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级中药师炮制学复习材料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50KB
约74页
文档ID:39204381
初级中药师炮制学复习材料_第1页
1/74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药炮制学概况中药炮制学概况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含义(一)中药炮制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炮制“一词的衍变:“炮炙“、“治削“、“修事“、“修治“、“修制“(二)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应用性学科中药炮制学的任务:继承中药炮制理论与技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保证中医临床安全有效二、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古代中药炮制专著1、南北朝刘宋时雷敩《雷公炮炙论》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标志着中药炮制已从本草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学科系统总结了前人药物加工炮制,并在工艺操作上有创新,如:水飞、煅法、米泔水浸法等2、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 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 439 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著名的“雷公炮炙十七法“3、清代张仲岩 《修事指南》 第三部炮制专著(二)与炮制有关的主要古籍对炮制理论的论述《黄帝内经》:记录了两个重要的炮制品种,“血余炭“、“治半夏“ 《神农本草经》 、 《本草经集注》 、 《新修本草》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汤液本草》 、 《本草蒙筌》 。

三、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一)国家级标准:《中国药典》一部正文中均有炮制一项,还有部分饮片单列,附录中有“中药炮制通则“二)省级标准:各省市炮制规范、各省市药材标准(三)部(局)级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中医药管理局)、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一、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一)净制去杂,纯净药物,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准确如:巴戟天去木心非药用部位,拣出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如: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黄芪中的狼毒、天花粉中的王瓜根等如:麻黄根止汗,茎发汗(二)加工切制,便于调剂,提高煎出率,提高疗效三)加热炒煅,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如:芥子、牛蒡子可杀酶保苷,炒谷牙健脾开胃,产生焦香气,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川、草乌煮后解毒四)加入辅料,调整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如:酒炙大黄可缓和其苦寒之性盐制杜仲可增强补肾的作用二、传统制药原则(一)制药原则的内容1、相反为制 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杀其大寒之性2、相资为制 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性。

如: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3、相畏(或相杀)为制 利用某种辅料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用生姜炮制半夏、南星4、相恶为制 “相恶“本质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但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之性对服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可应用以上两法二)传统炮制原则的具体制法1、制其形 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常常通过碾、捣、切片等方法2、制其性 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增加药物的香气,达启脾开胃的作用,抑制过偏之性,改变药物寒热温凉或升降浮沉的性质3、制其味 通过炮制,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4、制其质 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例如:矿物药或煅或淬,利于粉碎煎出毒药蒸煮加热透心而有余味三、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1、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用姜汁制,降低苦寒之性,“以热制寒“,成为“反制“2、使药物的性味增加如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寒者易寒“酒制仙茅,增强其温肾壮阳之功,“热者易热“,称为“从制“。

3、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如:天南星经胆汁制,性味由辛温转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生地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改变,其作用趋向也发生变化,尤其对具有双向性的药物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下行如:黄柏本为清下焦湿热,酒制后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作用于中焦,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莱菔子生品以升为主,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降气化痰三)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去毒常用的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等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2、毒性成分的含量减少 马钱子所含的生物碱,炒后减少;巴豆、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经去油制霜;斑蝥、红娘子所含的斑蝥素,米炒可破坏其毒性成分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 半夏、南星、白附子经白矾、生姜制解毒;藤黄经豆腐同制、狼毒、商陆醋制四)炮制对归经的影响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一、中药炮制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对草乌,或浸渍、漂洗、或清蒸,或单煮,或加辅料同蒸、煮,使其水解。

苍耳子、蓖麻子、相思子等含毒性蛋白质的中药,加热炮制,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减毒柏子仁宁心安神需去油制霜,消除腹泻的副作用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如:生甘草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功效炙甘草性味甘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常用温补剂中使用生地黄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蒸制成熟地后,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三)增强药物疗效 炮制后,其药效成分溶出率往往高于原药材因为炮制后,细胞破损、表面积增大,辅料助溶、脱吸附作用,均可增加溶出逢子必炒“,既是将种子的硬壳爆裂,又利于成分的溶出另外,蜜炙药物增强益脾,润肺止咳功效,胆汁制南星能增强南星的镇痉作用,甘草制黄连可使黄连的抑菌效力提高数倍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或趋向(五)便于调剂和制剂(六)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七)利于服用二、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常用酒和醋作为辅料如:醋制元胡,但有些小分子的生物碱,季铵碱易溶于水,应少泡多润,尽量减少与水接触的时间,以免生物碱流失各种生物碱有不同的耐热性,应根据炮制的目的,控制温度和时间如:乌头煎煮时间宜长,马钱子需要控制适宜的加热条件,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转变为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等,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再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中的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应生用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用酒作辅料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以免随水分流失另外,要注意防止酶解,如:槐花、苦杏仁、黄芩等,长期存放会分解,降低药效所以常采用炒、蒸、烘、燀或暴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其被酶解同时防止与酸接触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此类药材应迅速加工切制,不易带水堆积久放,以免发酵变质如果挥发油以结合状态存在于体内(如:厚朴),需经堆积发酵,香气方可溢出含挥发性药材,“抢水洗“,干燥易阴干,加热须小心但苍术须炮制除去挥发油,降低燥性乳香挥发油有毒性,炮制除去荆芥炒炭后,产生九种新成分,具止血作用四)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矿物类和贝壳类,经煅烧或煅红醋淬后,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同时又利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含结晶水的,煅后失水变性如:石膏、明矾、寒水石等有些炮制后产生疗效,如:炉甘石主含碳酸锌转为氧化锌,外用具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作用另外雄黄(As2S2)经加热后可生成剧毒的 As2O3故有“雄黄见火毒如砒“再有微量元素对热稳定,加热炮制可破坏其他有机成分,使微量元素富集,有利于疗效的发挥。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一、炮制的分类方法(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中归纳总结了当时的炮制方法1、炮 即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至焦黑;或“裹物烧“至炮生为熟现代“炮“多指高温砂炒至发泡,去砂取药2、爁(lan) 将药物进行焚烧、烘烤3、煿(bo) 以火烧物,使之干燥爆裂4、炙 将药物置于近火处烤黄或将涂以辅料再炒现以统一为拌液体辅料,用火加热,使辅料被药物吸收5、煨 将药物埋在有余烬的炭火中慢慢煨熟现在将药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后,埋于热火灰中至包裹物呈焦黄色为度6、炒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7、煅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8、炼 将药物置容器内,长时间用火烧制,如:炼丹、炼蜜9、制 将药物加入不同的辅料共制,以克制药物的偏性、烈性和劣性10、度 量长短,也是制药程度的标志11、飞12、伏 指药物按一定程序置于火中处理,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所需要求,如:伏龙肝13、镑 利用一种多刃的刀具,将坚韧之药物削刮成极薄片,以利于调剂和制剂14、摋 打击、切割15、日煞 晒16、曝 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

17、露 在露天不加遮盖地去暴露药物二)工艺和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净制、切制和炮炙三类炮制再细分类三)其他分类法1、三类分类法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共制2、五类分类法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3、药用部位分类法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依据药物来源属性分类,目前,按药用部位分类,每味药下列其炮制方法二、中药炮制常用辅料辅料的概念 :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作用一个是中间传热体,一个是发挥药性作用一)液体辅料1、酒:黄酒、白酒 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酒炖、酒浸等;白酒多用于浸泡药物酒制有助于有效成分提出,增强疗效,矫臭矫味2、醋:米醋、陈醋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娇嗅提高生物碱的溶出3、蜂蜜 炮制用炼蜜 协同药效,或解毒、缓和药性、矫味矫嗅4、盐水: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增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疗疝止痛等作用5、生姜汁:抑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6、甘草汁:缓和药性,降低毒性7、黑豆汁:增强滋补肝肾的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8、米泔水:除去部分油脂,降低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胃。

9、胆汁:制备胆南星,可降低毒性,改变性能10、麻油:炮制坚硬或有毒之物,使之酥脆,降低毒性二)固体辅料1、稻米:大米、糯米,增强药物功能,降低刺激性和毒性2、麦麸:清麸、糖麸、蜜麸 缓和药物燥性,去除不良气味,增强疗效3、白矾:含水硫酸铝钾防止药物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4、豆腐:解毒去污5、土:灶心土温中和胃,与药物共制,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的补脾安胃、止呕、止泻等功效6、蛤粉: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去除药物腥味,增强疗效,主要制阿胶7、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毒,一般用作中间传热体,用于拌炒药物,使受热均匀,质地松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和制剂粉碎,杀死一些动物药表面的微生物及虫卵8、河砂:作中间传热体,具有温度高,传热快的特点坚硬的药物炒后松脆,便于粉碎并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另外还可以破坏药物的毒性成分,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砂烫穿山甲、骨碎补、马钱子等9、朱砂:朱砂水飞细粉备用,朱砂性寒具有镇惊、安神、解毒功效常用朱砂拌制的药材有麦冬、茯苓、茯神、远志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一、炮制品的质量要求(一)净度:炮制品的纯净度即炮制品种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根、根茎类、藤木类、叶类、花类、皮类、菌藻类不得超过 2%;果实种子全草类,不得超过 3%;动物矿物类不超过 2%;树脂类不超过3%二) 片形及粉碎粒度 炮制品的片形型厚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并且片型平整均匀不合格饮片应在一定限量范围内;炮制品不得混有破碎的渣屑或残留辅料粉碎的粒度同样也应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