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0XX年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多篇走进和顺之前,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便是“ 和顺顺河 ” 牌坊踏进和顺的青石板路, 便一脚踏进了百年的历史的光阴大家请看在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亭子它叫雨洲亭,是乡人为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寸树声先生而建的,体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风雨亭的旁边就是绕村而过的小河,在小河之上呢有两座石拱桥,因形如双虹,故名双虹桥在双虹桥的旁边就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清朝末年, 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 咸新社” ,后来和顺旅缅华侨又组织“ 崇新会 ” ,并在本乡成立 “ 阅书报社” 1928 年“ 阅书报社 ” 扩建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的大门居高临下,二门上的 “ 和顺图书馆 ” 匾,由胡适题写前面这栋半亭回廊式二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这是一栋中西合璧式建筑,四壁着色素雅, 室内通明透亮 主楼后面的这幢洁白庄严的仿古建筑叫 “ 藏珍楼 ” ,其中有全套 大藏经、 升庵全集,数百册 “ 武英殿丛书 ” ,近千册四部丛书, 另外还有不少古籍善本、 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 听到这儿您是不是会忧心的叹一句,不愧“ 珍2 / 9藏” 啊!管内现有藏书7 万余册,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除此之外, 在抗战反攻腾冲期间, 和顺图书馆曾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文昌宫,文昌宫不仅是和顺“ 文治光昌 ” 的象征,而且还表现了和顺人儒商并重的传统文昌宫历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是和顺文化的摇篮, 也是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出了文昌宫,我们来到了滇缅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滇缅抗战博物馆将著名收藏家段生馗用二十多年精心收藏保管的滇缅抗日文物七千余件,于当年“ 七七” 抗战纪念日开展博物馆的馆址选择在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一进大门就见到醒目的和平鸽雕塑 雕塑的原型是当年美军士兵在战场上用炮弹壳做的和平鸽, 这件文物是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赢得和平的见证博物馆分为七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日军暴行 ;五、飞虎雄鹰、 剑扫烽烟、 日月重光 请各位依次参观我们沿着火山石铺就的乡间小路,去拜访一下古老的民居和顺古镇有 1 千多户人家, 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的,这里的古民居,有“ 三房一照壁 ” 、“ 四合院 ” 、“ 四合五天井 ” 等,近代还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的“ 弯楼子 ” 。
它的墙壁是沿巷道的曲线修砌的,所以人们形象的把它称为“ 弯楼子 ” 弯楼子 ” 不仅是一座民居的3 / 9雅号,也是清代道光年间创办跨国商号“ 永茂和 ” 李氏家族的代称沿着村边的石板路,我们来到了刘氏宗祠在和顺共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这些祠堂就是供八大姓祭祀祖先的地方,建筑风格各异,建造时间不一,大都气势恢弘,古色古香看完古民居,大家或许注意到,我们走来途中,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江南水乡风貌的洗衣亭,那是当年“ 走夷方 ” 的男人们为留在家中孝敬公婆,抚养子女的女人们修建的,以便她们洗衣洗菜的时候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前往艾思奇故居参观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是毛泽东的哲学顾问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是云南辛亥起义之志士,曾任云南护国军秘书长,著名的讨袁檄文 就出自他的手笔, 被国学大师章太炎称为“ 天南一支笔” 而他的叔叔, 李曰基则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是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又擅长洞箫古琴, 曾被誉为 “ 海内第一音乐家 ” 还有艾思奇的哥哥,李生莊是一个才华横溢、思想激进的人,曾是早期中共地下党员, 而后一生贡献地方文化教育这四人在和顺被誉为 “ 李氏四杰 ” 。
20XX 年清明节期间 ,艾思奇的骨灰安葬在他的家乡和顺后山, 永远长眠于此, 墓地全部用火山石镶砌而成,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墓地题字而故居大门内屏风上“ 学者、战士、真诚的人 ” ,是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的和顺之旅就到此结束了,愿和顺能给你留下4 / 9一个美好的回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我们的和顺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 篇(三)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4 公里处,始建于明代, 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名 “ 河顺 ” ,后文人雅士取 “ 士和民顺 ” 之意而更名为 “ 和顺” 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 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镇建筑环山而建,从东到西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镇,镇子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镇内主要景点有:滇缅抗战博物馆、中天寺、弯楼子、刘氏宗祠、艾思奇纪念馆、文昌宫和和顺图书馆沿着古镇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访古镇内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能让你打开眼界:建筑还可以是这样的怪不得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就专门跑来,在此取景。
寸氏宗祠和翡翠大王故居,让你慨叹古镇建筑的精致走累了,可以在刘氏宗祠内的茶馆坐坐,喝一杯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茶,唇齿留香在和顺图书馆,你还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纸,这可是腾冲三宝之一(腾宣、腾药、腾编),有兴趣可以买一些回去走累了肚子饿了, 古镇内的各种小吃不仅能够果腹,更能让5 / 9你回味那段绵长而沧桑的历史寸氏豆粉、 蔺大妈松花糕都是有着岁月的味道 或者随便找个饭馆坐下, 点一份当地特有的“ 三滴水” 、“ 头脑 ” 或是 “ 土锅子 ” ,光是吃,就已经让你不虚此行了和顺古镇面积不小景点也不少,想全部看完的话, 一日不够建议在镇上住宿一晚, 不光是有足够的时间观景,还可以体验古民居改建的客栈镇内客栈众多,多以老式民居改造而成,不乏两进甚至三进的大院子,价格也不贵找一家中意的客栈,懒懒的睡到自然醒, 慢慢溜达到古镇口的小吃摊上吃一碗当地有名的大救驾, 之后在河边的洗衣亭上晒晒太阳,像当地人一样感受和顺的悠闲吧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 篇(四)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 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 河顺” , 后取“ 士和民顺 ” 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现有人口 6 千余人。
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 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 华侨之乡 ” 、“ 书香名里 ” 的美名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李根源有诗赞和顺: “ 绝胜小苏杭 ” 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6 / 9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 西南丝绸之路 ” 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走进和顺恍惚中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李根源有诗赞和顺:“ 绝胜小苏杭 ” 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 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陷河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 和顺陷河水草丰茂, 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 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 的著名侨乡,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西南4 公里处,原名 “ 阳温登 ” 村,因有小河绕村而过,后改名为 “ 河顺” ,后人借 “ 云涌吉祥, 风吹和顺 ” 的诗句,将“ 河顺” 雅化为 “ 和顺” 腾冲接壤缅甸,靠近印度,是“ 南方丝绸之路 ” 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和顺就在这 “ 官马大道 ” 旁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7 / 9华侨有一万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 ,因此,和顺成为著名的侨乡另外,和顺还有六大独特魅力:第一,和顺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第二,和顺被火山环抱,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三,和顺形成了亦商、 亦乔、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 ;第四,和顺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融窗口;第五,和顺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第六,和顺只有六千人居住,展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 活着的古镇 ” 各位朋友,进入和顺乡,第一眼看到的是“ 和顺顺河 ” 牌坊,和顺顺河寓意和顺乡源远流长、兴旺发达牌坊的后面有“ 仁里”两个字,这是著名学者赵藩写的,说明和顺是仁义道德之乡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前面有小河绕村而过, 河上有两座形如彩虹的石桥,故名双虹桥。
荷花池中有一亭,叫雨洲亭,是人们为纪念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走过双虹桥, 我们便来到了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由清末和顺同盟会员组织的“ 咸新社 ” ,1924 年成立的 “ 阅书报社 ” ,后经海外华侨和乡民捐书,1928 年扩建为图书馆,迄今藏书七万多册,古籍、珍本一万多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侨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大门上悬挂着一块大匾, 写着和顺图书馆, 这是由和顺清末举人张8 / 9砺书写的,二门上的“ 和顺图书馆 ” 匾,是由胡适书题写的前面这栋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 主楼后就是 “ 藏珍楼 ” ,藏珍楼内有全套 大藏经、 升庵全集,近千册 “ 四部丛刊” ,和不少古籍、珍本,真不愧“ 藏珍 ” 二字各位朋友,这里是和顺乡的文昌宫,文昌宫不仅是和顺“ 文治光昌 ” 的象征,还表现了和顺人儒商并重的传统出了文昌宫,我们来到中国第一个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该馆建于20XX 年,时值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纪念,滇缅抗战博物馆是将著名收藏家段生馗先生二十多年精心收藏的七千余件滇缅抗日文物收藏于馆内,于当年 “ 七七 ” 抗战纪念日开展。
博物馆建于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共由七个部分组成, 一,山河破碎 ;二,悲壮远征 ;三,沦陷岁月 ;四,日军暴行 ;五,飞虎雄鹰 ;六,剑扫烽烟 ;七,日月重光下面,各位朋友可以自行观赏半个小时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要去探访的是和顺古老的民居 曾有专家称赞和顺是一座民居博物馆,和顺民居环山顺势而建、中西合璧、和谐兼容、特色鲜明,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细细来说说它的四个特色,第一是建筑顺山势、顺巷道而建;第二是建筑融合了中国江南民居和南亚、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第三是是建筑和谐;第四是建筑设计精巧、用料本色、特色鲜明9 / 9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 弯楼子 ” ,“ 弯楼子 ” 是因民居沿巷道的曲线修建而得名,“ 弯楼子 ” 不仅是一个民居的雅号,还是清代创办跨国商号“ 永茂和 ” 的李氏家族的代称 弯楼子 ” 现已被列为弯楼子民间博物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艾思奇故居参观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毛泽东的哲学顾问,他的哲学著作大众哲学、 哲学与生活等指引无数大众走向革命之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是云南辛亥革命之志士,曾任云南护国军秘书长;艾思奇父亲的弟弟李曰基,曾被誉为 “ 海内第一音乐家”;艾思奇的长兄李生莊是早期中共地下党员。
故此,被称为“ 李家一门四杰 ” 艾思奇故居是一座走马串阁楼的四合院,大门内屏风上“ 学者、战士、真诚的人” 是毛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各位朋友, 参观完艾思奇故居之后,我们今天的游程就将结束了,在今天的讲说中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感谢大家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接下来有一个愉快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