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七 1.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文段的阅读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A.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C.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D.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统帅都常赤脚走路,哪个战士还会抱怨生活与战斗的条件艰苦呢? B.他视战士为弟兄,善于交流,跟他们打成一片,这句读来有画面感 C.从侧面表现了他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性格与品质 D.他如此爱护部下,部下一定也爱戴他,怪不得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答案】1.C 【解析】应该是正面描写2.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答案】2.白修德用形象的比喻肯定了《红》作为纪实作品的巨大成就以“发现新大陆”作比,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斯诺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3.阅读下面选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甲]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往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乙]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摘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埃德加斯诺看到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请简要概括 4.示例:中国红军是一支甘于奉献,甘于吃苦,不怕牺牲的一支队伍。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4.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2 分) 5.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2 分) 【答案】4.《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 5.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片段一]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6.【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7.【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答案】6.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鬼”)。
7.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8.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C.——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8.B 徐海东9.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⑴任选一项作答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⑵《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9.⑴A.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B.用“惊惶奔逃”形容敌军,“猛攻不停”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对红军的赞扬⑵“人”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疯子”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雄县的情形下过桥神”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评分标准:第⑴题2分,围绕纪实作品的特点,结合内容回答,意思对即可;第⑵题3分,观点阐述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10.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目录 6 / 7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遭白匪追逐造反者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的由来在长沙的日子苏维埃运动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红军印象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红军战士的生活(有删节)⑴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3分)A.毛泽东 B.周恩来 C. ⑵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