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71KB
约12页
文档ID:490312047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_第1页
1/12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1、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限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ﻫ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一般而言,班级具有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特点ﻫ2、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夸美纽斯:1632年(17世纪)出版的《大教学论》在此书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具体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本  中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班级组织开始在全国推广普及3、班级的功能ﻫ    班级的功能是由其构造和特点决定的 (1) 社会化功能:ﻫ①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引生活目的②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的基本技能③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④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① 增进发展的功能② 满足需求的功能③ 诊断功能④ 矫正功能二、班级管理1、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目的和规定,采用一定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筹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的的组织活动过程。

ﻫ2、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1) 班级管理的功能①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效率--重要功能②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ﻫ③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2) 班级管理的目的: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筹划、有环节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主线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足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有筹划、组织、协调和控制3、 班级管理内容(1) 班级组织的建设    班级组织构造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三种:①直线式;②职能式;③直线职能式  班级组织的构造涉及:①职权构造;②角色构造;③师生关系构造;④生生关系构造    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①建立良好的班集体;②指引班级建设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①有助于教育的原则(首要原则);②目的一致的原则;③有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2) 班级制度管理(3) 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①明确教学管理的目的和任务;②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③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④指引学生学会学习(4) 班级活动管理ﻫ4、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ﻫ① 概念: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常常性活动。

②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内容: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要涉及:a. 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b. 学校根据教育目的、上级有关批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c. 班集体根据学校规定和班级实际状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③ 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a.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b. 有助于建立一种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ﻫc.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ﻫ(2)班级平行管理ﻫ① 内涵: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此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② 规定:要实行对班集体与对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入的管理,既要充足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增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3)班级民主管理ﻫ① 内涵: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对的决定和承当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积极地参与班级事物ﻫ② 规定:a.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筹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ﻫb.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等。

ﻫ(4)班级目的管理ﻫ① 内涵: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总体目的,然后转化为小组目的和个人目的,使其与班级总体目的融为一体,形成目的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的的管理措施此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成出来的ﻫ② 规定:要环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的,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目的的引导下,实行学生的自我管理5、目前国内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略ﻫ(1)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② 班级管理制度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限度较低ﻫ(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①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ﻫ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量的开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后归宿ﻫ②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可以持久的激发学生积极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保证学生的持久发展ﻫ③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均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伙,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学校组织的管理1、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互换的过程功能:(1)信息传递(2)控制(3)鼓励(4)情感交流形式:(1)正式沟通(2)非正式沟通2、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的和尺度3、 学校管理的基本措施(1)行政管理措施(2)法律措施(3)思想教育措施(4)经济措施(5)学术措施4、 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的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窗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性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二、班集体的特性 班集体必须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性:1、明确的共同目的 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2、一定的组织构造,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 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 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 班集体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 班集体巩固期的合伙群体阶段3、 班集体成熟的集体阶段五、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拟定班集体的发展目的 班集体的发展目的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种,目的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渐提高。

2、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一种得力的班集体核心非常重要,它是维护和推动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是带动全班同窗实现集体发展的核心目的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重要由平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构成5、 培养对的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接管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 作用: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 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3.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三、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四、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素质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增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五、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会与措施1. 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本)(1) 理解和研究学生的重要内容① 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的重要内容a. 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b. 班级群体的学业状况c. 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d. 班级平常行为体现② 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的重要内容a. 学生的基本状况b. 学生的社会关系c. 学生的学业和品德状况d. 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状况(2) 班主任理解学生的措施a. 分析书面材料法b. 调查法c. 观测法d. 谈话法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 协调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1)协调本班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充足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引班级团队活动(3)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4. 学习指引、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引、生活管理(1)学习指引、学习活动管理① 指引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措施② 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 指引学生制定学习筹划(2) 生活指引、生活管理① 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② 指引学生的平常交往③ 指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④ 指引学生遵纪守法⑤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5.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引课余生活6. 建立学生档案ﻫ7. 操行评估(1) 概念    操行评估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引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根据,对学生一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2) 意义①有助于协助学生对的结识自己;②有助于学生家长理解子女的综合体现③有助于科任教师理解学生(3) 原则①体现素质教育思想;②公平、客观;③增进学生发展(4) 学生操行评语的基本写法①谈心式;②描述性;③过程性;④情感性(5) 操行评估的一般环节①学生自评;②小组评议;③班主任评价;④信息反馈(6) 班主任做好操行评估应主义的几种方面① 要实事求是,抓住重要问题,评估要精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体现和发展趋势;② 要充足肯定学生的进步,并合适指出她们的局限性;③ 评语要简要、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8. 班主任工作筹划与总结9. 个别教育工作(1)做好个别学生教育一般涉及:①摸清状况,分析因素,区别看待;②热爱和尊重学生,促其转化;③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逐渐提高 ;④自我剖析,制定措施,接受监督;⑤常抓不懈,持之以恒1)先进生工作①先进生的心理特性a. 自尊心强,布满自信 b. 强烈的荣誉感 c. 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②对于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a. 严格规定,避免自满b. 不断鼓励,弥补挫折c.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d.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后进生工作①后进生的心理特性:a.不适度的自尊心 b. 学习动机不强 c. 意志力单薄②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做到:.a.关怀爱惜后进生,尊重她们的人格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10. 班会活动的组织(1) 班会的概念: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