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陈培峰培峰l为什么人们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l为什么人们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l为什么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围观的人越多,越没有人出来帮助?l为什么你觉得有时候自己身不由己?l水涨船高、人抬人高是什么道理?l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我们如何创造和改变环境,又如何受环境的影响l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了解我们的行为,更好地和环境互动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和参考书目l教材lDavid G. Myers〔侯玉波 等译〕Social Psychology (8th edition).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l参考书目l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l参考书目:l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 (侯玉波 等译) Social Psychology (5th edition),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lScott. Plous (施俊琦、王星译). 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l王婷婷主编.别做正常的傻瓜.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学习内容学习内容l第一编 社会思维–社会中的自我–社会信念与判断–行为和态度学习内容学习内容l第二编 社会影响–基因、文化和性别–从众–说服–群体影响学习内容学习内容l第三编 社会关系–偏见:不喜欢他人–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利他:帮助他人–冲突与和解学习内容学习内容l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l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l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l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开展的未来第一章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导论l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的第二个妻子非常爱慕虚荣而且还很自私。
这个女人有两个同样爱慕虚荣且自私的女儿但这个男人的亲生女儿却是个可爱善良的姑娘--她就是灰姑娘灰姑娘一开始就知道,她最好是按照吩咐做事,少惹麻烦l到后来,多亏仙女的帮助,灰姑娘才得以参见一个隆重的舞会,并引起了英俊王子的注意,并坠入爱河但是王子再一次在灰姑娘的破烂屋子里见到自己的心上人时,竟然没有认出来l这个童话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成认情景的魔力盛气凌人的继母在场时的灰姑娘和舞会上神采奕奕的灰姑娘判假设两人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什么是社会心理学l学习了社会心理学,就不难理解情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了l法国哲学家兼小说家Jean-Paul Sartre认为,我们人类“首先是情景中的生物〞,“因为情景塑造了我们,决定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我们便不可能独立于它而存在〞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l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Aronson,1980〕曾说过: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几乎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国外流行的定义国外流行的定义l社会心理学 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 思想 情感 行为 是如何受到他人 实际的 想象的 或隐含的存在 所影响 的一门科学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的观点l孙晔,李沂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 l心理〔内隐的〕:动态的心理过程:知、情、意l 静态的心理特征:人格、智力l行为〔外显的〕l社会心理/行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标准、群体压力、他人要求、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反响/外显反响l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l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l社会行为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响的反响系统B=f(PB=f(P,,E) E) l社会心理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的心理活动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l个体层面〔微观〕个体层面〔微观〕: :社会知觉、动机、态度、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l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l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等哲学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是什么?社会心理学不是什么?l不是社会改革学l不是社会问题学l不是社会调查学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l我们的社交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预期与预期的反作用)l如果要求你听命行事,你会行凶吗?(环境的压力)l助人还是助己?(为什么灾难的时候总会伴随着抢劫?)l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问题就是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果影响彼此: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l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我们是主动的,主观的〕l我们的社会知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幕后的原因〕l社会影响塑造行为〔社会、文化等对行为的渲染〕l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个体差异〕l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进化的结果?社会神经学家〕l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中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l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l强调的重点:个体(心理学);团体或社会(社会学) l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心理学);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 (社会学) l首要目标:预测行为(心理学);描述行为(社会学) l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心理学);调查和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社会学)l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l人格心理学关注个体内部功能以及个体间的差异,如为何有些人更具有暴力倾向l社会心理学家那么关注我们共同的人性,即就总体而言,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
l例如社会情景如何使绝大多数个体变得友善或无情,从众或独立,如何使他们对人产生好感或偏见l解释的不同层面l我们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人类,如何解释取决于采用哪种视角社会学与人类价值观社会学与人类价值观l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l20世纪40年代,偏见〔二战〕l50年代,服从l60年代,暴力l70年代,性别歧视l80年代,军备竞赛的心理影响l90年代,文化多样性、种族多样性、性取向社会心理学是常识吗社会心理学是常识吗l作家卡仑.墨菲〔Murphy,1990〕:“社会科学家日复一日地深入这个领域,而且他们也日复一日地发现人们的行为与多料想的丝毫不差〞l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爵士〔Schlesinger Jr.,1949〕经常嘲讽对二战士兵的研究l社会心理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1949〕:l1.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比教育水平低的士兵在适应方面遇到了更多问题〔比起那些“社会〞大学的毕业生,知识分子对战斗带来的焦虑更不适应〕l2.南方士兵比北方士兵更能适应炎热的男孩岛屿气候〔南方人更适应炎热的气候〕l3.白人士兵比黑人士兵更热衷于晋升〔多年的压迫会降低成就动机〕l4.南方的黑人士兵更喜欢来自南方的长官而非来自北方的。
〔因为南方长官更习惯与黑人打交道,也更有技巧〕l当得知实验结果时,人们突然间觉得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惊讶,因为一旦遇到新知识,我们的记忆系统便会自动更新过时的假定l事后诸葛亮l拉扎菲尔德:“这些陈述中的任何一条恰恰与实际发现的相反!〞l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出了真正的结论,你也学对给这些事实打上“显而易见〞的印章!后见之明〔后见之明〔hindsight bias〕的证明〕的证明l随机找一群人,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说:“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不同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异性相吸〞l对另外一组说:“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相似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l先让人们解释这个结论,然后问他们是否对此结论感到惊异结果发现,两组人对结果都不会感到惊异l假设社会心理学家报告说别离加深爱意,甲会说:“谁都知道小别胜新婚〞,假设社会心理学家报告说别离会冲淡爱情,乙便会说:“谁都知道人走茶凉〞l股市大跌后,股评家会说:“大盘需要调整〞l当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最后的结果时显而易见的,但是却没有事先想到要保护巴格达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学校。
l丹麦哲学家、神学家索伦.基尔恺格尔〔Soren Kierkegaard〕:“生活正式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l科学〔science):用系统的方法或程序来求知解惑的一种活动,以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环境l方法:l观察l实验l调查l档案研究l理论与假设的检验l理论的重要意义l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l相关研究的优势:通常在自然场景中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变量l劣势在于,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十分模糊l调查发现,某墓地,墓碑越高,寿命越长l在美国,收入越高,寿命越长l在英国,高级官员寿命更长l“相关〞对“因果〞l地位与寿命的列子很好地说明了外行和内行都可能犯的、也是无法抗拒的思维错误:当两类因素如地位与健康放在一起时,很可能会得出一个因素影响另一个因素的结论l我们可以假设,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某人不受疾病的威胁或者,反过来也会成立吗?或许是健康促进了活力与成功或许那些获得更长的人积累了更多的财富〔墓碑更高〕相关研究可以让我们去预测,但它并不能推论改变一个变量〔例如社会地位〕将会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改变〔比方说健康水平〕l在群众心理学颇为混乱的思维背后便是相关与因果的混乱。
l再看另外一个真实的相关--自尊与学业成绩l那些高自尊的孩子往往有着较好的学习成绩〔就像任何一个相关一样,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陈述:学业成绩更高的人具有更高的自尊〕l当你控制了智力、家庭背景,是否吸烟等因素后,这些相关关系就消失了l调查研究l样本l随机取样l随机数据l正态分布l不具代表性的样本l1936年,当时有一家名为?文学文摘?的周刊杂志向一千万美国读者邮寄了总统选举调查的明信片在两百万读者的回复中,阿尔夫.兰登〔Alf Landon〕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富兰克林.罗斯福而几天之后正式选票统计的结果时,兰登只获得了两个州的选票l该杂志从 薄和汽车登记处那儿得到姓名地址的人邮寄了明信片这样一来就将那些无力负担 和汽车的人群排除在外l问题的诱导性l社会赞许性l措辞〔框架效应〕l你愿意捐赠器官吗?/你拒绝捐赠器官吗?l我祈祷的时候可以方便吗?/我方便的时候可以祈祷吗?l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l一只猴子抓住了一只跳蚤,对它吼道:“你给我跳!〞跳蚤跳了一下这是猴子把跳蚤的腿折断了,又吼道:“给我跳!〞跳蚤不跳了猴子大喜:“跳蚤的腿断了之后,就变成聋子了!〞l控制:变量的操纵l自变量,因变量l通过一次改变一个或两个因素〔自变量〕,观察另外一个因素〔因变量〕的变化。
l通过观察,发现经常观看暴力节目的儿童也更具有攻击性l这种因果关系是不明确的l只好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l在实验室中给儿童〔随机选取的〕观看暴力节目,控制暴力节目的数量通过让儿童观看暴力节目或是非暴力节目,研究者可以观察暴力节目的数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观看某流行节目〔暴力突击队〕之后,儿童在平均每两分钟的间隔中所变现出的暴力行为是没有观看暴力节目的7倍多l我们称观察到的暴力行为为因变量l随机分配l被试间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都可能导致因变量的变化l为了消除这些差异的影响,必须相互抵消掉l而随机分配可以做到—同质组l哪些可以做到平衡?平衡过后l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l让儿童观看暴力节目适宜吗?l实验研究既要被试真实地参与到实验中,又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更不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l知情书l欺骗之后的解说l实验室结论的生态效度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社会心理学的历史l〔1〕早期状况〔1895-1934〕l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Triplett教授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答复了“当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的作业绩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l研究发现,当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自己单独时快,并且也不费力。
l1897年,他又让参加实验的孩子在钓鱼竿上绕线,发现一起做的时候要比单独做的时候快lTriplett教授的实验成了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指向灯l但是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却要到1908年,以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l卖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以个体作为研究的重点,用本能论的观点解释人类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本能决定的,本能决定着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倾向l90年代末,美国俄亥俄大学的教授通过对2300名被试300多种行为所做的因素分析说明,人类的所有行为可以聚类为15种行为,而这些行为大多数是由本能支配的,人类行为的欲望大多数根植于基因l这15种行为是:l〔1〕好奇:学习的欲望l〔2〕食物,吃的欲望l〔3〕荣誉:希望遵守某种行为准那么〔4〕拒绝:害怕被社会排斥〔5〕性:性行为和性梦想的欲望〔6〕体育运动:开展体育活动的要求〔7〕秩序:生活的组织性〔8〕独立:单独作决定的欲望〔9〕报复:受冒犯时实施报复的欲望〔10〕社会交往:与他人交往的欲望〔11〕家庭:与亲属在一起的欲望〔12〕社会威望:渴望获得地位和受到肯定〔13〕厌反感:对痛苦和焦虑的厌恶〔14〕公民身份:对公益效劳的需求〔15〕权力: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这15中行为只有拒绝、独立和公民身份是环境造成的,其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
l另外一本是的?社会心理学?从人际过程,比方模仿和暗示来理解社会影响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它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的心理与行为l社会心理学真正开始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24年,Allport出版了第三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在这本书中他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社会心理学也必将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l〔2〕起步阶段l1935年到1945年社会心理学开展的起步阶段,在这段时间内,有两件事情对社会心理学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产生于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l经济大萧条让很多年轻的心理学家失业,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因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l因此在193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组织“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协会〞〔A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res,简称SPSSI〕,对包括政治、社会运动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l同时,二战中种族主义在德国的兴起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社会标准、领导和群体过程等l〔3〕迅速开展阶段〔1946-1969〕l二战后,大批心理学家从欧洲来到北美,主要研究权威人格,服从行为,认知失调。
l60年代的美国式一个混乱的时代,政治谋杀,城市暴力,社会反叛以及厌战情绪充满整个报纸和电视,心理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入了对人际过程的分析,比方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人际吸引和爱情等l〔4〕危机与开展阶段〔70年代以后〕l当时,偏见、侵犯和贫穷等问题困扰着人们,人类的自信产生了危机70年代,人们发现从实验中获得的结果在解释人类行为,如女性问题、种族问题等方面都令人失望,对社会心理学的反思使得社会心理学面临危机l社会认知取向——信息加工l应用研究的加强l国际合作研究的开展〔文化差异〕l反思之后,开展更快社会心理学在国内社会心理学在国内l1 1、、20S --1949 20S --1949 评介阶段评介阶段 l陆志韦陆志韦? ?社心新论社心新论?(1924)?(1924)l19481948年社会学者孙本文著年社会学者孙本文著?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上下册上下册, ,全书六编、全书六编、3030章章, ,内容自成一较完整体系内容自成一较完整体系, ,理论理论与实用并重与实用并重, ,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社心著作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社心著作 l2 2、解放后到、解放后到19801980年年 停顿阶段停顿阶段3 3、、1981--- 1981--- 重建与复兴阶段重建与复兴阶段 1981年夏,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社心座谈会 82年10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社会心理学的根本理论社会心理学的根本理论l克劳兹为什么开枪?l克劳兹是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20岁生日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情都干过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时机,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l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逻的警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警察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没有理会,而是撒腿就跑警察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警察射击并打伤了警察,然后逃走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一些列的罪行被判终生监禁l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作出怎样不同的解释呢?1.生物理论生物理论l卖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K. Lorenz〕等人都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l人的许多生物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因素限制了人类能力的极限以及人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的范围本能特质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l〔1〕本能 l侵犯和冲动都是本能,无法改变l劳伦兹研究小鸭子的依恋证明了本能对行为的影响。
l〔2〕遗传差异l遗传差异对行为差异的影响:与正常染色体的人相比,XXY染色体的人容易犯罪另外,激素失去平衡或脑损伤也会增加侵犯行为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l学习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认为,在任何情景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屡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的时候,个体将会采取管用的方式做反映l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 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l例如,如果有一双手伸向我们,我们变化与他握手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对一双手伸过来时应该如此反响l如果一个人骂你,你可能也会骂他,但也可能去试着感化他,这得看你过去学得是什么反响方式而定l所以,克劳兹会朝警察开枪l〔1〕学习理论的机制l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l联结〔Association〕,又称为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最早是有巴普洛夫提出的在他的研究中:狗之所以学会一定到铃声便分泌唾液的反响,是因为每次铃声都与食物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狗会将铃声与食物联结在一起,这时即使没有食物一起出现,狗也会对单独的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响。
l对人类来说,态度的形成也要经过联结过程l强化〔reinforcement〕是学习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防止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对在学校里侮辱他的人加以拳脚,因为每当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与人打架时,父亲总是加以赞赏l另一个学生可能学会不要再课堂上和老师争辩,因为他这样总是换来老师的白眼,甚至惩罚l模仿〔替代强化〕〔imitation〕人们也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一个小男孩可能学会怎样生活,因为他曾看到母亲怎样做;儿童或青少年对于政治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父母的一致l〔2〕学习理论的特点l1.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l2.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无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l3.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3.诱因理论诱因理论l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为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根底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l〔1〕理性决策论l经济人理论你会选择以下何种答案:A:肯定会获得100万B:10%的概率获得250万,89%的概率获得100万,1%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A:11%的概率得到100万,89%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B:10%的概率获得250万,9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你会如何选择你会如何选择l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你可以选择三扇不同的门:在其中一扇门的背后是一辆轿车,而另两个门后面是山羊你选择了一号门,然后主持人说我们来看一下另两个门后面到底是什么,主持人翻开了三号门,后面是山羊然后他问你:“你是否会选择二号门?〞这个时候你会改变主意,转而选择二号门吗?轿车位置你的选择 主持人打开你改变决定结果一号门一号门二号或三号二号或三号你失败一号门二号门三号门一号门你获胜一号门三号门二号门一号门你获胜二号门一号门三号门二号门你获胜二号门二号门一号或三号一号或三号你失败二号门三号门一号门二号门你获胜三号门一号门二号门三号门你获胜三号门二号门一号门三号门你获胜三号门三号门一号或二号一号或二号你失败l(2)交换理论l该理论的重点在于强调相对代价和利益,在分析协商情境时很有价值l人际互动建立在一系列的理性决策上l(3)需要满足论l人之所以采用某一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动机l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非最优,满意是指,选择一个最能满足你需要的方案,即使这一选择不是最理想化或最优化的。
4、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1、分类: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简单的原那么对事物进行分类 2、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由于分类和聚焦的缘故,存在着对事物进行组织的倾向 5、角色理论 它强调个体行为是由社会角色提供的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