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吹灰优化分析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3.39KB
约6页
文档ID:428314632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吹灰优化分析_第1页
1/6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吹灰优化分析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soot blowing in a tower boiler吹灰器类型数量/台炉吹灰器分布每台汽耗量(kgs)每台吹灰时间(min)炉膛吹灰器64主燃烧区域上下60.90.87长伸缩式吹灰器84过热器、再热器区域5507.2半伸缩式吹灰器12省煤器区域4216..02关键词:锅炉;吹灰优化;积灰;结焦ABSTRACT: Boiler soot blowing is to remove the boiler heating area of ash and slag pollution and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the boiler heating surfaces of the running parameters in the ideal stat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is an effective means. But due to the boiler in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existence deviation, 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ventional timing quantitative every heating surface blowing again sweep the soot blowing mode, often resulting in sootblowing is insufficient or too frequent, affecting the economy of boiler and even safety.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ctual soot blowing is analyzed, an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unit is achieved.KEYWORD: Boiler; soot blowing optimization; fouling; slagging摘要:锅炉吹灰是清除锅炉受热面积灰和结焦等污 染增强各受热面传热性能,使锅炉各受热面的运行 参数处于理想状态,提高锅炉效率的一种有效手 段。

但是由于锅炉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存在 偏差,所以按照常规定时定量地将各受热面全部吹 扫一遍的吹灰方式,常常造成吹灰不足或过于频 繁,影响锅炉经济性甚至安全性本文就百万锅炉 实际吹灰优化的效果进行分析,达到提升机组安全 性和经济性的目的1、 锅炉吹灰的必要性燃煤锅炉运行过程中,煤粉燃烧时受燃 料特性、受热面结构、炉膛温度及氧量等影 响,煤粉燃烧产生的灰分会部分附着在锅炉 受热面上,使热阻增加,沉积在锅炉受热面 上的积灰层导热系数比金属管壁的导热系 数低500-900倍,因此积灰将使锅炉效率降 低,同时锅炉的积灰和结渣,会带来塌灰、 掉大焦的安全隐患为降低积灰、结渣对锅 炉安全及锅炉效率的影响,锅炉厂家在设计 和制造时会根据燃烧煤质的情况设计一套 锅炉吹灰系统来预防锅炉大量积灰和结焦, 以保证锅炉安全高效运行2、 吹灰优化的背景我厂2X1000MW锅炉为超超临界压力直 流锅炉,单炉膛塔式布置,四角切向燃烧, 摆动喷嘴调温,平衡通风,机械排渣锅炉 再热汽温长期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平均再热 汽温约为575°C,严重影响锅炉效率同时 锅炉吹灰时一级过热器经常出现超温现象, 平均每天超温时间约 1 小时。

为提高再热汽 温,公司首先对锅炉进行了局部改造,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再热汽温,提 高锅炉效率,并降低一级过热器受热面超温 现象,从吹灰优化的角度寻求相应的方法3、 锅炉本体吹灰系统的配置我厂2X1000MW机组每台锅炉本体吹 灰系统共有84 只长伸缩式吹灰器、 12 只半 伸缩式短行程吹灰器和64 只炉膛吹灰器 本体吹灰系统蒸汽汽源取自一级再热器进 口联箱吹灰器类型运行时间(min)总吹灰时间(min)合计耗汽量(kgs)炉膛吹灰器2.7655.683898长伸缩式吹灰器7.262048772半伸缩式吹灰器6.027250594、锅炉受热面吸热情况项目一级过热 器(°C)二级过 热器 (C)三级过热 器(C)一级再热 器温升(C)二级再热 器温升(C)省煤器 温升 (C)水冷壁温 升 (C)实际蒸汽 温升55.9558412711730104设计蒸汽 温升50657114910731118从上表可以看出一、三级过热器和二级由于 78米层吹灰器布置在二级再热器再热器实际蒸汽温升值较设计值高,此三级 中部,为防止受热面积灰较多对锅炉产生影受热面布置在锅炉对应的69、72、75、78 米四层吹灰器区域,其余受热面蒸汽温升均 低于设计值。

因此可以通过降低69-78 米四 层吹灰器的吹灰频次来减小该区域的吸热 量从而提高其他受热面的吸热量5、降低吹灰频次的对锅炉的影响5.1对锅炉积灰的影响炉膛设计宽度为21.48 米,深度为 21.48 米一、三级过热器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有 22 屏受热面,屏间距约为1 米二级再热器 沿炉膛宽度布置有44 屏受热面,屏间距约 响,因此仅降低69-75 米三层吹灰器的吹灰 频次,而此三层吹灰器所对应受热面屏间距 较大,大量积灰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出现塌 灰影响安全的现象发生5.2 对排烟温度影响降低 69-75米三层吹灰频次后该区域受 热面吸热量减小,此后沿程烟温升高,由于 后面沿程受热面在运行中吸热量未达到设 计值,所以吸热量将会增加,排烟温度将不 会有明显变化5.3 对受热面超温影响由于运行中一级过热器有超温现象,在为 0.5 米减5耗区域吹灰频次后该受热面损,降低吹灰频次后# 降低锅炉爆管的机率, 全性5.级再热蒸汽,在吹 ,同时由于蒸汽进 ,增加引风机电吹灰位置负荷(MW)再热汽温(°C)水冷壁70359169米75658172米77557375米80458678米78858582米78858585米79558592米79058399米7825856.1优化前锅炉本体吹灰过程中再热汽温的 情况吹灰位置负荷(MW)再热汽温(C)水冷壁71559778米81860082米80259985米80359892米79459799米798600灰频次直至将中间停运时间间隔增加到 10 天。

6.2 优化后吹灰过程中再热汽温的情况6、锅炉吹灰优化(本塔式炉吹灰顺序由下向上)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吹灰进行到 69-75 米时再热汽温下降较多,在整个吹灰过程中 再热汽温回升较慢,一般需要在结束吹灰后 4 个小时再热汽温才能回到吹灰前的温度 为提高再热汽温,对锅炉本体吹灰方式进行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停止69-75 米三层 吹灰后再热汽温明显上升,且整个吹灰过程 再热汽温变化较小6.3吹灰优化后一级过热器超温现象由每天 约1小时,下降为每天约25分钟7、吹灰优化分析7.1锅炉参数的变化优化试验,由将69-75 米3层吹灰由每天一次改为两天一次,并逐步降低69-75米层吹项目吹灰优化前吹灰优化后平均负荷(MW)714.5725.6平均主汽温(C)603.65604.78平均再热汽温(C)580.11587.31平均排烟温度(C)120.79117.21修正后平均排烟温度(C)95.195.9平均风量(m3/h)2894.732896.48飞灰含碳量(%)1.731.15炉渣含碳量(%)6.57.08吹灰时间(t)5.54.57.2吹灰优化参数分析:7.2.1经过吹灰优化后再热汽温的有7.2°C 的提高。

7.2.2对比修正前的排烟温度下降了 3.5C, 修正后的排烟温度上升了 0.8C因此吹灰 优化对排烟温度无较大影响7.2.3 吹灰优化前后飞灰含碳量无增加趋 势7.2.4 吹灰优化前后炉渣含碳量无明显增 加7.2.5吹灰优化前后后吹灰时间节省了 1 小 时8、收益分析8.1经过吹灰优化后再热汽温提升7-8C, 降低煤耗约0.5 g/kwh同时每天节省吹灰时 间1小时,减少了蒸汽损失,整个吹灰过程 影响煤耗约0.25 g/kwh,经优化吹灰后降低 煤耗约0.04 g/kwh总计可以降低煤耗0.54 g/kwh o8.2减少锅炉吹灰时间,降低锅炉受热面吹 损的风险参考文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