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方案.docx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77KB
约6页
文档ID:50862423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1/6

《《诗词五首诗词五首》》教案设计方案教案设计方案重点:① 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② 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家作品简介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 《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重点落实以下问题:1.全诗 12 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归纳:第一层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 ,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作家作品简介朗读这首诗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3. “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5.名句分析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当堂背诵 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作家作品简介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重点讨论下列问题:1.诗题叫《望岳》 ,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2.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3.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 ,指泰山之色, “了” ,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造化”两句问:“神秀” ,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5.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6.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7.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众山小” ,这说明了什么?背诵指导第二课时作家作品简介教师领读这首词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继续讨论,深化理解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2.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3.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5.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教师再次领读小结作家作品简介题解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 ,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3. “说丰年”的是谁?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 ,这意味着什么?6. “两三点雨山前” ,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倒语?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10.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设计思想以朗读带动教学,在朗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