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汇编

1824****85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51KB
约9页
文档ID:313990454
《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汇编_第1页
1/9

《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最终的时刻》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胜利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毅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从容镇静、机敏老练、生活严谨、视死如归、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  2、培育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尊敬戴之情,从而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3、领悟用细微环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名贵的品质  2、学习作者用细微环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毅的代表,她的一句的名言曾激烈了多数人的心——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最终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你能告知老师江姐在生命的最终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1、处理文件  2、整理着装  3、深情告辞  三、学习第一件事——处理文件  过渡:江姐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她奇妙地处理了党的文件  1、朗读课文1、2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2、生沟通  3、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专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4、生沟通说出江姐的从容镇静、机敏老练  5、带着体会朗读,读中指导  6、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四、学习其次件事——整理着装  过渡:面对生命的最终时刻,江姐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2、指名读画出的句子第5自然段)  3、想一想这段话在刻画人物时采纳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4、生回答,并读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5、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江姐整理着装的动词来  6、把动词放入课文中,仔细读一读,从中看到一位什么样的江姐?  7、生沟通自己的感受,说出江姐的生活严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品质,同时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8、学贵质疑,请你仔细品尝这段话,看你还有什么疑问?(此时的江姐面临的是刑场,而这里为什么说“像要去参与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9、让学生沟通提出的问题  10、播放江姐最终一次受刑时的视频,之后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沟通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总结:当竹签子钉入江姐的十指,江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地说:“你们可以砍断我的手,杀掉我的头,但是要组织是没有的。

严刑拷打见证的是江姐的铮铮铁骨和敌人垂死的挣扎这是江姐斗争的成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了,此时的江姐走向刑场,就是走向敌人失败的庆典)  11、小练笔:此时江姐心里是如何想的?  12、生沟通  13、带着理解和感悟读这段话  五、学习第三件事——深情告辞  过渡:江姐和狱中的难友亲如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告辞时的动人情景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6——1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生沟通,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  3、生说出自己的感动(忠于革命、大义凛然、坚毅不屈),之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4、指导朗读  5、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读第13自然段  六、写作指导  学习作者抓住细微环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奇妙地抓住江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地刻画,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富有感染力,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七、拓展升华  过渡:牢门外等待江姐的死亡,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难友在生命的最终时刻的悲壮情怀  1、齐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读出对英雄的赞颂和仰慕  2、此时的江姐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沟通。

  4、口语训练:面对先烈,你想说些什么……  5、思想教化: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6、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最终的时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体会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了解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2.相识“滓、黎”8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预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背景介绍,导入课题  1.介绍《红岩》背景  2.师板书课题  师过渡: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  第一组:  即将 黎明 玫瑰 塞在  被捕 挺立 囚车  (1) 自由读  (2) 说一说易错字的读音  (3) 指名读  其次组:  阴丹士林布 渣滓洞  (1)指名读  (2)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2.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师过渡:孩子们,词语我们读好了,也理解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题,谈感受  (1)此时此刻再读课题时你的心情还和刚才一样吗?  (2)找学生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理解江姐的不同表现  1.作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2.从哪些表现中让你感受到江姐的不同?  3.师生沟通  四、情感升华  1.师范读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识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2.江姐会说些什么呢?  3.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五、总结课文,习得方法  课文这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方法也是我们心作中常用的手段,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写人的方法  《最终的时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学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实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革命者的仰慕,学习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用悲壮的色调,突出主子公对革命无比坚贞的描写的方法  情感: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对革命者仰慕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从详细事务中体会革命者的精神,学习描写人物心里、表情的句子  教具打算:  搜集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名言警句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汇报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革命者的仰慕,再板书“最终的时刻”。

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索  1.在江姐就义前本文介绍了她那些事情?  2.在这“最终时刻”江姐心里会想些什么 3.描写江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画一画,并体会江姐的所表现的情感?引导学生思索以上问题,并探讨和沟通,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老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索;  (1)你从江姐身上看到了她的那些品质?  (2)在“最终时刻”江姐和狱友的心里又是怎样的?  (3)江姐是怎样奇妙处理文件的?  (4)在与战友话别时,江姐的那些举动令你感动?  4.领悟写法:此故事,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怎样奇妙表达人物的品质的? 读文,带着崇敬的心情及平缓的语气读  5.思索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启发是什么?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迁移  1.识字写字:留意字“黎”,留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育  2.自选词句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  (1)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是要参与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2)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终考验时候,都应当——脸不变色,心不跳!  4.实践活动:让学生复述江姐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红岩》的其他故事。

  5.课下阅读《红岩》这本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