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总论篇,施拉姆的“岁月时钟” ”《人类传播史》,人类出现的100万年=24小时 一小时=41,667年 语言:21点33分 文字:23点53分 印刷术:23点59分14秒(古登堡印刷术) 视听媒介:23点59分47秒 电脑:23点59分57秒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人类传播的演进史也就是媒介(科技)发展史,媒介的发展同科技发展是互相促进的科技不断为传播提供新的物质手段,进而提升人类的传播和沟通能力同时,发达的传媒系统又不断增强人类传播的广度、深度,从而不断扩大和丰富人类思维的材料,促进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创造出更新颖的信息传播工具第一章 口语传播,一、口头传播:口头传播是以口语述说来传达思想、消息与态度的传播形态。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语言产生前 主要以身体作为媒介: 呼唤 手势 体语 感官: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原始型人际传播,语言产生后 口头传播成为人类主要传播方式以语言作为媒介:交谈 民谣 行吟诗人的说唱,语言得益于人脑和发音器官的完善.语言的起点就是人类的起点口语传播出现的意义:,使人类传播手段更为丰富 使人类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确定 使人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为快捷 使人类关系更为密切,马拉松告捷,其中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马拉松告捷” :前490年 雅典北部马拉松平原 罗马人和雅典人的战争 以少胜多 善跑士兵 菲迪皮茨 古代最著名的口头新闻传播,,井户端会议《圣经》中的通天塔,,第一章 口语传播,二、标记传播 是借助一定物体或符号为载体,传递或保存有价值信息的产播方式 实物借代 结绳记事 珠贝传令,印第安人结绳记事,第一章 口语传播,三、声光传播 指以声和光作为传递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 较之口头传播和其他形式的传播,这种传播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优势 敲击响器 号角 点燃烽火 挥动旗幡 “鼓语”,,,,,第一章 口语传播,四、图式传播 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
图式传播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表达数量,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古代音讯传播的原始化特征:,音讯数量少,分散、片面、静止、方式上不断简单地重复、呈明显的无序性和部落性 传播动机单纯,主要为觅食、防卫及满足好奇心 没有意识对抗,思想控制,人人均可以成为传播者和受众第二章 文字传播,一、文字的产生 传播的需要促成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形态: 表音文字 表意文字 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楔形文字:,,,,,第二章 文字传播,二、书写材料的改进 古埃及 纸莎草 美洲玛雅人 树皮 萨克森人 羊(兔)皮纸,,,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造纸术的西传 隋唐时期造纸术的传播途径:中国-阿拉伯帝国-西班牙-欧洲各地至14、15世纪取代羊皮纸,蔡伦,文字传播是人类进步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它标志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 它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是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 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了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和职业 原始的新闻共享变成阶级垄断一)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凯撒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
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其养子凯撒.屋大维继任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 (二)新闻信 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 私人的新闻信流行于上层社会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西塞罗留下了900多封信 另一位罗马作家小普林尼也是杰出的新闻信件者留下《通信集》10卷三)威尼斯手抄小报的兴起,10世纪末威尼斯是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1536年产生了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 1566年,“手抄新闻”内容商品行情、交通信息 16世纪时欧洲各地都有发行,德国富商福格尔家族的《富格尔商业通讯》,,第三章 印刷传播与通讯社,第一节 印刷传播的产生,一、印刷技术的发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5年左右),毕升首创胶泥活字排版印刷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二、印刷新闻的萌芽 15世纪末叶,一些记事性的小册子出现,记述近期发生的重大战役、自然灾害、节日庆典等 1482年奥格斯堡发行的《巴西探险记》三、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 16世纪末,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不定期的新闻书(Newsbook)和单页的新闻传单(Newssheet)德意志境内1502年出版过报道打败土耳其人的印刷品,并且首次使用了Zeitung(报纸)一词。
16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定期、有固定名称的新闻印刷品四、近代报纸的产生 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 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 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报纸第二节 近代报纸的发展,第二节 近代报纸的发展,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 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三、工业革命与廉价报纸 四、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五、过渡时期的报业 六、现代报业的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 (2)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 (3)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发展,,共同的规律: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辅之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压制,发展过程很慢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英国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有名的政论小册子,是资产阶级争取出版自由的锐利武器美国潘恩的政论小册子《常识》控诉了英国的血腥压迫,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法国的马拉宣称其办报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民运用自由。
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受两个因素的制约: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有专政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受挫者;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刊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原因是:(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因为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政党报刊的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
其原因是: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大增加,广告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三、工业革命和廉价报纸,,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太阳报》和过去的政论报纸有所不同首先,它把报纸降为一美分;第二,它排除了政治性议论,提供了许多群众关心、爱读的新闻和文章;第三,它把城市劳动群众作为其读者;第四,因为发行面向群众,销量猛增 越来越多的廉价报纸的出现,报纸便从政论报纸过渡到大众报纸时代廉价报纸开始走向了企业化道路,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大量的资金 廉价报纸的特点是: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广告。
四、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后,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生产发展中聚集了大量财富,而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化无产阶级为改善生存条件而开展工人运动,工人报刊随之产生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 无产阶级报刊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1)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工人报刊是伴随工人运动出现的,最初主要进行经济斗争早期的报刊是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创办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是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被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3)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该报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领导俄国工人运动中起到巨大作用1903年在俄国民工党的“二大”上,党内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所篡夺,变成孟什维克的机关报。
后创办了《真理报》,出色的开展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在无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报刊体制在苏俄建立社会主义报刊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属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报刊绝对服从各级党委的领导;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高度集中) 二战结束后,又有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报业得到很大发展仿效苏联,建立以党报为主的报业体系,所有报刊都受党委统一领导,执行党的宣传方针 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的报业结构和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都朝着多元化、商业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高潮,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广大获得了独立的国家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独立后,实行的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报业的阶级属性、政治态度各有不同, 但有其共同的特点:早期的报刊大都是殖民者创办的;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起来,推动反殖民反封建斗争的进程;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大多数获得了大的发展,但个别重新陷入了本国独裁者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