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第一册 下 、第二册 上、下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韩孟江 小学阶段项教学目标小学阶段个教学模块 2. 设置的栏目教材特点 以指导纲要为依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遵循信息技术教育规律, 注重任务驱动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渗透”的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适时、适当地进行课程整合1. 以指导纲要为依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2. 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 3. 遵循信息技术教育规律,注重任务驱动 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渗透”的教学规律 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6. 适时、适当地进行课程整合典型课例的教学步骤创设学习情境呈现任务讲解演示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二)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三) 总结评价(一) 总结评价(二)第一册 下第 1 课认识“我的电脑” 第 2 课美化桌面第 3 课用画图处理图形 第 4 课用好帮助功能第 5 课学会使用软盘第 6 课认识资源管理器 第 7课管理好文件第 8课管理文件的技巧第 9课用 Word写作文 第10课修饰文字第 11 课段落排版 第 12 课整体修饰作文第 13课插入图片与艺术字第 14 课插入表格(一) 第 15 课插入表格(二) 第 1 课认识计算机网络第 2 课访问 Internet 第 3 课浏览网上信息第 4 课便捷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浏览信息第 5 课学会下载网上信息第 6 课用浏览器收发邮件第 7 课用Outlook 收发邮件第 8 课用 Word制作网页(一)第 9 课用 Word制作网页 (二) 第 10课建立网页的超链接第 11课计算机安全常识第 12课安装与卸载软件第 13 课 WPS 2000 简介 第 14 课制作艺术字和特大字第 15课 WPS 2000 的模板 第 1 课什么是多媒体第 2 课录制与播放声音第 3课学会使用光盘第 4课录制与播放影视图像第 5课用照片编辑器处理图片 第 6 课图片的浏览第 7 课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第 8 课认识PowerPoint 第 9 课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第 10 课插入文本框与图片第 11课进一步修饰幻灯片第 12课幻灯片的整体修饰第 13 课编辑幻灯片第14 课设置动画效果第 15课建立超链接第二册 上第二册 上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网络以及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2 初步应用浏览器在因特网上信息搜索、浏览以及下载图片、文本 3 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4初步掌握用 Word制作网页并能对网页进行超链接 5 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6 初步掌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7 初步掌握用 WPS 2000 编排文章,并能制作艺术字与特大字 8 初步掌握 WPS 2000模板的使用方法二、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共15 课时)第 1 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1课时 第 2 课访问 Internet 1课时 第 3 课浏览网上信息 1课时 第 4课便捷地浏览信息 1课时 第 5课学会下载网上信息 1课时 第 6 课用浏览器收发邮件 1课时 第 7 课用 Outlook 收发邮件 1课时 第 8 课用 Word制作网页(一) 1课时 第 9 课用 Word制作网页(二) 1课时 第 10 课建立网页的超链接 1课时 第 11 课计算机安全常识 1课时 第 12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课安装与卸载软件 1课时 第 13 课 WPS 2000 简介 1课时 第 14 课制作艺术字和特大字 1课时 第 15 课 WPS 2000 的模板1课时三、考核可采取操作考核,如:指定主题,收集网上信息,制作简单网页,向老师发送电子邮件,采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 1 重点(1)网络常识2)因特网的功能与连接3)网址4)浏览因特网,搜索网上信息5)下载网上图片、 文本,收集素材6) E-mail 地址,收发电子邮件7)制作简单网页(8)WPS 2000 编排文章(9)用 WPS 2000 制作艺术字和特大字 2. 难点(1)硬件、软件配置及安装2)网址3)信息搜索与下载4)网页的超链接(5)收发电子邮件(机房设备条件不同) 3 教学建议(1)可根据各校课时、 学情,增加或减少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2)机房已连接因特网的学校:以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网站为例,布置任务,收集信息、下载网页制作素材;向老师发E-mail (在“主题”栏中输入学生班级和姓名) ,同学之间发送电子邮件3)未连接因特网的学校,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及因特网的应用用演示软件教学( “因特网教程”、 “Internet教程”等);下载网页放服务器中;局域网上模拟电子邮件收发第二册 下第二册 下 * 教材特点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教材特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教材结构指明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标明了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供学生边看书边操作 要求练习、巩固的内容,加深对重要操作步骤的印象,及时掌握介绍的方法提示学生动脑筋思考的内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提供一些拓展性、技巧性的知识,供学生阅读、尝试与参考提醒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及一些小技巧结构体例教材特点指导纲要中指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明确了必须立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思想。
教材特点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就要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 以信息技术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长远性学生在熟练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就能够融会贯通,领悟有关方法教材特点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极富创造性的基础课程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1发展性2综合性3工具性4实践性5学生主体性6信息化 教材特点教育部 2000年 11月颁发的指导纲要 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这为我们指明了“教什么”的问题然而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基础与核心的信息技术知识浩如烟海, 而且在不断更新变化, 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 繁杂的知识网络,往往会感到茫然并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知识切入点,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者角色, 还要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许多专家提出了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教材特点“任务驱动” 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教材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然而,信息技术涉及众多基础与边缘学科, 由于受到知识基础、 认知结构、 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在小学阶段,不可能也没必要向他们系统地介绍这些知识因此,教材打破了信息技术的学科体系, 把基础知识渗透到具体的实例或任务中,采取“适时渗透、逐步积累”的方法,适时、适量地引入有关的概念和思想方法教材特点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由于教材设计的任务是灵活的、开放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少的学生,可以从最基本的方法着手, 完成任务中最基本的部分, 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多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任务,然后继续拓展、 探索更高层次的知识与技能。
教材特点与其他学科比较,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教学中应淡化该课程的“学科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 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有关学科的知识,还能逐步感悟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法以及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