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宋文鉴》选诗研究 姓名:袁佳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阎福玲 20100406 III 摘 要 《宋文鉴》是南宋吕祖谦奉孝宗之命编订的关于北宋一代的诗文总集它也 是第一个以北宋为独立、完整创作单元的诗文选本,具有雄视一代、反映北宋创 作全局的价值意义本文就其中的选诗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章主要讨论《宋文鉴》的成书及选诗部分的体例该章重点揭示了孝宗 选吕祖谦来重编《圣宋文海》的原因、 《宋文鉴》按诗体来编排诗作的创新性以 及《宋文鉴》选诗注重五言古诗的独特现象它以诗体来编排诗作较之于按题材 编排更为精准,体现了对诗体的重视 《宋文鉴》重视五言古诗与古文运动的影 响、对“以文为诗”的认可、政治教化的要求以及吕祖谦本人的好尚等因素有关 第二章分析《宋文鉴》选诗部分选录的诗人情况该章主要考察了吕祖谦选 取诗人的标准,即力求全备,重视文理与名望通过诗人所选录的诗歌数量比较 得出吕祖谦对某些诗人的偏重并通过对所选诗人的籍贯分析,指出《宋文鉴》 对诗人的选录反映了北宋文化中心的分布以及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此外, 《宋 文鉴》收录了很多不被后人重视的小诗人,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第三章通过对《宋文鉴》选诗情况的考察,揭示了吕祖谦的诗学思想吕祖 谦选诗重视诗歌的实用功能,体现出对人伦规范的推崇;重视诗歌的辞章艺术, 表现了他重道但不废文的原则;推崇平正的诗风,这既是对北宋诗歌“平淡”美 的认可,又体现了吕祖谦编诗时儒家教化的影响 《宋文鉴》选诗部分的编纂展示了吕祖谦眼中的北宋诗歌史,由此探讨其诗 学思想不仅丰富了对吕祖谦的研究, 还能进一步得出北宋诗歌在南宋初年的接受 情况 关键词:吕祖谦 宋文鉴 诗体 诗人 诗学思想 IV Abstract Song Wen Jian (appreciation of articles from Song Dynasty) is a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prose in Northen Song Dynasty composed by Lv Zuqian in Southern Dynasty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 Xiaozong. It is also the first complete collection based on a single dynasty, thus occupying a predominant status and fully reflecting that time. This thesis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f some poems and proses from the collection. Chapter one mainly centers on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genres of poems in it.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ason that why Xiaozong selects Lv Zuqian to recompose Shensong Wenhai and why uses genres to classify the creativity of the poems in Song Wen Jian and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five- character- ancient- verse. This pattern is more precision than the style by theme.The reasons are Classical Prose Movement’ s affect,the recognized of Writing Poems as Essay,political education’ s affect and LvZuqian’ s personal view.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authors of the poems in the collection. It elaborates on the norms Lv uses to select the poets 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nverstigation of the hometown of the poets of the southwar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center and also the lay out of the culture at that time. Besides, it also collects some minor poets, thus having great research value. Chapter three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It elaborates on the poetic thought of Lv Zuqian by these poems. After a peruse of the poems in it,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v emphasiz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poems and it representative the respected of ethics.The importance of rhetoric shows that Lv prefers to Literature.The poetic styles is dull and orthodox.It prove that Lv authorizes poetics of Bei Song Dynasty and he abide by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The compile of Song Wen Jian shows the poetry history of Bei Song in LvZvqian.This study will improve the research of Lv and we can see the accept of Bei Song poems in Nan Song’ s people. V Key Words: Lv Zu qian Song Wen Jian the genres of poems the authors of the poems the poetic thought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 〈宋文鉴〉选诗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引 言 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十一月,临安书坊私刻的名为江佃所编的诗文总集 《圣宋文海》传入宫廷孝宗认为该书在选材上去取差谬, “殊无伦理” ,① 遂任 命吕祖谦在其基础上重新整理修订至淳熙五年十月,成书一百五十卷孝宗赐 名《皇朝文鉴》 ,即今日之《宋文鉴》 《宋文鉴》有着详细而明确的编纂体例它收录北宋一代 314 人的 2582 篇 诗文,是编者吕祖谦按照一定的编选原则筛选而成的诗文选本,也是第一个以北 宋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创作单元的诗文选本,具有雄视一代、反映北宋创作全局的 价值意义,是南宋人对北宋诗文的一次总结。
研究《宋文鉴》具有极其重要而独特的学术史价值宋代文学的总体美学风 貌是在北宋奠定的就诗歌史而言,北宋欧阳修发起的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宋诗 的发展方向,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诗坛大家给后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本的 创作方式,尤其是黄庭坚开创的江西诗派,其影响贯穿了整个南宋时期 《宋文 鉴》以北宋诗文作为整体的选录对象,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准确地把握北宋诗文 的原初面目另外, 《宋文鉴》的遴选由南宋人完成,在选录的过程中,实际上 渗透了南宋人对于北宋诗文的评价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宋文鉴》还可 以看出南宋人心目中的北宋诗文状貌,从而透视南宋人的诗学思想与文学观念 目前学界对《宋文鉴》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版本源流的研究金开诚、葛兆光《历代诗文要籍详解》[1]介绍了《宋 文鉴》的刻本,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嘉泰四年(1204)新安郡守 沈有开及郡博士袁某得吕氏家本,经与建宁书坊刻本对勘而刻于郡斋的“嘉泰 本” 另一个系统是明代天顺年间严州太守邵龄据一个宋本重刻的“严州本” 张 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2]中有一节专门介绍《宋文鉴》的版本源流金开 诚、葛兆光主要是通过《宋文鉴》收录文章的比较来研究“嘉泰本”和“严州本” 的区别。
张智华重点在于讲述宋沈有开本系统与宋庆元六年太平府学本系统的各 自流变情况 二是对于《宋文鉴》成书过程的研究马茂军《 〈宋文鉴〉与〈宋文海〉 》[3] ① (宋)吕祖谦著,齐治平点校《宋文鉴》 ,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2117 页 2 对《宋文鉴》的成书来源作了详细的推理及论证作者还根据材料论证了《宋文 海》到《宋文鉴》的演变过程,并指出了二书在门类及收录作品上的不同陈广 胜《吕祖谦与〈宋文鉴〉 》 [4]述及《宋文鉴》源于吕祖谦奉孝宗之命重新编订《圣 宋文海》及曲折的成书乃至删改过程,还对《宋文鉴》中的门类进行了介绍值 得一提的是, 该文作者通过论证得出现在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并非是经过崔敦 诗的删改本,而更可能是吕祖谦的初选本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 [5]第四章 介绍了《皇朝文鉴》的编选缘起及成书过程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根 据详尽丰富的材料详细介绍了《宋文鉴》的成书过程,并列出了朱熹、叶适等人 对《宋文鉴》的评价总之,目前学界在对《宋文鉴》的成书过程方面,已研究 得颇为详尽 三是对《宋文鉴》反映吕祖谦编选思想的研究 陈广胜 《吕祖谦与 〈宋文鉴〉 》 提到了吕祖谦的编选标准不一,或以时代,或以作者,或以作品,但总的原则只 有一个,即“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 。
文章还指出了《宋文鉴》的编选反映了吕 祖谦重“义理” 、 “多识蓄德”的学术思想以及关心劳动人民疾苦、巩固封建统治 秩序的政治思想,还有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的文学思想杜海军《吕 祖谦文学研究》第四章详细讨论了《皇朝文鉴》的整理及其对宋代文学的贡献, 并通过对其分类的研究以及与 《文选》 的比较总结出了编辑思想, 一是有补于道, 二是重视文采孙犁《读〈宋文鉴〉记》[6]论述了周必大为《宋文鉴》作的序中 所持的衡选标准以及吕祖谦的选文主张谭钟琪的硕士论文《吕祖谦文学研究》 [7]第三章第二节“ 《宋文鉴》和文体理论” 探讨了《宋文鉴》中的文体论,认为 这六十一门文体的分类,是对萧统《文选》的继承和发展,而以文为本的选录标 准,是对《文选》的继承,发展则体现为门类划分得更为详细以及吕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