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生互动通道.doc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4页
文档ID:545429643
医生互动通道.doc_第1页
1/4

一,医生互动通道目的:更好地连接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通过相互学习,联系和指导,加强各自的能力,共同服务社区患者形式:5乘以x具体操作:公立医院相关人员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对,与相关定点社区辖区配对,从主治医师到晋升副主任医师的五年之内,每年完成一定小时的进社区指导干预实践,比如五年之内共要完成720小时,每年要完成144小时,主治医师就要每个月安排一定时间完成,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责任医生团队监督,共同完成(操作形式有点类似香港的社会服务令工作,当然性质不同)x值不小于规定值,但可以无限大于规定值,如连续两年大于规定值的2倍,晋升副主任医师理论考试可以酌情加5分,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协商探讨,对此也是一种激励有病区的中心同时可安排本单位先进专家在本辖区服务,无病区的中心可安排结对医院的专家到站点坐门诊形式互动为主二,开展人才培养目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公立医院医生实际指导能力,了解社区最基本问题形式: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专业骨干进帮扶医院进修,严格选拔,并能够在社区工作中提出新的工作理念和思路2, 请CDC专业人员给社区责任医生进行单病种单项技能培训并考核。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一次三基考试4, 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业绩突出的责任医生为全院医生讲课,内容可偏重于单病种(如慢病其中一种),更好的激励责任医生全面掌握各项知识5, 帮扶医院医生安排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践,通过加强与责任医生的共同合作来共同进步!6, 按排社区医生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医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学习工作一段时间7, 积极支持再深造三,专家社区会诊制度目的:通过专家与社区医生对社区的共同管理,从多层面上解决慢性病的根本问题,在社区就有专业的医疗技术享受,在家门口就有专家操作:有条件有病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引进数名专家,一人管一个慢性病专家进社区,辖区内的社区医生帮助提供慢病的底本资料,各个病人进行分级管理,保证每个病人有此专家的名片,专家每天轮流到各社区进行讲课指导,慢病筛查,专家通过,门诊,上门及参与一周一次查房等多形式对病患,特别是高危人群进行指导,专家同时指导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干预,严格考核制度,评估一年干预效果,总结不足(社区医生慢病项目管理见具体文件),同时,医院可专门设立专门的康复病区,对慢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专门指导;无病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与上级医院施行双向转诊制度。

公立医院对社区上转的患者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医院下转出院患者将建立信息报告与社区追踪管理制度确定社区常见慢性病病种,并建立辖区内出院患者信息报告制度,社区在规定时间内追踪随访出院患者,根据需要纳入慢性病随访等各类管理 四,远程教育目的:通过继续教育多种形式提高医生业务水平,将业务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了解最新的医学资讯,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与相对化,切实提高和锻炼自学能力操作:1. 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指导考核细则2. 根据医师不同级别制定远程教育不同学分要求3.远程教育形式要求:集中形式(面授)和分散形式(上网)4.远程教育内容:相关医学专业知识5.远程教育学分要求:一般一门课3到5分不等,各位医生要每年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并参加一定课时的函授学时6.远程教育考核:参加集中形式学习并达一定分数者职工年度考核才能合格,分散形式学习达一定学分者才能有优秀资格 7.远程教育奖励:对成绩优秀者予以一定奖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