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测定西红花苷-1 和栀子苷的含量作者:付建武,彭红,周玉春,黄丽芸【摘要 】 目的采用 HPLC 波长转换法测定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 -1 和栀子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BD-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ml/min,检测波长为 238 nm(0~20 min);440 nm(20~40 min) ,柱温为 30℃,采用 20 min 转换检测波长结果栀子苷在 4.52~180.8 μg 范围内, r=0.999 9,西红花苷-1 在 0.9~9.0 μg 范围内,r=0.999 7,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52%,100.76%,RSD分别为 1.10%,1.41%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高效液相法; 栀子苷; 西红花苷-1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jasminoidin and safflower glucoside-1 of Gardenia. MethodsUsing RE-HPLC with Agient Zorbax Eclipse XBD-C18 column,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a mixture of acetonitrile-water(grads elution).The flow rate was 1ml/min, and the UV detection 2wavelengths were set at 238nm(0~20 min)and 440nm(20~40 min),and the tempetature was at 30℃.The wavelength was converted at 20min.ResultsIrisflorentins of the drugs showe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peak areas in the range of 4.52~180 μg/ml and 0.9~9.0μg/ml respectively(r=0.999 9,0.999 7).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52% and 100.76%.The RSD were 1.10% and 1.41%.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stable,accurate and repeatable.Key words:HPLC ; Jasminoidin; Dafflower Glucoside-1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类(栀子苷类 )、色素类 (西红花苷类),另外还含有黄酮类(栀子素类)、有机酸酯类( 绿原酸等 )、D-甘露醇、甾醇类、三萜皂苷类、长链烷烃、醇,还含有挥发油、多糖等成分[1] 。
其中栀子苷类是栀子中环烯醚萜类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解热、利胆和轻泻作用[2] 西红花苷类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促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生, 对内皮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其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功效[3, 4] 《中国药典》2005 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geniposide)不少于 1.8%[5] ,而对西红花苷3类化合物无任何质量要求,栀子中的西红花苷类成分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实验运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多个波长下同时测定以栀子苷和西红花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极管阵列变波长法同时测定两类成分1 仪器与试药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DAD 检测器,VWD 检测器) 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栀子苷对照品(中检所,批号110749-200511);西红花苷-1 对照品( 中检所,批号 111588-200501);本实验共收集江西、浙江、湖南、广西等产地不同品种的栀子共 11 批,经鉴定为栀子 G.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 Agient Zorbax Eclipse XBD-C18(4.6 mm×250 mm,5 μm) ,流动相 :A(乙腈),B( 水) 。
0~20 min,VA∶VB=10~90;20~40 min,VA∶VB=20~40,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0 ~20 min) ;440 nm(20~40 min) ,柱温:4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2.2 波长转换点及梯度洗脱程序的考察根据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化合物的极性差异,在分段考察该两类成分梯度分离条件的基础上,优化并确定了梯度洗脱程序反复调节流动相梯度,使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各色谱峰均具有较好的分离度,确定梯度洗脱程序由于 238 nm 色谱峰集中在 0~18 min, 440 nm 色谱峰集中在 22~60 min因此,选取 20 min 为检测波长转换点,采用 HPLC 系统中的操作软件进行程序设定,使检测波长由 238 nm 变为 440 nm,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检测栀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成分的含量图 1表示的是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图谱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药材 50℃干燥 12 h,粉碎, 过 40 目筛取粉末约 0.1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 精密入甲醇- 水(50∶50)25 ml,回流提取 6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 50%甲醇补足失重,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 2 ml 置 10 ml 量瓶中,用 50%甲醇定容,摇匀,经 0.45 5μm 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制成每毫升含栀子苷20.6 μg 的溶液,得栀子苷对照品储备液,同样条件下制成每毫升含 18 μg 西红花苷-1 的溶液,得西红花苷 -1 对照品储备液分别取上述各贮备液适量,用甲醇定容,制成每毫升含栀子苷 50 μg、西红花苷-1 为 4 μg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经 0.45 μm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得到各对照品色谱图结果见图 2~42.5 方法学考察2.5.1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适量,加甲醇适量,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栀子苷:2.42,4.52,22.6,45.2,90.4,180.8 μg/ml;西红花苷-1:0.9,1.8,3.6,5.4,7.2,9.0μg/ml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 对照品,平行测定 3 次,以峰面积对对照品系列浓度进行回归,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栀子苷在 4.52~ 180.8 μg/ml 之间与峰面积线形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3.585C+3.688,r=0.999 9;西红花苷-1 在 0.9~9.0 μg/ml 之间与峰面积线形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 A=171.733 4C-621.648 2, r=0.999 7。
2.5.2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适宜浓度的栀子苷、西红花苷-l对照品溶液各 10 μl,连续测定 6 次,记录峰面积,其中栀子苷对照品峰面积的 RSD=0.21%,西红花苷-l 对照品峰面积的 RSD=0.9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2.5.3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10 μl,分别于0,1 ,2 , 4,8 ,12 h 测定,记录栀子苷、西红花苷-l 峰面积,栀子苷的 RSD=0.64% ,西红花苷-l 的 RSD=1.96%,表明供试品在12 h 内稳定2.5.4 重复性实验平行配制 6 份同批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记录栀子苷、西红花苷-l 峰面积,栀子苷的 RSD=1.93%,西红花苷-l 的 RSD=0.82%,实验的重现性良好2.5.5 加样回收率实验称取已知含量的栀子粉末(过 40 目筛)9 份,每份约 0.1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栀子苷、西红花苷-l 对照品,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栀子苷平均回收率为 99.52%,RSD 为 1.10%(n=9), 西红花苷-1平均回收率为 100.76%,RSD 为 1.41%(n=9)72.6 样品的测定及结果按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样品并对不同产地及各品种栀子中栀子苷及西红花苷-1 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1表 1 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及西红花苷-1 含量(略)栀子苷 95%置信区间为 4.20%~6.73%;西红花苷-1 的 95%置信区间为 0.12%~0.44%;结合生产实际,暂定本品含栀子苷不得少于 3.0%,西红花苷-1 不得少于 0.1%3 讨论实验分别考察了甲醇- 水和乙腈-水两种系统,发现甲醇-水梯度洗脱时,各色谱峰无法达到基线分离,峰形较差;使用乙腈-水体系梯度洗脱,可使各色谱峰达到较好的分离,峰形较好且基线平稳同时对色谱柱 Diamonsil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和Eclipse XDB-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Agilent)及依利特 C18 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进行了比较,发现色谱柱均以 Agilent 分离效果及峰形更好故本实验选用 Eclipse XDB-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Agilent)本实验采用波长转换点检测方法,即栀子苷集中在 0~18 min, 西红花苷集中在 22~60 min选取 20 min 为检测波长转换点,可以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检测栀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8成分。
且实验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稳定性可靠,此法可用于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的含量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各产地栀子苷的含量均大于药典规定量,质量较好参考文献】[1]Zhen HZ,Dong ZH,She J.Modern Study of TCM, Vol.4[M].Beijing:xue yuan Press,1998:3166.[2]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 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3]刘瑛, 古天明 , 周 红. 西红花苷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1):16. [4]何书英, 钱之玉. 西红花苷对低密度脂蛋白所致鹌鹑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1) :28.[5]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