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立意的试题特点与命题策略 ——以历史高考复习命题为例,2017.11,主要内容,一、高中历史命题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历史客观题的命制 三、高中历史主观题的命制 四、高中历史命题的再认识,主要内容,高中历史命题的再认识(一) 掌握试题的调控技术 (二) 注意命题的九个特性 (三) 提升命题的三个结合,(一) 掌握试题的调控技术 1、题干调控技术: 创设情境、掩饰意图、变换角度等,是加大题干难度的常用方法 2、选项调控技术: (1)因果倒置: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听例1(因果倒置)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2)鱼目混珠: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渔龙混杂,以扰乱正常思路 (3)偷梁换柱,张冠李戴:将乙知识点套用在甲知识点上,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式来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
(4)添枝加叶:增加材料容量,增加干扰,迟滞考生做题进度 (5)似是而非:表述含有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成立,但题干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例:【似是而非】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二)注意命题的九个特性1.技术性:不超纲,不交叉,不重复,覆盖面、比例合理,容量适中;2.原创性:原创题是命题质量的关键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着重突出情景创新与能力立意题设计要角度新颖,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创造能力原创题必须关注下列几个要素:一是好的立意来自精当的情景设置,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二是体现时代感,试题要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是命题的亮点,三是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要关注热点3.适度性:考虑试卷的结构、考点的覆盖面和设问的梯度试题难易适中,注重试题难易度、信度和区分度效应。
1)难易度:在平时的历史试题设计中,有两个难度是很难控制的:即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相对难度是指试题要求水平与考生知识能力水平适合的程度;绝对难度是指试题要求考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和智力活动量的水平一般来说,平时的训练题的难易度最好为易为3,中为5,难为2的系数上高考试卷的难度是由高考性质、常模参照、选拔考试决定的国家标准:0.50—0.60对于总分为120分的学科试卷来说,平均分控制在60—72分之间;(2)信度:是指试题的可靠性,包括试题的保密度、试题测试过程和批阅过程的真实性等3)区分度:是指智力活动水平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思维策略是构成思维能力的三个方面分数的差异不是区分度,而是标准差4.美观性:试卷从整体上看要美观大方,图文并茂既有文字陈述,也有图片、图表、地图、漫画等一般来说,一张试卷中的选择题要有2—3个图片图表题;材料题最好是文字材料和图表图片材料结合的综合型材料分析题好的历史试卷的风格,一是清新活泼,不呆板平淡;二是科学人文,不颐气说教;三是联系现实,不学究考据清新活泼主要指试卷上历史资料的选择,好看的历史试卷应该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表格资料等等科学人文主要是指语言的表达,要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要考虑考生的认知水平,要有必要的提示,让考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体悟美感。
联系现实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历史研究的本意历史考试用的是历史材料,组织的是历史语言,但是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5.理论性: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除了历史辩证法史观外,要体现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等;6.导向性:要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要注重主干知识,关注热点、冷点、难点、新增点、易错点,充分估计试卷所产生的影响;7.操作性:答案简洁明了,要点赋分合理;8.探究性:要对以往命题反思和总结,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试题的探究性;9.稳定性: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新中求活,不建议大起大落三) 提升命题的三个结合1、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具有整体特征,强调历史事件的整体联系,即把历史事件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尽可能连贯、细致、准确地将历史事实梳理清楚,寻求探索历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宏观分析能起到纲举目张、综览全局的作用微观分析具有个别性、聚点性特征,强调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两种方法还不是弧立存在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以点(知识点)、线(知识链)、面(知识板块)互动关系为特征的信息系统,才能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作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2、原始材料与历史教材相结合把原始材料引入选择题,营造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发掘选择题的材料解析功能,这已是命题专家的一贯做法高考出现的一种新情况是,命题专家不是把原始材料引入题干,而是引入了选项部分,这样既扩大了考生对原始材料的涉猎范围,又不会增加试题的文字量,可谓试题的精妙之处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把原始材料与历史教材相结合,因为高考试题不会脱离考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所引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和考生所学内容“貌离神合”的怎样才能把试题所引材料与历史教材结合起来呢?中间的桥梁纽带就是要在读懂原始材料的前提下,依据历史教材中所体现的历史知识内容,从试题提供的原始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显性知识”是指在历史教材中直接明了地表述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历史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高考试题特别注重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来考查考生对知识深度的掌握情况如何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结合起来呢?关键之处是通过对知识的迁移,把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到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所学知识概括化、系统化主要内容,一、高中历史命题的基本要求(一) 遵循命题的六个原则(二) 把握命题的四个要素,(一)高中历史命题应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1.政治性原则:不触及“敏感”问题,或审慎对待“主流意识”的敏感话题,如政党政治、民族关系、祖国统一、中外关系、民主政治、民主自由、社会稳定、宗教信仰等等,要注意体现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观。
2. 科学性原则:确保没有科学性错误,没有任何史实性错误,回避一切有争议的问题例1(2008宁夏24)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例2 (09江苏水平测试卷9)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3.针对性原则: (1)诊断性检测(评估性考试),具有阶段性特征如月考、周周练、期中、期末、大市级高三摸底检测、三次模拟考试等等; (2)过关性考试,如结业考试、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等等; (3)选拔性考试,如中考、高考、知识竞赛等等,,例(2012江苏必修卷)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4.考纲原则: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大纲、教学目标。
如高考考核四大目标 十二项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思想史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什么是思想史?,“思想史”是个很含混的名称,它可以包括人类意识形态各个部门的思想, 如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逻辑思想史、艺术思想史、宗教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等等, 当然也可以有哲学思想史-汤一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思想史就是思想家对历史学家认为是重要的问题的看法的历史-[英]霍林格《历史分支学科论坛: 什么是思想史(二)》,思想史教学的三个环节,1.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2.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3.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1.历史背景例如:儒家思想发展史,先秦时期: “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 诸子百家之一秦及西汉初年:焚书坑儒及休养生息;儒家遭到打压西汉武帝后: 儒家成为意识形态;经学、谶纬盛行魏晋隋唐:佛教兴盛,儒学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宋元时期:理学建构,儒学达到新高峰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潮和朴学,这种“看法”(思想)因何而生?,1.历史背景例如:儒家思想发展史2.思想家的个人经历例如:王阳明;李贽,王阳明在逆境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寻找支撑正义行为的精神力量。
最后他发现那力量无须依赖外人的奖罚,因为它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名曰“良知”良知”被后世的哲学家们骂作主观唯心主义我读不明白这些唯心唯物的高论,只见那些认识的字句在眼前飘过,却一句也不能落入心里但我却可以从心底理解王阳明他在恶人得势、好人倒霉的处境中冥思苦想,以决定自己未来如何生活,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要不要继续自找倒霉,等等换了我也会苦想,尽管未必能想出他那种简洁有力、以圣贤之道为根据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的正确性不到一半,但我仍然替王阳明高兴,他找到了一种善行的基础,找到了对抗“钦定真理代表”的力量,因而获得了许多精神上的安宁和解放-吴思《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1.思想内涵例如:启蒙和理性,启蒙(Enlightenment):,“启蒙”有一个特性,它一定是批判现实的,否则你何必要“启蒙”呢?—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 —刘宗绪 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敢于知道!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德]伊曼纽尔·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这种“看法”(思想)是什么?,1.思想内涵例如:启蒙和理性2.理论逻辑例如:启蒙思想人性论→人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社 会契约理论→分权学说→立法,这种“看法”(思想)为什么很重要?,1.“解读”例如:宗教改革的意义,“文艺复兴”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而到了“宗教改革”,影响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因为在西方…所有人都信教,…“宗教改革”接着“文艺复兴”下来,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因此“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换句话说,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因为这件事情是人人都要参与的-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