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塑料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特点

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43KB
约11页
文档ID:346964182

塑料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特点一、 塑料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特点2016年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塑料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塑料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普及十四五期间,全球创新格局和产业变革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制造业进入智能转型期,倒逼塑料加工业发展,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塑料制品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吹塑和吹膜等工艺技术,不同厂商之间工艺流程大致相同技术特点和先进程度主要取决于模具的精密程度、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注塑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原材料的选择与搭配决定了塑料制品的品质,体现了不同厂商之间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精密塑料产品的生产对技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在产品开发、模具设计、模具生产等环节需要大量应用快速成型技术、高速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金属材料、化工材料、气体科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每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高低将对产品品质构成直接影响在我国塑料产品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的大背景下,生产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及竞争力明显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整体来看,国内塑料制品行业水平,在中高端原材料、助剂和高端加工装备等方面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异,进口依赖较为严重。

近年来,国内塑料制品行业加工工艺已较为成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塑料制品生产及消费大国,中低端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下游行业的需求,部分领域或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二、 塑料制品行业供需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塑料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产品门类多,产业关联度强,市场容量大塑料加工业既是为工业、农业、水利、交通运输、航天航空、信息、建筑、包装、食品、医疗等各行各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制造业,也是提供日常消费品的基本生活资料民生产业随着加工水平与材料特性的演进,塑料加工业已成为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是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当今,塑料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与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中的四大基础材料,是支撑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新型材料之一全球人均塑料消费量自2015年的43.63kg增至2020年的46.60kg,预计2020-2050年以2%的复合增速增至84.37kg。

总体上,人均塑料消费量和总量均呈现扩大趋势,驱动上游的塑料机械持续增长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表观消费量在8000万吨左右,塑料制品的表观消费量在6000万吨附近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小幅波动2021年塑料制品产量8004万吨,同比增长5.9%我国塑料制品产量持续增长,相关的企业数量也逐年递增2016年塑料制品相关企业注册量23.10万家,2019年逼近50万家,2021年新增塑料制品相关企业110.75万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业/存续塑料制品相关企业注册量435.72万家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随着光伏电池以及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对PVB树脂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导致PVA在PVB行业的用量大幅增加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既针对多个行业提出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用品管制要求,也提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和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等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时隔一年后,这部新规已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各地也纷纷推出地方版限塑措施,专项整治工作逐步推进,新旧塑料产业迎来升级挑战。

新版限塑令实施以来,可降解塑料制品成为市场新宠,相关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密集布局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超过8000万吨,有人提出,假设其中有20%的市场被可降解塑料替代,那么对应的市场规模与现在相比具备百倍增长空间,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时代但与此同时,可降解塑料行业规模仍然小而散,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三、 我国塑料行业逐渐成熟我国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12963家增加到2017年的15,350家,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期,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5,583.74亿元增长至22,808.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3%2017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808亿元,同比增长6.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3个百分点其中,总量最大的是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主营业务收入5045亿元,占22.12%,其次是其他塑料制品制造,主营业务收入4180亿元,占18.33%增速最高的是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增幅为10.57%增长率较高的行业还有塑料薄膜制造、日用塑料制造、塑料零件制造,增幅分别为9.96%、9.84%、8.43%;增速最低的是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主营业务收入1073亿元,增幅为-4.11%。

2018年1-5月,全国塑料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1.54亿元,同比增长7.26%;其中:塑料薄膜制造主营业务收入326.55亿元,同比增长5.36%;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主营业务收入561.85亿元,同比增长14.56%;塑料丝、绳及编织品的制造主营业务收入149.7亿元,同比增长2.2%;日用塑料制品制造主营业务收入189.46亿元,同比下降4.65%2017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累计完成产量7515.54万吨,同比增长3.44%,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78个百分点从塑料制品分类看,塑料薄膜产品产量最高,产量1454万吨,占19.35%;泡沫塑料产品增速最高,产量278.65万吨,同比增长7.84%;其次是日用塑料制品,产量665.14万吨,同比增长5.8%产量增速最低的是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增幅仅为1.34%2018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塑料制品产量累计为3158.3万吨,同比增长1.6%四、 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十四五期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会成为一个重要主题,推动以塑料、注塑制品生产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会是重中之重,这是全社会衣食住行的保障,也是发展其他工业制造业的基础。

一)原材料和改性材料功能化绿色化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不断落实,塑料的绿色生产和加工技术显得越来越受重视,如绿色添加剂、绿色阻燃剂、绿色增塑剂等的研究和推广使用越来越多同时来源广泛、绿色低碳、容易降解、便于回收的生物基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将会广泛用于包装、餐具、家居、文具、母婴产品、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尽管国内外PLA的规划产线、产能和产量不断创新高,但仍旧比不了下游市场的增长速度,原料及改性料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注塑装备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节能化近年来行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以注塑机的大型两板式、全电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如绿色智能大型纯二板式塑料注射成型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打破德国和日本的垄断;固体废弃高分子材料处理系统,降低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以终端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集成化智能生产系统,实现注塑成型智能无人化生产线三)产品设计轻量化简洁化一体化注塑制品领域很多与家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小家电领域这类产品种类多,需求量大,更新换代频繁,个性化、定制化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相对薄,为了尽可能压缩成本,提倡低碳绿色生活,产品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往往越做越轻便,减少金属和塑料的使用量,从结构设计和模具制造环节都已经开始体现。

同时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化需求,工厂里的很多生产环节都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但产品装配线依旧依赖大量人力,不利于提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解决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有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注塑件标准化、统一化、简洁化、甚至是一体化成型,减少打孔和螺丝等使用,从而简化装配步骤四)生产管理和决策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注塑企业提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降本(原材料采购成本、库存成本、人员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服务成本等)、增效(生产效率、沟通效率、协同效率等),正是传统制造业推行智能制造,做好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的,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中站稳脚跟,重塑发展动力和优势的重要法宝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注塑企业将会逐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型制造模式,实现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重构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化集群化生态化在注塑产业领域需要不断突破的有高性能原材料的合成技术、生产技术、改性技术,塑机装备和配件的软硬件技术,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软件技术等通过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发文来看,创新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创新的主体和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除了一些传统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还会出现各种创新中心、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共同体、产业发展联合体等,同时借助网络化和软件化加速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平台化、协同化丰富创新的主体,充分博采众长,共创共享。

同时产业的发展从传统的集聚区会逐渐朝向集群化发展,广大中小注塑企业依靠集群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建设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真正形成中国特色和优势未来的协同不仅仅限于企业内各部门的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还会有个人与平台的协同,企业与平台的协同,平台之间的协同同时企业单打独斗的模式将会越走越远,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态合作伙伴,企业发展也会走生态化或者融入生态圈五、 塑料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现代工业以专业分工和经济全球化实现工业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在此背景下,终端产品制造商根据产业分工将产品零件的研发和生产向上游产业链分发,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同时,专业分工也在保证产品零件供应质量和稳定的前提下,促进产品多样化的发展,为上游注塑件制造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21年中国注塑制品产量达3072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77万吨,同比增长6.1%,预计2022年中国注塑制品产量将达到3210万吨作为塑料加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注塑行业既为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等提供制品,也是整个塑料加工业最基础的生产方式有理由相信,注塑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一方面,汽车、家电及电子电气作为注塑最大的传统应用领域,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家电市场总体稳中有进,成为注塑产品最主要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注塑行业新的市场空间正在不断打开,2021年中国注塑制品需求量达2577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47.0万吨,同比增长6.0%,预计2022年中国注塑制品需求量将达到2691万吨塑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易成型加工并可重复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3C产品医疗器械、包装、航天航空等领域,是与金属、木材水泥并重的四大结构材料之一在建设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塑料作为节约资源的重要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产业中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如生物塑料在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领域的应用,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新型特种复合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铁动车、海洋工程、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应用近年来注塑件应用领域持续扩大,为注塑行业景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下游领域的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注塑制品市场规模逐年攀升,2021年中国注塑制品市场规模达5463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38.0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2022年中国注塑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624亿元。

六、 塑料制品行业区域分布现状从区域占比来看,2020年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占比达47.8%,华南地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