt group (modified Xiaoyao Powdc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f lupenthixol mel i t racen group) wi th 48 in each .The course of t reatment was 8 weeks in all.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with HAMD , CGI-SI , scores of TCM symptoms and TES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 HAMD,TCM symptoms and TESS were improved after t reatment in the t reatment group(P<0.05 ?P<0.01) .The untoward react ion was obviously 1 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Xiaoyao Powder for depression is remarkable,safe,less side effect,finc dependence and eligible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 ] Xiaoyao Powder;f1upenthixo1 meli tracen;depress ion抑郁障碍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2004年 WHO公布的我国抑郁患病率为1.7%〜2.5% ; 2007年我国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门诊 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焦虑总患病率为19.97%预测在2020年,抑郁障碍将是发展 中国家排名首位的健康问题,将占总疾病负担的5.6%发展中国家每年自杀死 亡的发生率将从593 000上升到995 000,是导致总的疾病负担从1990年的1・3% 增加到2020年的1.8%的重要原因〔1〕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疏肝解郁、活血化 瘀的治疗原则,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抑郁症与氟哌囑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进行了 对比性硏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硏究对象 本文共收集了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中医专科 门诊就诊的96例患者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14例,女 34例,年龄18〜65岁,平均(49.35+15.30)岁,平均病程(2・4±1.2)年对 照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19〜67岁,平均(50.60±16.20)岁,平 均病程(2.5+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 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n 17分。
结合中医诊断辨证标准采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1991年座谈会(昆明)修 订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3〕,拟肝郁血瘀型抑郁症 的症状标准:精神抑郁、失眠多梦、悲伤欲哭、烦躁易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健忘、胸胁胀痛或刺痛、口苦、口干不欲饮,女子月经不调、小腹刺痛、有瘀块、 闭经、面色黨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唇青,脉弦或涩1.3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有严重自杀意念和行为;有药物过敏 史1.4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方剂逍遥散加减,组成:柴胡15 g,当归15 g,白术12 g,茯苓15g,白芍12 g,酸枣仁30 g,丹参30 g,川茸15 g,红 花9 g,桃仁12 g,梔子9 g,青皮12 g >甘草6 g,每日1剂,分早晩两次温 服每次250 ml,服用8周对照组:服用氟哌嚓吨美利曲辛(每片0.5 mg,丹 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起始剂量0・5 mg/d,2周内加至1 mg/d,早晨、中午 各1次,服用8周严重失眠者可联用苯二氮卄 卓类药,疗程8周1.5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 度(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中医临床症状按照自拟中医临床症状量表 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方法量化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 8周末各评分1次。
1.6疗效判定标准 按HAMD减分率<25%为无效,25%〜50%为进步,51%〜 75%为显著进步,>75%为痊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 电图等,并记录不良反应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数据用t检验、配对t检验、z2 检验,以a二0・05为检验水准°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8例中1例因转躁、2例有自杀行为而脫 落,完成治疗45例,其中痊愈5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2例,无效5例,总有效 率88.89%;对照组48例中1例因冠心病、2例因转躁而脫落,完成治疗45例,其 中痊愈6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两组总有 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HAMD及CGI-SI评分比较 除治疗后第1〜4周外,治疗组与对照组 间HAMD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CGI-SI评分:两组治疗后病情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 有显著改善(U9.07及9.18,P均<0.01),但两组间比饺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及CGI-ST评分比较见表1、2表1两组治疗前后 HAMD评分比较 表2两组CGI-SI评分比较 (x±s)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表3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除对 照组失眠多梦及舌紫瘀斑外,两组治疗后其他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评分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或PV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当。
表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2.4不良反应 根据TESS量表评定,治疗各周两组均不同(P均<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依次为恶心呕吐4例,食欲减退2例‘腹泄2例,头痛4例,症 状较轻,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为便秘、视物模糊各18例,口干17例, 失眠14例,嗜睡12例,头晕、激越、震颤各8例,心律失常6例,直立性低血 压5例,排尿困难4例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见表4表4两组TCSS评分比 较注:两组间比较,P均<0.053讨论治疗心理疾病,中医不是运用一方一药来解决,而是要贯穿中医整体观和辨 证论治相结合,采用阴阳消长的整体性、系统性、平衡对称性及其与万物消长的 同一性及清热除烦、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益气扶正等方法综合运用达到治疗目 的抑郁症在中医典籍中类似于“郁证”等,其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病变部位 主要在肝,与心、脑、肾亦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 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 出焉说明五脏中与思维情绪变化等精神活动联系最密切的是肝,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气机不能舒展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忧愁等。
《内证治裁•郁证》说:“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既必及血,终乃成劳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病程的 延长出现气滞血瘀,久病必瘀的病理变化,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进一步加重方 中逍遥散舒肝解郁、健脾养血,加入梔子清热除烦、解瘀凉血,青皮破肝郁之气, 酸枣仁养血安神,丹参活血凉血宁神,川茸、桃仁、红花行气活血化瘀,合用治 疗本病达到疏肝解郁、健脾凉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之功效现代医学硏究表 明,逍遥散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理作用王静怡等〔4〕采用小鼠悬尾法和 大鼠未预知的长期应激刺激法进行实验,发现逍遥散有抗慢性抑郁的作用,与丙 咪嗪相似李玉娟等〔5〕硏究,丹梔逍遥散可降低抑郁症患者HAMD、SDS、SAS 评分'与麦普替林等疗效相当,且副反应较小另有硏究表明,逍遥散和以逍遥 散为基本方加减同样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6〕活血化瘀药能促进机体代谢, 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配合理气解郁药可以改善抑郁状态〔7〕,共同达到治疗 抑郁症的目的本文硏究显示,逍遥散加活血化瘀药组方治疗抑郁症,诸药相合,共奏疏肝 解郁、清热除烦、解瘀凉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之功,达到标本兼治,故收效 较佳加之药效安全,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防止复发等优点,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及抗抑郁 机制,因病例数不多,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 Murry CJL J Lopez AD.The globlc burden of discasc: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ortali ty and disabi 1 i ty form disease,injures,and risk factors in 1990 and project to 202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3吴文源,李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93・4王静怡,查鹏州,石玉君,等•逍遥散的药理硏究•中国医院药物杂志,2002, 22 (8) : 489-490.5李玉娟,罗和春,钱瑞琴,等•丹梔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 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 (3) : 199.6徐志伟,吴丽丽,严灿,等•逍遥散和丹梔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硏究•中医 药学报,2003,31 (3) : 16-17.7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