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杂地貌下大型围堰封底施工技术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3.10KB
约7页
文档ID:270112580
复杂地貌下大型围堰封底施工技术_第1页
1/7

          复杂地貌下大型围堰封底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围堰下放到位开始至围堰封底完成的施工工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介绍抛填堵漏、抽渣吸泥、封底顺序、导管布置等方法,并进行技术总结关键词:复杂地貌;围堰;导管;封底1工程概况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长江白沙沱河段,大桥主桥六线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四线客车线,下层为双线货车线主桥3#墩位于河流中间位置,水下地貌复杂,岩面高差达5m,存在倾斜岩面区、高低起伏裸岩区、半岩面半覆盖层区域;水流较急,汛期水深16~21m,流速达2.5m/s基础施工采用先平台后围堰的施工方案,承台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尺寸为70.6m×34.5m×27m,围堰双壁侧板厚1.5m围堰底部有刃脚且下部设置插板,封底有效厚度为4m,C30砼共计9828m³2围堰封底施工工艺流程围堰下放到位→外抛填堵漏→抽渣吸泥→抛填石子找平→导管布置→上游仓封底→下游仓封底→中隔仓封底→围堰壁仓封底3主要施工方法3.1抛填堵漏围堰刃脚与河床内侧采用沙袋封堵,沙袋内按照一定比例填充粘土和细沙围堰外侧沿壁板周围下放钢丝石笼,石笼内填充大块碎石,叠放高度至围堰刃脚处。

石笼利用150t吊机下放,与挡板密贴3.1.1石笼抛填石笼抛填顺序:由上游开始,分别向中边跨抛填,最终在下游合龙石笼抛填分段施工,每段施工完毕后,潜水工下水摸探,对抛填较少或缺口较大位置进行补抛因中跨侧水流较大且水下地貌复杂,故在抛填中跨侧时需多筐同时抛填以克服水流冲击力且局部需抛填数量较大进行水下找平3.1.2沙袋抛填沙袋抛填根据石笼抛填情况进行施工,每节段石笼抛填到位后,可进行沙袋抛填,起吊沙袋采用钢平板,每次吊装数量不少于50袋,将沙袋整板抛入水中,潜水工下水进行堆码整齐沙袋堆码紧贴围堰刃脚内侧,确保封底时砼不外流3.2抽渣吸泥因水下地貌复杂性,河床面泥沙较多,为确保封底砼下部地基承载力良好,且保证封底有效厚度,因此需进行抽渣吸泥吸泥前先进行河床面标高测量,记录原始数据,吸泥采用空压机配合出渣管进行施工,当出渣颜色不再发生变化且抽渣管不再下探时即抽渣到位,测量其标高作为抛填石子的依据吸泥抽渣采取双控措施,潜水工摸探及测量标高抽渣吸泥前潜水工下水摸探,并指出泥沙层厚度抽渣基本到位后再次摸探并配合测量数据完成该区域的吸泥工作抽渣吸泥的顺序为上游仓、中隔仓、下游仓,每个仓吸泥完成后即可开始抛填石子。

吸泥位置主要位于隔舱附近、中仓内、下游仓内,根据实际情况接长出渣管,完成吸泥工作吸泥完成后,河床最高点较封底理论底标高低50cm,可满足封底要求3.3抛填石子找平因现场实际水下地貌高低不平,故需抛填石子克服封底砼局部过多、过少现象,保证砼在封底过程中厚度差异不大若局部砼封底厚度过少,则会对地基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找到平衡点,减少封底砼厚度不均衡现象围堰内抛填碎石,通过溜槽利用运输船传送装置将碎石送至总槽内,并通过溜槽滑入围堰内碎石采用总槽向围堰内抛填,总槽即钻孔桩封孔用料斗,总槽可置于钻孔平台上,通过150t浮吊起吊操作为确保围堰封底砼质量,石子抛填标高至封底砼底30cm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抛填3.4导管布置灌注导管采用φ350mm卡式快装垂直导管,按灌注半径4m布置导管数量每隔舱内导管安装前先组拼试压,试压强度取水头压力的1.5倍组拼时须编号对接,确定导管长度和安装拼接顺序3.5围堰封底封底混凝土采用垂直导管多点水下灌注法施工,混凝土供应由1#混凝土搅拌站与商砼同时供应3#墩钢套箱围堰分三个区进行封底,封底顺序为先边底隔舱区,后中底隔舱区封底混凝土浇筑按自小里程向大里程全断面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井壁填充和封底均采用C30混凝土封底混凝土灌注:封底混凝土灌注采用逐根筑堆、及时补料的原则,首灌封底采用砍球工艺灌注顺序先周围导管,再中部导管采用两台HBT80型输送泵同时输送混凝土,一次性灌注完成要求泵送混凝土且初凝时间不小于20h,坍落度为18~22cm,为保证其砼有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控制在20~22cm围堰封底首次砍球时采用15m³大料斗,其余部分砍球采用4m³小料斗砍球,待封底导管被埋住后采用小料斗灌注施工,根据施工计算,4m³料斗可满足施工要求顶面标高按设计承台底0.3m控制,使标高控制在164.872m~165.172m封底面积较大,施工时在围堰内按1.5×1.5m方格布置多个测点,在灌注过程中随时用测绳进行测量,掌握混凝土的流动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导管的埋深测绳应提前进行校核,且采用伸长量小,不宜断裂且刻度不易丢失的钢丝测绳当导管下口混凝土顶面接近控制标高时,加大测量频率,特别是对相邻导管的交界面、管桩四周、围堰内侧等位置,根据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导管混凝土灌注,力求混凝土顶面均匀平整当测点达到规定标高后,终止该处混凝土灌注,上拔导管冲洗收集待围堰内封底完成后,开始壁仓砼封底。

壁仓内砼封底采用对角线封底的施工方法,确保围堰平衡因壁仓中角钢较多,在封底过程中尽量避开角钢位置4施工技术总结我项目部已顺利完成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主桥3#墩围堰封底,根据实际情况对此次围堰封底进行了技术总结,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可改正4.1插板安装到位在底节围堰下放前,需安装插板,插板高度根据河床测量情况确定,因河床地貌极为复杂,故测量难度较大根据设计水位,需多次测量水深,且考虑到水流冲击力较大,故应加大测绳铅垂重量,最终将测量数据绘制成图围堰下放到位后,插板与河床表面基本吻合,但覆盖层处因插板越接近河床,底部水流冲击力越大,河床变化情况越明显因此,需在围堰下放基本到位后,再次摸探河床,进行水下切割或抛填石笼4.2抛填堵漏较为彻底围堰下放到位后,大量密集抛填石笼及沙袋,施工密度大,且摸探次数多,克服堵漏不彻底现象一旦堵漏不彻底将导致砼流至围堰外部,也可能导致砼被水冲刷,局部出现漏水现象围堰内石子抛填较为平整,因河床地势高低不平,落差较大,抛填平整后可克服局部砼过少现象,以达到封底的有效厚度4.3增加钢结构与砼之间的粘结力由于封底面积较大,围堰、钢护筒与砼之间粘结力极为重要,若粘结力出现问题则会对围堰结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潜水工下水对钢护筒打磨除锈、围堰增设止水带、隔舱板设置剪力钉、增设围堰导向架等方法增加围堰、钢护筒与砼之间的粘结力4.4增设止水带在封底过程中,龙门吊不断移动以及外部水流的冲击,影响砼与围堰壁板的粘结,会产生极小的缝隙毛细水则沿围堰壁板向围堰内渗透,故增设止水带的主要目的即防止毛细水渗透至围堰内,同时加强了围堰与砼之间的咬合力在现场实际施工中,需加强止水带交接点、拐角点处焊接4.5壁仓砼封底后抽水围堰内封底完成后,开始进行壁仓内砼封底,此时围堰内暂未抽水,待壁仓内砼封底完成后再进行抽水主要考虑壁仓内砼对围堰产生竖向向下的压力,抵抗水浮力,增加围堰的结构安全参考文献:[1]中铁大桥局集团企业标准<<承台、桥墩(台)、混凝土索塔施工》》(QB/MBEC1004-2005)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