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筋砌体构》PPT课件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22.50KB
约28页
文档ID:587532824
《配筋砌体构》PPT课件_第1页
1/28

配筋砖砌体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网状配筋砖砌体,另一种是组合砖砌体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 网状配筋砖砌体是在水平灰缝内每隔3~5皮砖设置一层横向钢筋网片的砌体砖柱内采用方格网或连弯钢筋网,砖墙内采用方格网配筋 第四章第四章 配筋砌体构件配筋砌体构件4.1 配筋砖砌体构件9/6/20241 图(a)方格网配筋砖柱 (b)方格钢筋网 (c)连弯钢筋9/6/20242 v3、 构造要求v①方格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宜采用3-4mm;采用连弯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8mm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 30mm ≤ a ≤120mm v②钢筋网的竖向间距 不应大于5皮砖,并不应大于400mm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砌体高度交错设置, 应取同一方向网的间距v③网状配筋砌体中的配筋率(按体积比计算)不应小于0.1%,也不应大于1%v④在网状配筋砌体中,所选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v⑤由于钢筋网砌筑在灰缝砂浆内,易于锈蚀,因此水平灰缝的厚度应控制在8~12mm范围内,并应保证在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

9/6/20243 1、受压特征和破坏形态v试验结果表明,网状配筋砖砌体轴心受压时,由加载直到破坏,按照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与无筋砌体一样,也分为三个受力阶段v第一阶段:随着压力的增加,单块砖内出现第一条(批)裂缝,此阶段所表现的受力特点与无筋砌体相同,但产生第一条(批)裂缝时压力N较无筋砌体高因钢筋网改善了块体和砂浆的交互作用4.2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9/6/20244 v第二阶段:随压力增大,裂缝数量增多,但裂缝发展缓慢纵向裂缝受横向钢筋网的约束,不能沿砌体高度方向形成上下贯通的连续裂缝v第三阶段:压力N达到极限荷载Nu时,在钢筋网之间的砌体中,裂缝(垂直的和斜的)多而细,砌体外边碎裂严重的砖脱落,导致砌体完全破坏v试验还表明,网状配筋砌体的承载能力,除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有关外,还与横向钢筋的体积配筋率ρ、相对偏心距e/y有关9/6/20245 图4.3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破坏9/6/20246 v2、承载力的计算v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v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v关于 是按下列考虑确定的因为横向配筋砖砌体只用于e/h的情况,根据无筋砌体受压构件轴向力影响系数 的公式,以网状配筋砖砌体的稳定系数 代替 ,因此有9/6/20247 9/6/20248 4、适用范围 但对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砌体: ①偏心距超过截面核心范围(矩形截面即e/h>0.17); ②偏心距虽未超过截面核心范围,但构件高厚比β>16。

③对于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④当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下端与无筋砌体交接时,尚应验算交接处无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9/6/20249 例4.1 某砖柱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180kN,沿长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采用MU10砖、混合砂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试验算该柱受压承载力若不满足,必胜网状配筋砖砌体 解:(1)偏心受压方向验算9/6/202410 则由表, 由表, 故 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轴心受压的短柱方向无验算必要). (2)在不修改截面尺寸的情况下,改用网状配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采用 冷拔低碳丝焊接网 ,钢丝间距 ,钢丝网竖向间距 。

v因 ,故取 ;v钢筋体积配筋率取9/6/202411 ;满足适用范围要求,则偏心方向: 对配筋砌体,因 由 ,查表可得(多次插值) 满足要求 沿短边方向,按轴心受压验算 由式() 故满足承载力要求 9/6/202412 二、 组合砖砌体 1. 组合砖砌体是由砖砌体和其表面的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而成的受压构件图4.2 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a)混凝土面层;(b)砂浆面层9/6/202413 对于砖墙与组合砌体一同砌筑的T形截面构件,可按矩形截面组合砌体构件对待,但构件的高厚比 仍按T形截面考虑 图4.5 组合砖砌体墙的配筋 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超过500mm9/6/202414 v3. 构造要求v①为了使砖砌体的强度不致过低,要求砖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砌筑砂浆的强度不宜低于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面层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为防止钢筋锈蚀,并使钢筋与砂浆有较好的粘结能力,面层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

v②受力钢筋一般采用Ⅰ级钢筋v③受压一侧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混凝土面层)或0.1%(砂浆面层);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8mm,钢筋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构件一侧的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9/6/202415 v④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d/5(d为受压钢筋直径),也不宜大于6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直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v⑤采用砂浆面层的组合砖砌体,砂浆面层一般为30-45mm当面层厚度大于45mm时,宜采用混凝土面层竖向受力钢筋距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5mm,相应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表的规定9/6/202416 ⑥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底部以及牛腿处,是直接承受或传递荷载的主要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锚固要求,以确保构件安全可靠地工作 ⑦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搭接处的箍筋间距等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9/6/202417 2. 受压性能v①在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砌体中,由于砖能吸收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因此在砖砌体中结硬的混凝土比在木模或金属模板中结硬的混凝土强度高。

v②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常在砌体与面层混凝土(或面层砂浆)的连接处产生第一批裂缝随着压力的增大,砖砌体内逐渐产生竖向裂缝,但发展较为缓慢;达到极限荷载时,砌体内的砖和面层混凝土严重脱落或压碎,或竖向钢筋被压屈,组合砌体完全破坏二、组合砖砌体构件9/6/202418 ③组合砖砌体受压时,由于两侧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或箍筋)的约束,砖砌体受压时抗变形能力较大④组合砖柱的延性,主要与轴压比和配筋率有关图4.4 组合砖砌体受压破坏情况9/6/202419 v4. 承载力计算v(1)轴心受压构件v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v其中 为组合砖砌体的稳定系数,可按表采用v 9/6/202420 v(2)偏心受压构件v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时,构件可按下式计算: 或v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可分为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区分大、小偏心受压的条件是: ξ>ξb,小偏心受压 ξ≤ξb,大偏心受压 其中, ξ为组合砖砌体构件v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 ,对于HPB235级钢筋, ξb;对于HRB335级钢筋, ξb。

9/6/202421 此时受压区高度x可以对N的力矩平衡条件按下式确定当 ,即小偏心受压时,根据平截面变形假定并经线性简化给出:当 ,即大偏心受压时9/6/202422 例4.2 某承重横墙厚240mm,计算高度,采用MU10砖、M10水泥砂浆砌筑,为双面钢筋水泥砂浆面层组合砖砌体,砂浆面层厚30mm,竖向钢筋采用 ,水平钢筋为 ,并按规定设置穿墙拉结筋试计算该墙体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解:该墙体为轴心受压,取1M长墙体计算: 则由表查得: 对砂浆面层, 故由式() 9/6/202423 三、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构造柱和圈梁形成“弱框架”,砌体受到约束,也提高了墙体的承载力 1.构造要求 (1)钢筋砼构造柱 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室内正常环境)或35mm(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 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4 12(中柱)或4 14(边、角柱) ;柱内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大于16mm。

箍筋在一般部位宜采用 6、间距100mm 位置: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洞边应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9/6/202424 (2)墙体砌筑 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砖砌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 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3)圈梁 应在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的基础顶面、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 12,纵向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圈梁箍筋宜采用 6@200mm 二、受压承载力计算三、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9/6/202425 组合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三、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9/6/202426 例4.3 某承重墙横墙厚240mm,计算高度,采用MU10砖、混合砂浆砌筑( ),该墙每米长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600kN试设计该墙v 解:墙体采用双面钢筋水泥砂浆组合墙砌体时,其受压承载力尚不能满足本例要求,拟采用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柱组合墙(如图)。

构造柱截面240mm×240mm,采用C20混凝土( ),纵筋( );每米设构造柱1个,则9/6/202427 可查表得 ;且 由式4-6满足要求 9/6/20242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