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进位加教学设计(多篇)

zh****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62KB
约93页
文档ID:327898657
进位加教学设计(多篇)_第1页
1/93

进位加教学设计(多篇)推荐第1篇:进位加教学设计 10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 23+45= 12+25= 24+55= 26+13= 41+52= 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 教授新知 1.学习例题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 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 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总结: 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35 + 37 教师边强调竖式的书写规范边列出竖式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算,应该先从个位开始算,5+7是多少?(同学答: 12)我们发现,个位上加起来的和大于10了,我们之前学的不进位加法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先看书上,看怎样通过数小棒计算这个题 同学看完后,教师加以指引和解说。

师:我们看到,5个小棒和7个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小棒我们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了两个小棒再回过头看看竖式,我们不妨将数小棒的办法挪过来,也用“捆起来”的方法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就是将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进1,然后剩下的2写在结果的个位上,这样,我们的个位就算好了现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结果,还应该加上之前进上来的那个1,也就是在数捆数的时候还应算上后来加上的那一捆这样,我们就把十位也算出来了,结果就是72 板书: 3 5 +31 7 7 2 教师解释清楚计算原理后,继而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规范书写,只要有这几 点:依然是各位对齐、加号横线缺一不可、进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点、“1”的位置应在下面那个加数的十位与个位之间 2.随堂练习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啊?为了检验大家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识,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动手计算课本1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板书: 56+37= 46+24= 29+5= 教师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计算,并在教室来回巡视,观察同学做题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师:好,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做好了,我来看看这三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教师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再次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希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仔细、认真地写,写整齐、写规范、写正确,注意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错了 教师板书作业: 练习二的 4、 7、 10、11题 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难点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会、学懂我没有急于向同学传授计算方法,而是先以数小棒为切入点,由易到难,对照分析,让同学逐渐接受新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这样,同学们明白了计算原理,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运算方法,从而记忆更加深刻,也就能更好地将新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同学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如何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如何思考、判断数学教的是方法,更是思维。

在教低年级的同学时,更要注意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篇2: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的教案 第2课时 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仔细看!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图)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 ( 1、出示37+35=,学生试算。

交流算法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 师引导思考 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 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2捆放在整捆处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重复做刚才的动作边做边问: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 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 3、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 师 :小红跟爸爸去海洋馆玩你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吗? 4、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 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35+37=72 3 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 31 7 7 2篇3: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 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热身 ① 5 9 ② 9+()=10 5+()=10 ③ 5+3= 12+6= ④ 8+2+4= 7+3+5=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本领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创建温馨教室,布置生物角,小朋友们第一天带来9盆花,第二天带来5盆花,一共有几盆花? 列式:9+5= 问:你会计算这道题吗?会算的自己轻轻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不会算的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