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边洞口防护原则化一、 引用规范、原则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原则JGJ5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建质[]87号)二、 名词解释四口:在建工程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五临边: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三、 临边洞口防护 3.1基坑临边防护 3.1.1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防护栏杆基坑深度超过5m的,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批后,方可由项目安所有门监督实行 3.1.2基坑临边采用钢管防护时,防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1.2m,基坑防护栏距坑边的距离不小于0.5m中间水平杆距500~600mm,立杆间距mm临边防护示意图3.1.3制作固定栏杆柱支座,用Ф60钢管与厚度为6mm钢板焊接而成,使Ф10膨胀螺栓与基坑边构造固定 3.1.4防护栏杆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在栏杆上间隔300mm刷黄黑相间安全色;栏杆下设挡脚板,挡脚板刷黄黑警示油漆。
3.1.5基坑排水措施: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立排沟,采用有组织排水 3.1.6、基坑周边设立夜间警示灯护栏外侧悬挂13号提示牌,内侧悬挂14号提示牌临边防护示意图 基坑临边防护实际效果图 3、2楼层、阳台、平台临边安全防护 3.2.1凡坠落高度在2m以上(含2m),临边无防护设施的楼层、阳台、平台,必须设立临边防护设施 3.2.2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钢管横杆和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上道栏杆离地1.0--1.2m,下道栏杆离地0.5--0.6m,立杆高度1.3m,立杆间距2m楼层临边防护示意图 3.2.3钢管表面涂刷黄黑相间的警示漆,栏杆内侧张挂“当心坠落”的安全警示标志 3.2.4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立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挡脚板与下边的空隙不应不小于10mm挡脚板应刷黄黑颜色相间的油漆警示标志楼层临边防护实际效果图3.3楼梯口和梯段临边的安全防护3.3.1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屋顶楼梯口应随工程构造进度安装正式的防护栏杆。
3.3.2楼梯防护栏杆应设立工具式、定型化楼梯防护栏杆,楼梯防护栏杆底部设立挡脚板3.3.3搭设楼梯防护栏杆,底部垫木砖,钢管横杆和栏杆柱均采用 φ48*3.5mm的钢管,上道栏杆离地1.0~1.2m,下道栏杆离地0.5~0.6m,立杆高度1.2m,立杆间距2m 3.3.4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均涂刷红白颜色相间的油漆警示标志 楼梯防护实际效果图 楼梯防护实际效果图楼梯防护示意图四、 洞口防护4.1预留洞口防护4.1.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不不小于50cm但不小于2.5cm的孔口,用木板制作成比实际洞口面积略大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砂浆45°进行护角,盖板上刷黄黑警示油漆洞口防护示意图洞口防护实际效果图4.1.2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可运用钢筋混凝土板内钢筋贯穿构成防护网,网格不不小于20cm,短边超过1.5m,长的洞口,除封闭四周外还应设有防护栏杆 洞口防护示意图 洞口防护实际效果图4.2电梯井口防护4.2.1电梯门洞处,应用Ф14~Ф16钢筋制作栅栏门,并予以牢固固定栅门高度不低于1200mm,竖向钢筋间距不不小于150mm。
4.2.2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两层(不不小于10m)支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网应封闭严密网边与井壁周边间隙不得不小于20mm,网底距下方物体(或横杆)不得不不小于3m4.2.3施工层应搭设操作平台,并满铺跳板 4.2.4施工中,电梯井不得作为垂直运送通道和垃圾通道 电梯井洞口防护门示意图 电梯井洞口防护门 电梯井洞安全网水平防护 电梯井洞硬质隔离水平防护4.3通道口防护4.3.1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口的防护棚,棚顶应双层,交错、满铺不不不小于0.05m厚的脚手板,且棚顶立杆应高出顶棚0.6m,在顶棚超高部分两侧张挂密目式安全网,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4.3.2多层建筑物通道长度不不不小于3m,高层不不不小于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3m4.3.3安全通道口的防护棚,棚顶两水平防护层间500mm,应满铺厚50mm的木板,或等效于同样防护功能的其她防护材料防护棚的空间净高应不低于3000mm4.3.4在施工现场规划的安全通道口上方,应设立防护棚,避免因落物产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安全通道防护棚的尺寸大小必须严格按建筑物高度坠落半径范畴进行搭设宜采用双层防护,防护棚宜采用定型化、工具化制作。
安全通道防护棚实际效果图安全通道防护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