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1第六章 总图运输6.1 区域概况6.1.1 厂址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厂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迓驾镇冷水村东南约0.6km 的轿子坡、旁嘎坡一 带北距迓驾镇约 6km,南距松桃县城 27km,西北距重庆 市秀山县 30km紧邻 迓驾—大兴二级公路,北面距湘渝高速公路约 5km6.1.2 自然条件6.1.2.1 气候松桃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两季气温不够稳定,降水丰富,热量较充足,水热同季,夏季雨量变化大,有霜期短,干湿度较为明显气象要素极端值如下:年平均温度 16.3℃,极端最高气温 39.5℃,极端最低气温为-12 ℃;相对湿度为 81%;年平均降雨量 1378.3mm,日最大降水量 165.6mm(1998-08-17),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 26d,年最大降水量 1632.0mm(1977 年),年最小降水量 1002.2mm(1979 年);雪深入度 为 30.0c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219.9mm,月最大蒸发量为 209.3mm;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南风;最大风速 12m/s。
6.1.2.2 水文特征1、地表水松桃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最大河流为沅江水系的松桃河(迓驾镇区域段称为清水江),发源于松桃县冷水溪乡三阳,自西向东流经冷水溪乡、大路乡、大坪场镇、蓼皋镇、世昌乡、木树乡、湖南花垣茶洞汇入沅江水系花垣河总长 115km,近三年平均流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2量为 29.6m3/s、最枯流量为 1.3m3/s,流域面积 1328km2河谷开阔,沿河台地较多,耕地集中,为主要粮食产区厂址自然受纳水体为冷水溪,冷水溪常年有水,于小中寨处汇入马鞍河,马鞍河于土坪处汇入雅江河;雅江河为贵州省松桃县和重庆市秀山县的边界河,雅江河于湖南省花垣县茶硐镇汇入沅江水系花垣河2、地下水厂址所在区域内为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大气降水,均沿地表裂隙、孔隙、孔洞、洼地等下渗,直接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多以上层滞水和潜水形式和岩溶通道存在,地表水及地下水(多为潜水) 均 补给 河水,地表水的渗入和蒸发决定着地下水水位升降季节性较强厂址所在区域内属岩溶区,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构造、结构面、地下水等条件的严格控制。
岩溶形态发育,地表河与地下河交替出现,并以垂直发育为主,水平发育次之 6.1.2.3 植被松桃县地处亚热带,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中粮食有 9 大类 130 多个品种,蔬菜类有 11 类 100 多个品种;自然植被中有药用、材用、观赏等植物品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的原生植被基本已破坏殆尽,现存的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林,大多数为灌木草丛、草山草坡,植被覆盖较差6.1.2.4 矿产资源松桃县县域境内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锰、磷、铜、锌、铁等,其中以锰矿储量最大,品位高锰厂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其次是磷矿石,锰矿的保有储存量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 10%,素有“ 锰都 ”之称,丰富的 矿藏为发展地方工 业提供了优越条件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36.2 总平面布置6.2.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6.2.1.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原则该工程的设计规模为 160kt/a 电解金属锰 ,配套 320kt/a 硫酸及余热发电电解金属锰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碳酸锰矿制粉、锰矿粉连续浸出、净化、电解槽电解、人工钝化洗涤、烘干及产品剥离和包装。
主要生产车间包括原料贮存库、制粉车间、浸出化合车间、过滤车间、电解车间制酸工艺采用液体硫磺加压机械雾化,空气焚硫, “3+1”两转 两吸工艺 设置废热锅 炉和蒸汽过热器,用以回收热能,将产生的过热蒸汽送至余热发电制酸装置主要包括硫磺仓库、熔硫工段、焚硫炉及余热锅炉、转化工段、风机房、干吸工段、尾吸工段、成品工段总平面布置遵循以下原则:1、主要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厂区中心位置,硫酸工业场地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辅助工业场地靠近厂区边缘;厂前区和生活场地布置在主要人流的入口处2、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为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3、选择有效的运输方式,合理布置运输线路,使人、货分流,尽量避免交叉,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4、尽可能的减少动力设施能量输送的损失,各种动力供应设备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或主要负荷中心;5、建、构筑物的布置力求紧凑合理,选取合理的通道宽度和间距,做到既满足各项规范要求,又节约用地;6、厂区主要建筑物的长轴与全年主导风向的夹角为 72°各建筑物之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同时预防废气、废水等有害因素的互相干扰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4遵循的规程规范:1、《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544-2009);2、《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2.1.2 项目征地情况分析本企业共征地 123.40hm2,折合为 1851.00 亩从功能上分为四部分,即冶炼工业场地(含厂前区和生活区)生产用地面积54.55hm2,折合为 818.25 亩;高位水池用地面积 0.45hm2,折合为 6.75 亩;渣场用地面积 35.5hm2,折合为 532.5 亩;外部道路改造用地面积 2.3hm2,折合 为 34.50 亩6.2.1.3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形式及特点根据电解金属锰的特点,结合外部道路、地形特点和风向等诸要素,从迓驾—大兴二级公路西侧开始由东向西方向依次布置了厂前区、生活区、供电区、冶炼生产区、原料堆存区、硫酸生产区、污 水处理区和仓库区各区具体的位置详见图 C2187SQ2-Z-02遵循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对各区的总平面布置做了多方案比较,推荐方案的具体布置如下:厂前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厂区的东南侧,迓驾—大兴二级公路西侧,分 别位于厂区主干道的南、北两侧厂前区包括办公楼、食堂、浴室和停车场生活区主要是宿舍和运动场供电区布置在厂区的东侧,厂前区的北面,主要有 220kV 配电 室 及 主 控 室 、室 外 变 压 器 、35kV/10kV 配 电 室 及 主 控 室 。
主 电 源从 松 桃 县 黄 板 500kV 变 电 站 下 网 由 厂 区 东 面 接 入 220kV 总 降 站 冶炼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由东向西布置了两套年产 80kt电解金属锰的厂房每套由南向北按冶炼工艺流程分别为原料贮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5存库、制粉车间、浸出化合车间、电解车间和过滤车间压滤后的废渣用皮带送至废渣场原料堆存区位于厂区南侧面积约 2.8hm2,主要用于存放碳酸锰矿,堆场南面厂区货物道路旁设置了 2 台 100t 的全电子汽车衡硫酸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南侧含 2 套年产 160kt,98%的硫酸主要用于本厂生产使用按硫磺仓库、熔硫工段、焚硫炉及余热锅炉、风机房、干吸工段、转化工段围合布置;余热发电机房靠近焚硫炉及余热锅炉布置;化学水处理、全厂循环水系统也布置在此区污水处理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南角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房、沉淀池、各种调节池和初期雨水池全厂的生产污水由管道输送至污水池,经处理后循环使用设置初期雨水池截留厂区内前30min 的初期雨水,通 过泵扬送到污水处 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通过厂区回水高位水池回用于工艺系统。
暴雨 30min 后的雨水由厂区雨水管就近收集排放至马鞍河全厂的生活污水分别经一元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生活污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消毒后一部分用于厂区绿化和道路浇洒,一部分直接排放仓库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北角包括成品库、五金库和备品备件库其他辅助设施遵循就近布置的原则,电解及整流循环水系统布置在供电区的北侧,电解车间的东面;空压站及 10kV 配电室布置在两栋压滤厂房之间;液氨贮存及氨水制备与硫酸成品工段集中布置在厂区主干道北侧,东侧为服务对象浸出化合车间,西侧为厂区货物出入口方便液氨的运进和硫酸的运出全厂设四个出入口,即一个人员出入口,两个货物出入口,一个废渣出口位于厂区东面的人员出入口,可从迓驾—大兴二级公路直接接入,接入点标高约为 556.50m位于厂区东南角的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6主货物出入口和西面的次货物出入口主要承担原、辅材料的运进,成品的运出主货物出入口须新建约 0.7km 的外部道路方可与迓驾—大兴二级公路连接,衔接点标高约为 574.15m;次货物出入口可直接与原有的乡村公路连接,但原乡村公路须改造。
位于厂区北面的废渣出口主要通往废渣场在主、次两个货物出入口处共设置了 3 台 100t 的全 电子汽车衡,方便进出货物的计量根据各区的位置和功能,在场地纵向和横向分别设置了主要通道和次要通道,主要通道宽度为 40m~ 30m,次要通道宽度为30m~25m总平面具体布置详见图 C2187SQ2-Z-026.2.2 工业场地竖向布置与场地平整由于厂区地处贵州山区厂区内大小山头就有五个之多,其中轿子坡最高自然地形标高为 616.40m;狮子口最高自然地形标高为 596.62m最低自然地形 标高为 530.00m场地竖向布置整体采用台阶式各场地设计标高暂定如下:厂前区场地标高为558.20m~564.95m;生活区场地标高为 558.20m~564.90m;供电区为 575.20m~575.80m;冶炼生产区为 589.55m~556.20m;原料堆存区为 556.85m~ 555.55m;硫酸生产区 为 566.00~556.20m;污水处理区为 557.00m~555.55m ;仓库区 为 570.20m~569.00m;电解及整流循环水系统为 576.40m~576.05m;液氨贮存及氨水制备场地标高为 564.65m;硫酸成品工段场 地标高为 564.60m。
6.2.3 主要工程量估算厂区用地面积 54.55hm2,折合为 818.25 亩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约 16.38hm2;新建 围墙长 4.68km ;新修截洪沟长 1.3km;厂区内部挡土墙砌体量为 14.5×104m3;土石方工程量约为1080×104m3,其中挖方 为 590×104m3,填方 为 490×104m3;另外厂区四周的填方边坡支护估计需投资 650 万元铜 仁 地 区 (松 桃 )锰 系 列 产 品 精 深 加 工 及 配 套 项 目 (一 期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6—76.3 渣 库渣库库址在厂区北边一山沟,距厂区约 1.0km,山沟北高南低呈脚掌状其汇水面积 0.6km2,流域长度 0.88km渣库需建一座基本坝和五座副坝,设计拟在沟底标高420.0m 处建基本坝, 坝型为碾压堆石坝, 坝顶标高 460.0m,坝高 40.0m,坝顶宽 6.0m,坝轴线长 166.5m,上下游边坡均为1:1.6库区建有五座副坝,自基本坝起逆时针编号一号副坝坝型为碾压土石坝,坝顶标高 460.0m,坝底 标高 458.0m,坝高2.0m,坝顶宽度 2.5m,坝轴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