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第1课时) 【复习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一些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命题趋势】 与实际化学反应结合,判断反应类型;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考题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特别是对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物的反应;在复分解反应中,判断几种物质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也是常见的题型 【复习策略】 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各反应类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熟悉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然后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来判断该金属与哪几种盐溶液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牢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知识梳理及重点剖析】 一、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类别上来分: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一)化合反应:1、定义:由__________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用字母可以表达为:A+B+…+C=D.2、在初中教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绝大部分金属单质,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或高温的条下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而且,金属越活泼,与氧气的反应也就越容易。
② 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如C、Si、S、P、H2等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等条件下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水→碱 在常温下,只有可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而不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则不能能与水反应,如CaO+H2O= Ca(OH)2 ,而Fe(OH)3 、Cu(OH)2 对应的氧化物如Fe2O3 、CuO则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④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酸如:CO2+ H2O= H2CO3⑤其它类型的化合反应如:H2+Cl22HCl 2CO+O22 CO2 CO2+C2CO (二)分解反应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化学反应 用字母表示为:A=B+C+…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常见的分解反应:①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2H2O2H2↑+O2↑、2H2O22H2O+O2↑②酸分解:H2CO3=H2O+CO2↑③不溶性碱受热分解,而可溶性碱则受热不分解,如 Cu(OH)2CuO+H2O 4、某些盐分解: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 三)置换反应1、定义:一种______与一种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与另一种_______的反应。
用字母表示为:A+BC=B+AC2、主要有以下一些常见的置换反应①金属和酸反应:如: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②金属和盐反应:如:Fe+CuSO4=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简单归纳为“前置后、盐可溶” ③还原性单质和金属氧化物反应(H2、C)如: C+2CuO2Cu+CO2↑(四)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__________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_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用字母可表示为:AB+CD=AD+CB2、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反应①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广泛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②酸与碱的反应例如: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CaSO4+2H2O③酸与盐的反应:反应生成新酸与新盐如: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④碱与盐的反应。
如: FeCl3+3NaOH=3NaCl+Fe(OH)3↓(红褐色)CuSO4+2NaOH=Na2SO4+Cu(OH)2↓(蓝色)Ca(OH)2+Na2CO3 =CaCO3↓+2NaOH(白色)⑤盐与盐的反应如:AgNO3+NaCl=AgCl¯+NaNO3 BaCl2+Na2SO4=BaSO4¯+2NaCl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对反应物来讲,“有酸可不溶,无酸均须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点拨】①初中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四种,另外,如果按得失氧、能量变化等,还有诸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这些不属于基本的反应类型基本的反应类型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CO+CuOCu+CO2 ②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特列③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但反应物间并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Ca(OH)2+CO2=CaCO3 ↓ +H2O(看着像却不是) 五、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情况,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提供氧的性质叫做氧化性,含氧化合物是氧化剂;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它的这种性质叫做还原性。
如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 C+2CuO2Cu+CO2↑碳变成二氧化碳,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氧化铜变成铜,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第二讲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第2课时) 【复习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一些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典例解析】例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BCD反应前质量/g901082反应后质量/gll59.2529.7510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关于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生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生多”;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通过数据分析:A物质的质量减少,B、C、D三种物质的质量增加,所以该反应应该是分解反应 例2.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可以选择的方案是(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解析】:设计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一般思路是:首先排序,如本题 Zn>Fe>Cu;然后选择试剂实验,方法一、取中间的金属(Fe)分别放入前后金属的盐溶液里(ZnSO4 、CuSO4),方法二、取前后金属(Zn、Cu)分别放入中间金属的盐溶液里(FeSO4),方法三、若是两种活泼金属与一种不活泼金属,则可取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或盐酸)里,方法四、若是一种活泼与两种不活泼金属,则取前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或盐酸),取后两种之一放入另一金属的盐溶液里 例3.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均为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有些生成物已略去):(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B.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 个,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F在生产生活中的任意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式书写、置换反应的判断和书写及物质的用途准确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在平时学习中药注意对一些知识的积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C为硫酸,其浓溶液即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C、D反应有氢气产生,根据题设信息,A为一种单质,说明A是H2;E为蓝色溶液,推测E中含有Cu2+,B为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说明B为CuO;D、E反应生成的单质是铜,所以F为铜1)A.H2 B. CuO(2)3 H2+CuOCu+H2O(2Al+3CuSO4=Al2(SO4)3+3Cu、2Al+3H2SO4=Al2(SO4)3+3H2↑)(3)做导线(铜火锅、水壶、电器等) 例4. 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A. B. 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解析】: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反应有三个分子,反应后剩余一个,则反应了两个,反应前有一个分子,反应后没有,则参加了反应,反应后应该生成了两个分子,所以应再填一个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注意没有反应的不要影响思维,当成了两种生成物要写符合图示的反应,就要能总结出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两种双原子分子,单质,这样的物质一般是气体,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 ,且个数比是1:2:2在初中化学中比较熟悉的就是氢气燃烧备考精练】 1.2011年年底我国首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踏上了访问火星的旅程,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2.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计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H2 + 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A.SO3+H2O=H2SO4 化合反应 B.NH4HCO3NH3↑+H2O+CO2↑ 分解反应C.2Al+WO3Al2O3+W 置换反应 D.6CO2+6H2OC6H12O6+6O2 复分解反应4.(陕西中考改编)下列各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用盐酸除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置换反应B水通电分解H2OH2↑+O2↑分解反应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