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萋萋的芳草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5页
文档ID:409820284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萋萋的芳草_第1页
1/5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萋萋的芳草古诗常见意象解读:萋萋的芳草一、 草的别称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 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 判官?〕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6•西宫南院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7.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8.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苏轼?浣溪沙?〕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10.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11.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从时间上看,草要遵循万古不变的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所以就有了 “春草〃“秋草〃之称从色彩上看,草色随季节变 化由青到黄,所以有“碧草〃、“绿草〃、“白草〃等称谓, 有时还以“翠"、“青"借代春草从长势特点看,有滋生丰 茂的“芳草〃,有凌乱不堪的“乱草〃,有柔弱纤细的“软草〃 “细草〃,有破败枯黄的“衰草〃等。

从生长环境上看,有生 长在荒野的“野草〃,有偏僻之处的“幽草〃“河边草〃,有 远处渺远如烟的“烟草〃二、 草的意蕴1.借春草抒发思归之情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似回归一样,所以诗人常把草 作为思念亲友回归之情的依托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 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 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只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读者自会从 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 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情谊的深厚、感情的 真挚全由此道出2•借春草抒发惜春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远远望去,隐隐 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透过雨丝遥望草色, 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 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诗人将淡素的春草色与杨柳堆 烟的浓重暮春之景比照,热情赞美了早春才是“最是一年春好 处〃3•象征着蓬勃顽强的生命力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随处皆 可生长。

因此草成了诗人讴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野火烧不尽〃营造了一种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的壮烈意境强调消灭的力量和痛苦,“春 风吹又生〃写出了野草长势迅猛、铺盖大地的生命复苏之景, 强调再生的强大力量第三四句将“枯荣〃二字变为形象的画 面一句写枯,一句写荣,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 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4•衬托荒凉衰败的景象杂草丛生常给人以荒凉之感,秋草、荒草的衰败情状极易触 动人的感伤情绪,因此,草就成了诗人们描绘荒凉景象、抒发 悲伤之情的常用意象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慨;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 充溢离情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 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 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抒发国家兴亡、事 物兴衰变化感慨的物象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用“草〃深写出了因战乱而荒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感 时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杜甫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鹏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5•表达物是人非的感伤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烦天下计,出师未捷身先死,此诗借游览武侯祠古迹,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 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篇由景到人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 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第二联“自〃和“空〃互文,以乐景衬 哀情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数声呖呖黄鹏,荒凉之 境无限碧草〃意象寄托着诗人老杜对英雄逝去身后萧条冷 落,物是人非的深深叹惋和感伤6•抒发隐居的闲适之情草木茂盛多是因其生长处人迹罕至,无人践踏因此诗人常 用“草〃来表现环境的幽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首联写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 人家居住写出了环境的幽雅,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颔联以“敲〃字来刻画月光皎洁、万籁俱寂的幽静过桥是色彩斑 斓的原野,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 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恬淡自然,幽美迷人尾联说 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正是这种幽 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草〃 在本诗中成了远离土尘的隐居之所的代名词了稳固训练】1•简要分析以下诗中草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⑴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3〕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欧阳修?丰乐亭游 春三首?其二〕⑷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 〔5〕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北山?〕 参考答案:⑴ 借草经春又绿来抒发悠长绵远的思念友人之情〔2〕借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表达了离愁绵绵不尽,无处 不在〔3〕运用拟人手法,“惹〃字表现了春草的欣欣向荣之势, 赞美春光的无限美好⑷春天暂且留步,听说那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了你的归路 词人移情于物,试图让春草挽留住春天的姿态,表达了惜春之 情〔5〕写出了劳作的艰辛,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⑹用“缓寻芳草〃来解释“归迟〃,写尽闲适心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