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议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45KB
约14页
文档ID:514002687
浅议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1/14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1第二章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特点 22.1冲突发生时间 22.2冲突发生对象 22.3冲突后幼儿的解决方式 3第三章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原因 53.1活动区域原因 53.2幼儿自身原因 63.3教师管理原因 63.4家庭教育原因 7第四章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对策 94.1改善活动区域条件 94.2灵活的冲突解决策略 94.3家园多途径合作 10第五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1摘要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在各个活动区中,幼儿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相应的活动材料、场地、内容和同伴,学习和游 戏更具自主性和开放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特 点,从冲突发生的时间、对象以及解决方式上入手找出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 冲突问题的原因并对活动区域原因、幼儿自身原因、教师管理原因、家庭教育 原因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同伴冲突Abstract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regional activities for children's self development, in all the activities in the area, children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activity materials, site, content and peer their needs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game more autonomy and open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roblem of conflict preschoolers in regional activities, from conflict time, object and method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flict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preschoolers in reg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activities of the region, the reasons for their own children, teachers management reasons, family education reason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knowledge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 infant; regional activities; peer conflict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它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也有相 当大的影响。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较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在同伴互动中能够在教 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正确的使用交往技能解决冲突问题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幼儿 对待同样的冲突事件会采取同样的解决冲突的办法,若上一次的冲突事件未得到 妥善的处理,幼儿还会采用以往习惯的方式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移情能力、 协商合作能力等方式来训练幼儿的交往技能,并给予中班幼儿自主解决同伴冲突 的机会中班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也是一个可塑的时期,如果能为其提供行之 有效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将为一线教师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研究者想研究 中班幼儿在同伴冲突过程中的特点以及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有效策略的问题第二章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特点2.1 冲突发生时间表2-1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持续时间分布表项目1分钟以内1-2分钟2-3分钟3分钟以上总计频数79120091频率87%13%00100%区域活动是指幼儿按照教师指定或自行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种区角游戏的活 动其中区域活动以本研究中所选班级的实际状况分为:建构区、扮演区、美工 区、图书区、拼摆区五个区域笔者通过观察,一共记录59起中班幼儿区域活 动中冲突事件如上表2-1所示,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持续的时间在 1 分钟以内的占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的大多数,很多幼儿在冲突后并没有表现出很大 的情绪波动,也没有立即终止他们的游戏活动,似乎冲突只是一个小插曲。

总体 说明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持续的时间较短、敌意不强2.2 冲突发生对象幼儿同伴冲突多发生在同性之间与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发展有关依据柯尔 伯格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的研究,四五岁以后,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达到“坚定性 阶段,”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获得了准确而稳定的认识从这个年龄起,儿童开 始更多地以同性别同伴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对象本研究选取的是中班年龄段的 儿童,他们基本已进入性别角色认同的“坚定性阶段”,更喜欢与同性别幼儿接 触和交往也因此,同性别幼儿之间比异性别幼儿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 在本 次观察的59起区域活动幼儿冲突中,由图2-1可知,男孩冲突次数71次,女孩 冲突20次,男孩参与冲突的次数要多于女孩参与冲突的次数,主要是基于以下 两方面原因:其一、性别本质与生俱来的不同生物学研究表明,所有文化中的 男性比女性都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而有关儿童侵犯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表 明男孩在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方面均高于女孩其二,成人赋予男女孩的期待和 要求不同在传统观念中,男孩应该是勇敢、刚强的形象,女孩则应该是温和、 善良的形象这种观念塑形了成人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培养期待,也影响着他们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教养要求。

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或是利益受到侵害时,受成 人长期教育导向的影响,男孩就比女孩更执着于问题的解决,也就更容易与同伴 发生冲突2.3 冲突后幼儿的解决方式通过对所收集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事件整理与分析,根据已有研究者 的划分将幼儿解决冲突的策略类型分为积极型策略、中性型策略和消极型策略 积极型策略包括协商交换、道歉安慰、主动谦让、解释说理,中性型策略包括妥 协退让、注意力转移、告状求助,消极型策略包括言语争执、抢夺、身体攻击、 威胁、哭泣示弱根据笔者的观察记录,其中采用积极策略的幼儿有 11起,占 总策略类型的12%;中性策略的幼儿有 59 起,占总策略类型的 65%;消极策略的 幼儿有21 起,占总策略类型的 23%■积极型策略■中性型策略■消极型策略图 2-2 冲突后幼儿的解决方式分布由于幼儿认知水平低,缺乏解决同伴冲突的经验和技巧,而又习惯性的依赖 性成人,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不能客观而全面进行评价,发生了冲突时常寻 求老师的帮助因此,幼儿面对冲突时大多采用中性策略,以告状求助和妥协退 让策略为主,其次是采用消极策略,以抢夺策略居多还有一部分幼儿在冲突中 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以积极策略解决冲突的幼儿较少,如协商交换4 起,主动谦让 2 起等。

第三章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问题的原因3.1 活动区域原因笔者观察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事件共发生91起,如图3-1所示,因 资源占有引发的冲突有56起,因规则维护引发的冲突有19起,因肢体碰触引发 的冲突有13起,言语冲突有3起因此区域活动中冲突的类型主要以资源占有 为主,其中资源占有包括对物品(图书、玩具、活动材料等)、空间位置以及游 戏机会的占有60 56图3-1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类型分布本研究涉及到的 A 幼儿园有两个中班,一个普通班,一个国际班,两个班 均收纳有28名儿童普通班寝室和活动室共用一室,室内稍显拥挤国际班拥 有独立的寝室,仅单一的活动室面积就已与普通班面积相同,所以相较宽敞受 面积的局限,普通班班上各活动区相距并不远,区与区之间也没有明显的间隔 美工区和益智区因为桌子放进去后幼儿就坐不下,所以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老师 只能把桌子搬到区域外围供幼儿使用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相较国 际班,因为活动面积受限,普通班幼儿常常因为无意的身体触碰及言语干扰而发 生冲突幼儿之所以喜欢区域活动,是因为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可以找到各种自 己喜欢的材料并与之发生互动。

当材料的数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时,幼儿之间 就容易为了获得玩具而发生冲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区域中材料相关的因素 也影响着幼儿同伴冲突的发生首先,材料投放时间的长短好奇心强是幼儿的 一大特点,每当某个区新投放了某种新玩具时,幼儿总会一起围上来,询问与之 相关的事情并综合各种感官去尝试探究其中的奥秘而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这 件物品往往也会成为进入该区的幼儿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也就常常引得幼儿 之间因之而发生冲突其次,材料本身的构造某班益智区中有这样一件物品, 它是由磁铁石、表盘、算珠、印章以及单词卡构成的一个五面体玩具当两名幼 儿一起操作时,总会因为两人都想玩同一个面或者一方玩某一面的时候干扰到了 另一方的操作而发生冲突再有,材料本身传递的内容也会影响到幼儿同伴冲突 的发生不管是图书区中有关奥特曼的书籍,还是建构区中的塑料手枪,幼儿在 与之互动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起其中的内容如,把自己想象成奥特曼, 周围的同伴想象成怪兽,嚷嚷着要打怪兽又如想象自己是警察,正拿着枪要击 毙作为“小偷”的同伴等等幼儿突出的一大特点即是好模仿,这些本身带有侵 犯性内容的材料极其容易诱发幼儿的带有动作的模仿行为,导致冲突的发生。

3.2 幼儿自身原因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幼儿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协调人际关系的 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制约幼儿同伴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 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交往能力不仅存在年龄差异,受幼儿自身认知、 言语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环境的制约,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存在个体差异性社 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往往不能运用灵活的人际交往策略,这类孩子比较容易与 同伴发生冲突,冲突发生后往往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情绪与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 关系,消极的情绪会打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减弱其与同伴交往的意愿此 时,简单的一件小事也可能引发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成为其消极情绪的一种 宣泄3.3 教师管理原因教师的冲突观是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看法和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解决 幼儿同伴冲突的方式,影响着幼儿以及同伴对冲突的整体认识幼儿教师的冲突 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对同伴冲突的解决往往是权威的做决断,不 理会或强行禁止虽然暂时的停止了幼儿之间的冲突,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幼儿对冲突的事件并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也没有学到独立解决冲突的技能技巧, 那么下一次类似的同伴冲突事件发生时,幼儿的情绪会表现的很焦躁并以固有的 方式去解决。

教师依旧采用习惯的策略去处理冲突这样循环往复,幼儿并没有 学会主动的处理冲突,而更多的是采用告状求助策略教师的介入效果并不理想, 未减少冲突发生的次数,反而幼儿告状求助的事件日益增多这种恶性循环使教 师对同伴冲突越来越反感,采用的策略由原来的权威仲裁转向直接制止 有的 教师对同伴冲突的价值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但由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琐碎,教师精 力过于分散而不能及时的处理同伴冲突幼儿园中冲突事件太过频繁,教师由最 初的耐心调解转变成最后的强制控制新教师处理幼儿冲突的经验不足,老教师 忽视幼儿冲突的过程,注重冲突结果的解决,这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幼儿对冲突的 看法况且,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一般都是跟班的,从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那 么中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