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种植指导书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也是欧、美国家的大宗蔬菜生菜传入我国的历史较悠久,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两广地区栽培较多,特别是台湾种植尤为普遍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莱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一: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征(1) 根生菜属直根性蔬菜,根系浅,须根发达,侧根再生能力强,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下20-30cm左右的土层内,主根深21〜24cm主根的吸收能力较弱,侧根的生长也较弱,经过育苗移栽或中耕,可产生大量须根茎生菜的茎为缩短茎,在营养生长时期,随着植株的旺盛生长而缓慢伸长、加粗;茎端花芽分化后,随着生殖生长的加强,也继续伸长、加粗,抽薹后期形成肉质茎2) 叶生菜叶片互生,密集于缩短茎上,为莲座叶,叶片平滑或有皱缩,叶全缘或有缺刻,有披针形、椭圆形、侧卵形等,叶色也因不同的品种而呈深绿、浅绿、黄绿、紫红和淡紫等颜色外叶开展,心叶松散,结球莴苣在莲座叶形成后,心叶内卷结成叶球叶球有圆球形、扁圆球形、圆锥形、圆筒形等形状3) 花花为头状花序,黄色或白色,一花序上有花20朵左右,子房单室,为自花授粉,有少数异花授粉4) 果实为瘦果,呈灰黑、黄褐等颜色,在开花后15天左右成熟,生产上所用的种子,即为这种植物学上的果实。
它成熟后顶部生长伞状细毛即冠毛,能借风传播,结球莴苣种子的千粒重为8〜12克,而散叶品种种子的千粒重为0.8〜1.2克种子成熟后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期,贮藏一年后,种子的发芽率可以提高2、生长发育周期生菜的生育周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1) 营养生长包括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及产品器官形成期(也叫结球期)各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栽培季节不同而异① 发芽期从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初现为发芽期其临界形态特征为"破心",需8〜10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C,发芽的适温为15〜20T,低于15°C时发芽整齐度较差,高于25°C时因种皮吸水受阻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30C以上发芽受阻有些生菜品种的种子在光下发芽较快,各种光质的作用不同,红光促进发芽,而蓝光则抑制发芽幼苗期从"破心"至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为幼苗期,其临界形态标志为”团棵",每叶环有5〜8枚叶片该期需20〜25天,生长适温为16〜20C发棵期又称莲座期、开盘期,从"团棵"至第二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为发棵期结球莴苣心叶开始卷抱,需15〜30天,生长适温为18〜22C散叶萬苣无此期② 产品器官形成期此期内,结球莴苣从卷心到叶球成熟;而散叶莴苣则以齐顶为成熟标志,需20-30天,温度要求17-18C,根系生长需15-20C。
2) 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后,从抽薹开花到果实成熟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期约需15天开花后15天左右瘦果即成熟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菜是半耐寒性的蔬菜,性喜温和、凉爽的气候,既不耐热又不耐寒几种类型的生菜中,以结球生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最严格,故此以介绍结球生菜为主1) 温度生菜是半耐寒的蔬菜,喜欢冷凉,忌高温种子在4C以上时开始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C,温度在15C以下发芽的整齐度较差,30C以上时发芽受阻多数品种的种子有休眠期,在咼温季节播种时,播前需进行种子低温处理,可在5〜18°C条件下浸种和催芽,或用0.1-0.2%赤霉素浸种3-4小时,都可促进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0C,结球萬苣外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3C,结球期的适温为17〜18C,25C以上时不易形成叶球或因叶球内温度过高而引起心叶坏死腐烂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C,低温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根部运输开花结实期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在22〜29C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从开花到种子成熟所需要的天数愈少2) 光照生菜属长日照作物,要求光照充足,才能生长健壮,叶片肥厚;长期阴雨寡照,遮荫密闭,影响生长发育但结球萬苣的生长需要中等的光照强度,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其生长均不利。
水分生菜对水分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栽培上必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莲座期要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生长3) 土壤营养生菜根系浅,须根发达,因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左右生菜对土壤营养的要求较高,其中对氮素的要求尤为重要在任何时期,缺氮都会抑制生菜叶片的分化,使叶数减少,尤其在幼苗期,缺氮对其影响更明显,幼苗期缺氮不仅叶数小而且植株小,低产,叶色暗绿,生长势衰退各个生长期对氮、磷、钾的施用要恰当NPK吸收比为2:1:4二:品种选择(一) 射手101:结球紧实,品质好,产量高二)厂家自定,品种特性未知三:种植方式露地或地膜覆盖种植四:茬口选择水稻、十字花科、茄果类、瓜类等茬五:整地施基肥(一)基肥用量及施用方法:1、北方基地(长春、平谷、瓦房店、张北、宝坻、马栏、高密):每亩用量超大生物有机肥100kg,过磷酸钙30-40kg,复合肥20kg,钾镁肥40kg2、长江流域(扬州、无锡、武汉、南京、临海):每亩用量超大生物有机肥100kg,过磷酸钙30kg,复合肥20kg,钾镁肥30kg3、福建省内基地(含高州):每亩用量超大生物有机肥75-100kg,钙镁磷肥30-40kg,复合肥20kg,钾镁肥40kg。
施肥时如用拖拉机犁地可在犁前撒施,施后旋耕牛犁时采用开沟条施,沟深20-25cm宽15cm,将超大肥与磷肥撒在沟内,钾镁肥、复合肥撒施,施肥时撒施与条施相结合,要求达到均匀一致二)整地1、犁耙地要求:深耕30cm耙碎,达到土壤疏松,细碎2、做畦:畦包沟宽1.1m,高0.3m(北方:0.25m),畦面平整细碎形如龟背形3、盖地膜:冬春覆盖白色地膜,夏秋覆盖黑色地膜六:育苗(一)准备工作:1、苗床准备:选择排灌方便,遮荫、保温、防雨等设施齐全的大棚作为育苗棚,苗床畦宽1.3米,高25cm沟宽50cm畦面踏实2、穴盘:采用128孔穴盘育苗,旧穴盘使用前要消毒,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喷雾或浸泡处理3、基质准备和消毒:a基质的配臵:育苗前一个月左右准备好基质,使用草炭、蛭石2:1的配比,每立方基质加超大肥10kg、钙镁磷5kg、钾镁肥5kgb基质消毒:混配好的基质每立方加50%畐镁双wp200g拌(或800倍浇施),拌均匀备用c装盘、压制播种孔:将基质装入穴盘,盘面拉平,深浅一致装满基质的穴盘叠放4-5层,然后叠一层空穴盘,压制播种穴,掌握好力度,深度,防止深浅不一致将装满基质、压制好播种穴的穴盘排放到苗床。
二)种子处理1、芽率检测:种子到后进行芽率、芽势抽检抽检方法:随机抽取100粒种子进行芽率、芽势测试,首先清水浸种3-4小时捞出甩干后用湿布包好臵于5—10C环境中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温保湿并每天记录发芽粒数及芽势情况,4-5天后统计种子芽率、芽势,并针对性合理安排播种量2、药剂拌种:a用种子量1%的丰灵拌种b种衣剂:包衣种子可不做处理三)播种1、播种时间:详见种植计划2、播种量:生菜的种子细小,一般亩用量25克深度0.6cm,每穴播一粒种子,播后覆盖基质(营养土),与穴盘持平即可3、浇水:播种后浇透水,保证浇足底水4、覆盖:低温季节育苗,播种后苗盘覆盖白色地膜、苗畦加盖小拱棚等保温措施进行保温、保湿;高温季节,苗床浇足水,播种后须用稻草覆盖,如有遮阳网,则搭棚遮荫更理想待60%一70%的幼苗出土,须及时揭去麦草,但仍需遮阴,以防高温下幼苗被晒死5、标识:播种后必须做好标识,内容包括:品种、名称、播期、数量、预计定植时间四)苗床管理:1、努力创造适宜它生长的环境,具体操作可能参照《育苗操作技术标准》2、壮苗标准:具有3-4片真叶,子叶完好、叶色浓绿、茎叶健壮、无病虫危害、根系发达,根盘松散率低。
七:定植(一)苗龄:夏秋季苗龄控制在20-25天,冬春季30-40天二)定植方法、密度:株行距30x35cm每畦定植2行,定植深度为4-5cm左右,不盖住子叶为宜,苗坨覆土1cm左右,要求深浅一致,保持行向直,株距标准三)定植水:定植后随即浇足定根水,定根水中加入800倍50%福镁双定植后若土壤墒情差,于当天或第二天灌大水一次并保水2-3小时充分浸透畦土,以提高苗成活率及缓苗四)注意事项:定植时将大小苗进行分开种植,便与田间管理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定植后发现缺苗、死苗现象,及时补苗八:田间管理(一)养分管理:1、提苗肥:定植后5-7天,每亩用尿素5kg,兑水溶解稀释后根旁浇施注:北方基地可不施此肥)2、莲座期:根据植株长势每亩追施复合肥15kg3、结球期:根据植株长势每亩用硫酸钾复合肥20-25kg株间穴施二)水分管理:1、缓苗后:缓苗后结合追肥浇适量水2、莲座期:进行适当蹲苗,促进根系生长3、结球期:开始包心后要均匀灌水,保持土壤湿润4、排水:生育期内防止田间积水,灌水后及时排掉沟内积水大雨后及时排涝三)中耕松土除草:生长期及时防治田间杂草,露地定植生长前期松土除草2-3次,结合中耕向根部培土。
覆盖地膜种植,及时锄去畦沟杂草九:病虫害防治1、猝倒、立枯病:98赠霉灵3000倍、72.2%普力克500倍喷雾2、霜霉病:75%f菌清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3、菌核病:50卅卜海因1000倍、50%速克灵1000倍喷雾4、病毒病:0.15%百禾丹1000倍、1.5%植病灵800倍、2%子普800倍喷雾5、软腐病:77刑杀得1000倍、47%W瑞农800倍,丰灵500倍,72%fc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喷雾6、蚜虫:10%比虫啉1500倍、70%艾美乐20000倍喷雾7、斑潜蝇:50%潜克4000倍、1%力虫晶1500倍喷雾8夜蛾类:5%卬太保1500倍、0.6%清源保600倍喷雾9、综合防治:一、病害:①水旱轮作换茬②选用抗病品种③适时适地栽苗④培育壮苗⑤喷施送嫁药⑥严禁向根茎部浇肥水⑦浇定根水带药二、虫害:①频振黑光灯②性诱剂;③毒饵;④黄板诱杀;⑤驱避剂;⑥清除杂草等寄主、降低虫口基数十:采收分级(—一)米收方法:米收必须避开高温时期,应尽量在早晚进行;米收时下刀要准、稳(二)装筐:装筐摆放时采用球对球,茎对茎交错摆放的方法(可较好防止相互摩擦造成的机械损伤),装好后覆盖叶片并尽快运回冷库进行保鲜。
三)胶筐装运并标识采收人和采收日期四)注意事项:采收及装运过程防止机械损伤五)分级1A级(1)结球紧实,无暴裂,无抽苔;(2)留3-4片青叶,色泽良好;(3)叶片无疵点、病斑、虫害,茎部无空心3) (4)大小规格大株重500-600g中株重400-500g小株重小于400g(1)结球较紧实,无暴裂,无抽苔;(2)留3-4片青叶,色泽良好;叶片充许有少许疵点、病斑、虫害,茎部无空心3C级(1)无严重的暴裂;(2)无严重的病斑、虫害及抽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