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昌晋源票号》到《走西口》谈晋商精神的变迁_历史学论文 从《昌晋源票号》到《走西口》谈晋商精神的变迁:近年来,晋派电视剧大热荧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明晰的思想定位,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晋文化,在中国电视剧家族中独树一帜主要有晋文化电视剧、晋派寻根电视剧等类型其中晋商题材电视剧最为引人注目,它的创作史已有十几年,已成为晋派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的《昌晋源票号》打出了晋商牌开始,此后的《龙票》、《白银谷》和《乔家大院》等一步步将此类电视剧推上高潮,而《走西口》更是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展示了晋商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巨大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晋商题材电视剧已经以一种品牌化的方式被大众接受,成为“晋派电视剧”的重中之重晋商精神狭义上主要是指开拓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和群体精神克勤克俭、诚信不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是晋商精神的灵魂和精髓精神内涵是每一部晋商题材电视剧的核心,晋商题材电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也主要是源于剧中体现的真实的商业精神但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不同时期的不同精神内核呈现在晋商题材电视剧中,显示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特点按照每个时期精神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 、萌芽时期(1994):《昌晋源票号》作为晋商题材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一问世便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
这一时期晋派电视剧的主要精神特点如下:诚信是剧中的核心精神由于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诚信的缺失,使人们呼吁晋商精神来应对“诚信危机”诚信不仅是商人应该遵守的法则,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品德昌晋源票号”掌柜徐源潢能够灵活应对危机,根本在于诚信但是他却利用江西大旱的机会,独力承接清朝统领曾国荃部所需军饷全部借款,获得军饷唯一兑换的权利,自然遭到来自同行的算计,导致全国二十个大中城镇同时出现挤兑风暴剧中诚信精神表现具体,但最终还是在清政府的压榨中衰落,又暴露出表现精神的不完整性,进取精神和民族精神缺乏剧中女性仅仅是一个配角,没有话语权,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争风吃醋,在相互仇恨中无法自拔徐源潢可怜青楼女子“新姑娘”,并纳为妾,但后者在精神上并没有真正获得爱情;结发妻子虽为举人的女儿却没有思想,虽然不想像丈夫一样为钱而活,却仍将希望寄予两个儿子身上,望他们入仕“成才”这两个备受封建制度摧残的女人,精神世界空虚,自立自强观念缺乏,将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的精神是不可取的剧中的人物呈现公式化,不注重心理的描写,较为呆板影片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中,不是古老的街店就是高高的城墙和深宅大院,没有开放式的环境。
这种闭塞的环境造成了主人公们内心的狭隘,精神的空虚,例如,商人之间只有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竞争,而不懂得团结思想上的矛盾也仅仅停留在“读书入仕”和“经商发财”的范畴,没有走出传统的功利意义,没有较高的思想内容和团结敬业的精神二、发展时期(1995--2004):主要有《驼道》、《白银谷》等,呈现的精神特点如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人们纷纷创业,剧中晋商“不畏艰难,励志创业”的精神不仅给观众思想上的启发更给人行动上的动力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比较差,晋商没有自甘潦倒,而是选择背井离乡“走西口”,最终创造了富甲天下的商业传奇符合当时创业的思想潮流,从中挖掘了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拓展了精神的范围,为晋派电视剧的的后续创作提供了样本男性在剧中不再是绝对的主角,女性的地位大为提高虽然改变不了封建社会体制下受害者的身份,但是她们并没有放弃反抗挣扎例如《白银谷》中的女主角杜筠清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甘愿牺牲自己和康三爷的爱情而嫁给康老爷,但是在她的意识中有了反抗的念头,求老太爷成全她与三爷虽然结局中女性的反抗梦想最终被压制,但是女人不再委曲求全,男人也得受三纲的压迫,最后都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男性与女性都面对同样的社会问题。
最后,个人对命运不公的抗争,表现了个体生命礼赞的思想《驼道》主人公古海不甘于生活的贫穷,靠着自己的神算绝活在“大盛魁”干的风生水起时,被人诬陷赶出商号,万分痛苦之时却又发现妻子的不忠,亲手杀死孽子后,他仍再一次燃起生活的希望,拉起驼队再一次创业表达了这位硬汉子敢爱敢恨,不屈服命运,敢于抗争的精神三、巅峰时期(2006):200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山西视察后颇有感触,总结出十六字的晋商精神: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这“十六字”精神可以说定格了晋商的主体意识《乔家大院》就是这种主体意识最好的诠释较之前片面的弘扬“创业”、“诚信”、“艰苦朴素”等精神,该剧则更加全面的呈现出了晋商精神除了精神内核的扩大,女性在剧中也有很突出的变化江雪莹敢于抓住自己的爱情,尤其在自己当家后,尽量想挽回与乔致庸的感情,不甘命运的摆布,当她知道乔致庸和陈玉涵很幸福时,以一颗女性特有的敏感的心来报复,符合人性的本质,比较真实的表达自我陈玉涵刚刚嫁到乔家,受到乔致庸的冷落,她没有终日以泪洗面,反而用平静温柔的心一点点的感化了丈夫,最终赢得了爱情剧作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描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真实的女性,她们敢于向现实宣战的反抗精神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最新体现的当属兼济天下的人文关怀,将商人的爱国忧国之情付诸予实际行动,展现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国家的伟大宏愿不论是乔致庸还是江雪瑛都在难民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开棚济粮;乔致庸年老时仍然关心时局,当他的侄儿表示要他帮助兴国时,他全力掏钱支持,表现了当时商人能够关心家族和国家的存亡,甘愿弃儒从商的决心和意志晋商能够昌盛不衰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有创新精神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种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在中国商业史上史无前例无论是会听天下,还是分红利,与边境洽谈贸易等等,这些都是晋商的独创四、回归时期(2009):《走西口》题材上回归到了以前的创业之路,但是,晋商题材电视剧第一次将晋商文化建立在儒家文化这片深厚的沃土上,儒家文化与晋商文化的交织更加深入从开始对门上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的匾做的概括,阐述了晋商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品质弘扬晋商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田家的奶奶将“仁、义、礼、智、信”的解读是:大忠大爱为仁,大孝大勇为义,修齐治平为礼,大恕大盈为智,公平合理为信将中国传统的忠孝作为精神的支柱;而革命党人徐木匠理解为:天下一统为仁,民族兴亡为义,自强不息为礼,无亏思盈为智,以义取利为信。
晋商田青的解读是: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相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走西口》通过三人递进式的解读将电视剧的主题一步步引向深入置于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商人已有对革命深入的了解和行动展现当时的群体精神状态《走西口》展现了一大批创业的人物如田青、满囤、豆花等角色众多,丰满如生的群像,展示出一代代的晋商人不畏艰险,朝着目标努力拼搏的理想剧中的女性似乎都是耀眼的金子,最让人喜欢的当属豆花了她活泼、火辣、刚烈,对田青忠贞深情,当她知道田青被判死刑时,将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两口棺材,生死相随她积极完成自己当记者的理想,并且挣上了工资,她与田青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生活中是互补的剧中的女性从思想上认为自己与男人是平等的,都应该走入社会靠自己的双手去生存,具有当代女性的独立品质晋商题材电视剧中的精神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迁,那么造成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它的外在推动力在于独特的时代背景每个时代的要求不同,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由于诚信的缺失需要诚信精神;近几年由于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所以内核也在不断扩展其次,观众期待世界的满足,我国自九十年代后主线是淡化政治作用,增加伦理亲情,观众才乐于接受。
置于此类电视剧中,感情戏逐渐增加但是《走西口》中感情比重太大田青的感情戏份比经商的描写还要多,田青不仅有青梅竹马的翠翠,还遇到了泼辣能干豆花的追随,后面又受到裘巧巧的喜爱使创业的艰辛没有充分的展示出来,感情倒成了主要表达的内容观众英雄主义的心理期待编剧对个体形象进行深刻赞美,但容易造成对人物的塑造过于理想尤以《走西口》的田青为甚,他被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男人,相貌英俊、文武双全、正派周到、行侠仗义,使每一个女子都愿意为他付出,但正因为他的完美而显得不真实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电视剧的飞速发展,为晋真商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电视剧题材更加广泛,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也为晋商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开拓更多的晋商题材电视剧,满足市场的需要参考文献:【1】《晋商的绝唱 生命的礼赞——评电视剧<走西口>》;薛晋文《中国作家》China writer2009年2月【2】《晋商精神的艺术呈现——评电视剧<走西口>》;薛晋文;《中国电视,》 China Television, 2009年 10期【3】《从<乔家大院>看晋商精神——电视剧<乔家大院>现实意义初探》王庆华; 当代电视, Contemporary TV, 2006年 08期【4】《从电视剧<走西口>看民国初年晋商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