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孝义方言词缀“头”的语法化路径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62KB
约3页
文档ID:522831096
山西孝义方言词缀“头”的语法化路径_第1页
1/3

山西孝义方言词缀“头”的语法化路径摘要:孝义方言中,词缀“头”由[+最上/前]、[+器官]、[+块状物]三个语义特征 出发,产生三条不同的语法路径,呈现由空间到时间、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本 文就孝义方言词缀“头”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分析关键词:山西方言;孝义方言;头《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头”的首项解释为“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 眼等器官的部分”可见“头”的语义特征主要为[+最上/前] [+器官],加之“头”这 一器官性状为块状,因此“头”带有[+块状物]的语义特征我们主要从这三个语 义特征出发,分析“头”的语法化路径1. 由[+最上/前]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 “头”具有[+最上端]/[+最前端]的语义特征,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往往会由 实义的"头”隐喻到空间,进而词义虚化到时间词中也可使用,期间存在实义T空 间义T空间、时间过渡义T时间义的语义虚化过程1.1 由[ +最上]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头”作为人身体的最上部器官被人所认识,意义最实,有“头巾”、 “头盔”这 种认识首先反映于空间中表示位置上下的“上”义中,如“题头儿”意为一篇文章最 上端的标题, “表头儿”意为位于一张表格最上端的题目。

在这些词里面, “头”的 意义相对较为实在,是人将自身所拥有的“头”映射于外物在空间上居于最上端部 分的表现1.2 由[+最前]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 “头”作为动物最前部的器官,这种认识映射于空间,便出现了一大批表示“前”义 的“头”缀词首先由头部映射于人体其他器官的最前端,于是有“奔头额头”、 “眉 头”、 “脚头”此时 “头”意义较实到了“口头口感”一词时, “头”的意义已进一步 虚化,无法明晰其词义逐渐, “头”的使用范围扩大,由人体部位前端扩大到人 群团体的前端进而扩大至物的前端有“头儿”、 “包工头儿”、 “床头儿柜儿”、 “火 火头炤头”等词随后, “头”的使用范围不限于实在的物,而可以与指示代词组合,如“这头 儿”、 “兀头儿那头儿”,构成方位名词;可以与数词结合,如 “一头儿”、 “俩头儿” 构成方位名词;与方位名词结合,如 “上头”、 “下头”此时“头”的意义已得到虚 化,但“头”仍带有表某一方向的最前端义,并非完全虚化 随着“头”在空间领域上使用愈加频繁后,其开始向时间领域映射,呈现词语既用 于表空间领域又可用于时间领域的过渡状态,如词义已得到虚化,但仍保留有“前 端”义的“头”与词缀“子”组合成的“头子”:空间T时间:(3) 你就在路儿头子起处/上处等我的吧,我一会儿就过去。

4) 年头子起处/上处啦,兀家他才想起挣钱儿来啦5) 兀家家在村把头子起处/上处住的咧6) 到了这一月的把头子起处/上处啦,人家才来啦 “头”缀词在例(3)、例(5)中表示空间义,在例(4)、例(6)中表示时间义 当其表示空间义时,前需添加实实在在的处所名词;当其表示时间义时,前需添 加时间名词到了“头里”、 “头前”时, “头”缀词无论是用于空间领域还是时间领域,前面均无需添加实词:(7)你在头里走,我在后头走8)头里我倒过来来,你不在9)兀家他在你头前走的咧,你么看见?(10)你头前跟我说甚的咧例(7)、(9) “头”缀词表示空间义,例(8)、(10) “头”缀词表示时间义 可见,“头里”、“头前”较之前面我们提到的“头子”,在时间领域上的使用要更为 灵活,其前无需添加时间名词,“头”处于由空间领域映射向时间领域映射过渡的 阶段这便为部分“头”缀词只能用于时间领域提供了可能头”在时间领域的映射能力得到强化,进而产生出大量表示时间义的“头”缀 词语,如“头撒子里”表示最早;“头脚里”、“头将”表示刚刚;“头开始”表示刚开始 “头”均带有一定实义,尚未完全虚化当“头”与数量词结合时,便彻底虚化为词缀,不承担词义,如 “三天俩头儿 ” 表示“两三天”之义,“头”在此处无实义。

由[+最上/前]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路径为:实义T空间义T空间、时间 过渡义T时间义T无实义词缀2. 由[+器官]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 由于“头”带有[+器官]这一语义特征,因此“头”作为人或动物的器官这一自然 属性又可以映射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生成具象T抽象的词义虚化路径人类认识世界往往先从自身开始,人类先由“头”这一器官映射于人本身 “人 头”指人员数量,此处“头”仍为实义;“大头”最初义为头大之人,因头大之人往往 会使人感觉憨厚老实好糊弄,于是“大头”出现了“易被骗之人”的词义, “头”的意 义变虚;到“滑头”时,词义为“处事圆滑、不老实”, “头”在此处意义彻底虚化, “滑头”的语义重心向“滑”严重倾斜, “头”作为词缀被人们所理解在孝义方言中, 当形容词与“头”组合表示一类人时,带有贬义色彩由[+器官]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路径为:实义T 一类人的抽象义T无实义 词缀3. 由[+块状物]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人或动物的“头”具有“圆块状”这一自然属性,映射于像“头”一样呈圆块状的客观 物体当中,于是有“葱头”、 “石头”、 “骨头”等词这些物体均具有呈圆状或块状 的特征,于是最先得到映射。

此时“头”的意义相对较实 “骨头”一词出现后,又 在其前加入形容词,产生了“臭骨头”、 “贱骨头”一类词 “臭骨头”既可隐喻狐臭 之人,又可进一步隐喻为品行不端、无人靠近之人 “骨头”由客观存在的人和脊 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意义扩展为具有某种生理性疾病的 人进而扩展为品质层面词义一步步扩展,在这过程中“头”的意义一步步虚化 到了“砖头”、 “舌头”、 “木头棺材”中时, “头”的实义已大大削弱,词语内部呈现偏 义: “砖头”语义重心在“砖”, “舌头”语义重心在“舌”, “木头”语义重心在“木”,三 者中的“头”已向词缀靠近,但“头”仍带有“块状物”之义逐渐, “头”缀词范围扩大,当其与动词组合时,有“看头”、 “吃头”、 “想头”, “头” 特表抽象义的做某事的价值当其拓展到抽象名词中时,有“风头儿”、 “甜头儿”、 “准头”、,这些词语中的“头” 已是完全虚化的词缀由[+块状物]语义特征引发的词义虚化路径为:实义T块状义T做某事的抽象义T无实义词缀结语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得:在孝义方言中, “头”的语法化路径主要由空间到时间 由具体到抽象,语法化的原因主要由“头”所带有的[+最上/前][+器官][+块状物] 三个语义特征引起,其呈现三条语法化路径:实义T空间义T空间、时间过渡义 T时间义T无实义词缀;实义T一类人的抽象义T无实义词缀;实义T块状义T做 某事的价值的抽象义T无实义词缀。

参考文献:[1] 魏艳玲.现代汉语头缀研究[D].四川成都.四川大学.2007;[2] 刘小莉."X头”式词语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⑶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4;⑷王健.汉语方言中与数量词组合的词缀"头”J].汉语学报,2006, 3: 43—50;⑸张其旳.扬州方言表微标记"头”J].中国语文,2009,5: 448;⑹吕枕甲.垣域话里的语素"头”[J].语文研究,1982,1: 137—14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