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南岛的形成:一边漂一边转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57KB
约9页
文档ID:443664150
海南岛的形成:一边漂一边转_第1页
1/9

海南岛的形成:一边漂 一边转旋转漂移着的海南岛根据研究模拟绘制的海南岛 复原图 地质专家梁光河认为,海南岛是 6500 万年前开始从中 国北部湾 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海南岛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 转了约 150 度达到 现在的位置,目前仍在左旋并向东南漂移 中 海南岛是镶嵌在我国南 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已意识到海南岛的地质 特征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性,有可能是从大陆分离出去,但苦于没有确凿 的 证据,以证实到底是从哪里分离出去的?何时分离出去的? 分离的 动力机制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博士梁光河经过 长期研究,找到了 8 大科学证据,包 括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地层、 构造带、主要断层、火成岩分布、成矿带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根据这 些证据,梁光河认为,海南岛是 6500 万年前开始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 转漂移出去的,海南岛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约 150 度达到现在的 位置,目前仍在左旋并向东南漂移中 “刮蹭出来的海南岛” “海南 岛和北部湾存在必然的连续性 ”梁 光河说,驱动海南岛分离漂移的 动力机制是大陆漂移据了解,现代大地构造发展的三部曲是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 和板块构造三个假说,这三个假说都存在动力机制的问题。

由于有诸多地质现象用海底扩张假说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由 此诞生了地幔柱 (羽 )等假说 梁光河研究结果表明,海 南岛的漂移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俯冲及东南亚 地块的逃逸 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对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据悉,梁光河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权威刊物《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SINICA 》,同时他在中国 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年会上进行了相关报 告 “海南 岛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出去是齿轮驱动模式 ”梁光河 认 为,其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向中国强烈挤压,遇到峨眉山地 幔柱后 (峨眉山地幔柱类似一个根基很深的钉子 ),生成向南 东的切向力, 同时由于菲律宾板块向中国东南部施加北西向 的力使得东南亚地块 (包括越南、 老挝、泰国、 柬埔寨等国 ) 被从中国的西南地区挤出, 挤出方向是东南向,同时伴随着 右旋在这里我们把东南亚地块(也 称印支地块 )看作 是一个大齿轮,其总体是向东南方向漂移并伴随右 旋 ”他 表示,海南岛原来就位于中国的北部湾 (目前的广西省南部 海 域 ),在这个强大的印支地块驱动下, 脱离了原来的位置, 好 像 一个小的齿轮,被大齿轮咬合并驱动着,向东南方向漂移 同时伴随着左 旋,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这个印支地块在被挤 出的同时也在中国的 北部湾刮了一下,刮蹭出来了海南岛地 块'。

大板块相撞,小岛变齿 轮 读过中学地理的人 都还记得,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因为印度板块与亚 欧板块相撞 而形成的 其实, 这次相撞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 横断 山脉, 也形成了海南岛 “海南岛的形成和全球性的构造运动 历史密 切相关梁光河说,1975-1976年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Paul Tapponnier 教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用胶 泥模拟成相对软的欧亚 大陆,而用钢块模拟印度板块,结果 实验重现了欧亚大陆在向北漂移的 相对刚性的印度大陆板 块挤压下,亚洲大陆逐渐裂解,分成断块向东或 东南方依次 逃逸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于约 5 千万年前 梁 光河介绍说,碰撞后力学强度较小的亚洲大陆挤压缩短了近1500公里, 形成了厚度近乎是正常大陆地壳两倍的青藏 高原增厚地壳 当青藏高 原隆起到一定的海拔高度 (山峰 7-8千米高 )后,此时地壳物质向东 (太平洋方向 )侧向运动, 离开青藏高原地壳以便为印度板块的前进 腾出空间 东 南亚地块 (中国滇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 ) 被挤出时间大约开始于两千四百万年前东南亚地块现在大致是南北向 的,而以前接近东西向, 横在印度板块向北前进的道路上。

随着印度 板块继续向北推动,整个东南亚地块像一个抽屉一 样一边往外抽, 一 边还作顺时针旋转, 最终到了现在的位置 “东南亚地块向东南方向 漂移并伴随右旋,就像一个大齿 轮,带动海南岛这个小齿轮旋转 ” 他介绍说,这种运动的结论从古地磁学上也得到了佐证:从印支地块不 同构造带中 获得的中生代古地磁数据说明东南亚地块过去两千多万年 以来,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南滑移了 1200千米左右,同时伴随着 15度 左右的顺时针旋转 “海南岛好像一个小齿轮,随 着东南亚地块的逃 逸,海南岛这个小齿轮被大齿轮咬合带动从北部湾分离并旋转到目前的 位置,而且目前仍在旋转 ” 复原后山脉、断裂带吻合梁光河几年前 就注意到,海南岛在外形上与北部湾的形状有相似之处,因此他一直在 思索 如何找到海南岛的最初位置并将其复原后来,他到老挝的 钾盐 矿进行勘查,逐步探讨了东南亚地块的运动方式,最后才有了一个完整 思路他发现,将海南岛旋转 150 度并向上 移动到北部湾后,海南岛 可以复原到其原始位置,而且从地 理特征上与北部湾吻合良好 “三 亚市复原后位于目前的防城港市附近,海口市位于目前的昌江县附近 这种复 原不单是从外形上能吻合良好,从中国的主要山脉分布上也 可 以看出复原后吻合良好。

海南著名的五指山脉在复原后其走向与广西云 开大山西部的一个山脉走向基本吻合 不 仅如此,复原后地质层位、 断层和岩浆岩都能吻合得很好在海南岛上,有一个最为著名的王五 - 文教的断裂带, 这个断 裂与湛江东部的一个断裂带衔接另一个是位 于乐东附近的志留纪地层,在广西北部湾也同时存在经过位置复原后, 位于海南岛和大陆方向上的 3 个断层走向、位置吻合非常好,志留纪 地层也准确对应,而且岩浆岩对应也非常好 “一个 山脉或者断裂带 吻合也许是巧合,但是这么多吻合,按照两 条线固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以基本确定海南岛与北部湾的过去的相对 位置 ” 油气钻探发现海南岛小齿轮 “如 果海南岛真的是从北部湾 左旋 150 度到达当前位置,应该在北部湾盆地有详细记载 ”梁光河 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西部分公司在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做了 大量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并有数百口石油钻探资料控制,资料极为翔实 可靠他介绍说,从地震勘探剖面的构造演化史恢复可以看出,从 6500 万年前开始,海南岛已经开始脱离华南, 4 千万 年到两千四百万年期 间,大规模快速旋转,之后慢速运动他介绍说,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 盆地发育了一个大型中央峡谷体系,其西部的莺歌海盆地也存在同样的 中央峡谷体系,这是一种剪切断裂体系。

加上琼州海峡以及这个海峡中 的深 海槽,这都表明存在一个围绕海南岛的深切割峡谷体系只 有东 部还没有切割开,原因很简单因为海南岛只旋转了 150 度,只有旋转 180 度的时候才能切割整个外围一整圈 “雷州半岛为什么是弯的?”梁光河解释说,海南岛 6500万年前从北部湾分离左旋 150度到达当前 位置,在旋转漂移 过程中边缘始终滚动在雷州半岛上,在旋转过程中将 该半岛 压弯了 “周边的盆地演化都支持海南岛成因模式,证 据还包 括GPS、重力异常、古生物等等资料他介绍说,还有其他证据包 括:琼东南中央凹陷带油气钻探结果证明, 其中沉积物来源于红河冲积 物; GPS观测证实,海南岛目前 仍然在向东南漂移并伴随左旋;海南三亚落笔洞存在华南虎 和亚洲象遗迹, 说明海南岛曾经和大陆相连,因为一个孤立 的岛屿不可能进化出这些大 型动物;此外,从大英百科全书 中关于中国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如 果将海南岛复原到原 来位置,海南岛南部的黎族 (傣族的一支 )与云 南和广西的傣 族分布范围完全连接 “如果说人口分布具有迁徙和流 动性,黎族是由大陆迁徙来的,那么为什么古黎族人不定居 在距离大陆 更近的海南岛北部?”他认为,古人类划小木船 走到海南岛南部,要比 在北部登陆难多了,因为在海上需要 多漂很多天才能到达。

海南岛是怎样形成的,历来有不同的声音 一个权 威的说法是: 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 6500万年前, 由于在北部发生断陷形成 琼州海峡, 与大陆分离, 屹立南海, 成为我国第二大岛,但一直没有 确凿的证据 要探讨海南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弄清琼州海峡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海南岛的 形成,有不同的说法权威的说法是:海南岛 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 6500 万年前,由于在北部发生断陷 形成琼州海峡,与大陆分离,屹立南海, 成为我国第二大岛 “在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海南岛的地质 特征与中国大陆有相似性,有可能应该是从大陆分离出去 的, 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梁光河说,海南岛是镶嵌在我国 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关于 海南岛的研究文献达数千篇之多 地质 学界普遍认为,海南岛古代是与雷州半岛连接的,后来因为断裂或者海 水水 位上涨等原因,才与大陆分离的因此,要探讨海南岛的形 成 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搞清楚琼州海峡是如何形成的现在,我们一起看下咱们的地球上,还有哪些岛屿、陆 地和咱们 的小岛一样在漂移中呢 !N01 俄小岛漂流出境恐引发跨国纠纷据中国日报报道,俄罗斯和 邻国爱沙尼亚边境纳尔瓦水库内一个大约 4 公顷的俄罗斯小岛,在河 水和大风的推动之下, 竟顺水漂流 “叛 逃”到了邻国爱沙尼亚境内。

俄方小岛的“入侵” , 令爱沙尼亚政府深感震惊但另一方面,俄罗 斯方面却认为自己无端损失了一块国土,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据 悉,围绕这个“漂流孤岛”的归属问题,俄罗斯和爱沙尼亚 之间很 可能将陷入一场意想不到的“领土纠纷” 据报道,这一奇事发生在 位于俄罗斯和邻国爱沙尼亚天然国界纳尔瓦河上的纳尔瓦水库随着夏 季来临,持续的大雨让纳尔 瓦水库近来水位大涨 6 月初,纳尔瓦水 库属于俄罗斯境内的一个较大岛屿在河水冲刷之下发生了分裂现象,其 中一块面积约为 4 公顷的土地“脱离”大岛,形成了一个覆盖着大 片 森林并不断漂移的小岛当它最终在 6 月 19 日漂流到爱沙尼亚境内 的河岸边时,爱沙尼亚当局却感到非常错 愕,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理才好俄罗斯边防警察也非常头痛,表示他 们绝对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此间媒体认为,围绕这个“漂流孤岛” 的归属问题,俄罗斯和爱沙尼亚 可能会陷入一场“领土纠纷” 但专 家认为,小岛有可能被河道水流冲毁,从而让潜在的“跨国纠纷”迎刃 而解,目前更让人担心的倒是,这个小岛会损毁爱沙尼亚河岸的建筑物, 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N02 神秘“漂移岛”泉州 城外鲤鱼岛 这座 位于泉州城东乌屿外江面上的岛,黑夜 降临后会传出龙吟般的咆哮声, 逢雷雨天气还会 “活” 过来, 缓慢漂移 “鲤鱼岛” 鲤鱼岛 (杨屿 岛 )位于现在的金 屿、凤屿两个社区外约半海里的江面上,因为岛屿太小,在一般的地图 上没有标识,仅在专业的海洋地图上可以寻获。

金屿、凤屿原来有同一 村名为乌屿, 1961 年规划成金屿、凤屿二个大队,沿用至今金屿、 凤屿社区的东边是洛阳江畔,西靠安吉路,北接万安开发区,距洛阳古 桥 2 公里,距离中 心市区约 6 公里,风景秀丽宜人,是旅游休闲垂钓的胜地 (地理中 国 ) N03 马尔代夫拟建人造漂浮岛屿 马尔代 夫有“人间天堂”美誉,然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 国面临“消失”的危险为应对危机,马尔代夫政府联手荷兰企业筹划 建造一组人工漂浮岛,俨然是打造马尔代夫第二代,被网友戏称为“马 尔二代夫” 马尔代夫群岛位于印度洋,由 1192 个珊瑚岛、 26 组 自然环礁组成 群岛海域范围 9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5 米,属全球海拔 最低受 海平面升高影响,马尔代夫群岛可能在 50年后消失马尔代夫政府与 两家荷兰企业合作,筹划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浮岛群,试图化解生 存危机 “水演播室”公司 设计浮岛,“荷兰码头国际”公司负责建 造浮岛N04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