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鲁教版 ) 必修?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要求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大气各层厚度、大气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 能够根据示意图,说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在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3) 能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大气的组成、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热状况和大气成分是各层的基本特征,大气运动和其他大气现象都与他们密切相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大气逆辐射又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而起到保温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明确大气的组成、分层与主要特征;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与方法 : 运用图表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运用相关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唤醒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地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地理观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 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 本课充分运用“设计情境- 引出问题 -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总结结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课堂展示一、 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 一) 组成及作用教师: 用多媒体展示原始大气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成分自主探究 1】1、现在地球大气以哪些成分为主, 这些成分又各有什么作用呢,( 阅读课本 35-36 页,解决问题 ) 结论: 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的组成组成作用干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结 氧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空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 对地面保温气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对地面保温- 1 -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成分还会变化吗 , 未来的大气又会是什么样呢,( 教师展示农民焚烧秸秆、工厂排放浓浓的黑烟、北极熊小心翼翼的站在浮冰之上,进退两难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 结论: 大气的成分还会发生变化。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向大气层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大气层,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体验成功】答案:C 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中( ) A.对水汽 B. 二氧化碳含量高 C. 固体杂质多 D. 臭氧含量高(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主探究 2】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成几个层次,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 2、在不同层次气温是怎样随高度变化的呢, 这种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阅读课本 36 页,完成问题 ) 结论: 图示 分层 主要特点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 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高度/? 气 有若干电离层通信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对流层 以对流运动为主气温/? 【体验成功】见新学案 37 页“自我测评” 4、5、6 题思维拓展】正常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每升高1000 米气温降低 6?下面哪幅图反映正常情况下的气温递变, 对比 A.B.C 三图有何不同 , - 2 - 高度/m 高度/m 高度/m 1200 1000 1000 1000 0 0 20 14 温度/? 14 14 20 20 A图 C 图 B 图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材料: 由试验得知,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能量,且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波长越短 ; 反之,越长。
设问: 已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为22?,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 15?. 试比较太阳、地面和大气向外辐射的波长的长短结论: 太阳辐射波长最短,大气辐射波长较长,地面辐射波长最长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一) 大气的削弱作用【自主探究 3】月球表面白天温度最高达183 ? ,而地球表面最高约50?左右,为什么呢 ,( 阅读课本 3637 页) 【思维拓展】1. 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感觉较凉爽,为什么, 2. 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在地平线以下,为什么天空是亮的, 地平面太阳 地 球- 3 - 【体验成功】两小儿辩日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结合下图分析,为什么早晨的气温比中午低中午早晨大气上界 L1 L2 S1 S2 太阳高度角与地面受热关系图( 二) 大气的保温作用【自主探究】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后,是如何在地面和大气之间传递的呢, ( 在下图画出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 太阳大气上界地面- 4 - 【体验成功】在秋冬季节的傍晚,常用燃烧秸秆制造烟幕的方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甲同学说 : “燃烧秸秆可释放热量,从而使蔬菜免遭冻害乙同学说: “人造烟幕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可对蔬菜保温 他们说的对吗 , 你认为呢 , 燃烧秸秆可释放热量从而使蔬菜免遭冻害人造烟幕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可对蔬菜保温展示你的收获】干结空气保温作用组成 水汽 作用 固体杂质地面辐射受热 大太阳 大 太概况 地 气 气面 阳 大气逆辐射过程 圈辐射 高层大气垂直 平流层 分层 对流层 削弱作用【达标练习】新学案 37 页第 8 题【质疑反思】 : 解决你的疑惑 ( 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有疑问的可此时提问,老师给予解答 ) 【课外作业】材料: 透明塑料瓶、草皮、温度计(2) 试设计一实验,模拟塑料大棚的保温作用要求: (1) 写出实验步骤 ; (2) 记录实验结果 ; (3) 对比分析塑料大棚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何异同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