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鸭【原文】邑①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②,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③,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④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⑤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⑥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⑦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⑧: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⑨”《聊斋志异》)【注释】①邑:县②茸(rong)生:细毛丛生③素:向来雅量:度量宽宏④征:表露,表现⑤诡:欺骗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⑥卒:最终⑦良已:完全痊愈良:真的,果然已:止,这里指病好了⑧攘:窃取⑨是以:因此解词】①大惧,无术可医(丿②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③未尝征于声色()④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答案】①大惧,无术可医(十分,非常)②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才)③未尝征于声色(不曾)④某益窘,因实告邻翁(于是,就)【译文】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
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而邻居老人向来心慈仁善,心胸宽阔,生平丢东西,从来不喜怒于色,大发脾气偷鸭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邻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警示他将来(再来偷鸭子)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一直不肯骂偷鸭人很难为情,只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才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褪去异史氏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真的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邻居老人,是在用骂的方法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