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85KB
约29页
文档ID:532378345
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_第1页
1/29

00~05浙江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2005普心:名词解释:1, 意识 2,侧抑制和感受野 3,前景理论 4,格式塔心理学 5,模式识别 6,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7,STR00P效应 8 9,现代人格三层次理论10,回馈抑制11,变化盲12,几何粒子大题试结合实例分析知觉是对输入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试阐述和评述智力三元论试述脑电测量技术和脑成像技术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试评述几种主要的注意选择理论试述10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并阐述其主要事迹试阐述减法反应时和相加因素法范式的典型实验及特点并说明其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2005统计:名词解释1. 正态分布 2.偏相关 3.实验者效应 4 颜色适应 5分层随机抽样 6测定系数7 8 9 B运动补充(不大准确,别急着下)作为对PIG宝宝的支持,希望能为考过的提供线索:实验名解:费希纳定律 简答: 阈限的定义及操作定义,如何正确选用回忆方法,非参数检验方法的特点,开窗实验的范式及特点,还有一个好象是谈用统计法消除额外变量,论述:1. 两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完全随机、两因素组内、两因素混合)的特点及其方差分析的原理2. 音高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3. 比较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论的特点。

2004年初试题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一.名词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60分)1. 自我功效论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3. 皮层的言语区 4.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 知 觉的恒常性 6. 特征整合论 7. 心境与应激 8. 正强化与负强化 9. 投射测验 10.两种人格理论模式 11.H.A.Simon 12.基于 物体的选择注意二.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90分)1.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2.试述并评价几种主要的能力理论3.你如何看待短时记忆容量问题?什么是工作记忆?为什么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4•什么是部件认知(RBC )理论?它与传统模式识别理论相比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 5•什么是Stroop效应?什么是反应选择?你认为两者有关吗?为什么?6.试阐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典型实验,你认为它们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04统计名词解释实验设计交互作用 等响曲线 恩墨特定律 样本分布 还有两个记不住了简答1如何控制额外变量?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3反应指标应该有什么要求?4感受性与感觉域限如刺激强度与感受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5还有一个证明题 证明S 2 (N-1)是总体方差的无篇估计。

6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有2只黑球和4只白球,另一个口袋有5只黑球和3只白球,求(1)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白球的概率(2)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黑球的概率(3)从一只口袋中取一个白球从另一只口袋中 去一只黑球的概率详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详述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计算(我就不写了)第一个是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第二题是 配合度检验 第三题是二元回归 第四题是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2003年浙大心理学考研试题基础心理学、名词解释:4 分/题1、PASS模型,2、投射测验,3、需要与动机,4、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5、结构优势效应, 6、特征整合理论,7、启动效应,8、问题空间二、简答题:8 分/题1、 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2、 简述情绪的动机 分化理论3、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4、 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5、 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6、 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三、回答问题1、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0 分2 、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 1 53、 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204、 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什么是内隐加工?两者的关系怎样?15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一、名词解释:4 分/题1、实验者效应,2、匹配法(matchingmethod), 3、启动效应,4、诱动现象,5、听觉适应, 6、差异系数,7、分层随机抽样二、简答题:6分/题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2、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3、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三、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16分四、试述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五、 16分有容量分别为n1=10和n2=16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为观测值,f为频数): X---12.3 12.5 12.8 13.0 13.5Y---12.2 12.3 13.0f 1 2 4 2 1f 6 8 2现已知变量X、Y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请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 一分布(提示:F.05(9,15)=2.59, F.05(10,16)=2.49, t.05/2(24)=2.064, t.05/2(25)=2.060, t.05(24)=1.711, t.05(25)=1.708 )?六、 20分下表给出了某班12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

要求: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 相关2、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3、对所求方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提示:F.05(1,10)=4.96, F.01(1,10)=10.04, F.05(1,11)=4.84, F.01(1,11)=9.65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考试 一(X) 65 63 67 64 68 62 70 66 68 67 69 71考试二(Y) 68 66 68 65 69 66 68 65 71 67 68 70七、24分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5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现从5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6名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要求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写出方差分析的步 骤及公式; 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实验心理学2002年一、 名词解释:5分/题1、 心理物理学,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 计,8、部分报告法二、 论述:12分/题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2、 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 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4、 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 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2001年一、 名词解释:1-4题,3分/题;5-8题,4分/题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 纳的对数定律,7、音高量表,8、实验效度二、 论述:14分/题,第5题16分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2000 年一、名词解释:3 分/题1、操作定义 ,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 实验,8、等响曲线二、论述: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10 分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10分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0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15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15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16普通心理学2002 年一、名词解释:3 分/题1、反射 ,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二、简答题:5 分/题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三、论述题:10 分/题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2001 年一、填充题:1 分/题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6、定势是 7、功能固着是 8、心境是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 等五种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 的神经类型相对应二、判断题:1 分/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X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 分/题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四、回答问题:10 分/题,任选5 题,共计50分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2000 年一、填空:1 分/题1、躯体感觉区位于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 研究揭示的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 的表现形式5、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 8、表象基本特征是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和 二、判断:1 分/题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5、情感是人与对自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6、 IQ=[MA(智龄)/CA(实际年龄)]X1007、 “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8、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