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1.31KB
约21页
文档ID:484462886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_第1页
1/21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几级?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目的? 确定评价工作的深度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3 项)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气、水、噪声、生态与土壤等)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气、水、噪声、生态与土壤、固废等)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6、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体系组成有哪些?(7 个组成部分)1. 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2. 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1979.9.13 试行; 1989 颁布,现行)3.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颁布, 2003.9.1 实施)4. 环境保护单行法5.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6.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7.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7、环境标准体系组成有哪些?(三级五类两种执行规定)。

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两种执行规定:强制性、推荐性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 项)9、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有哪些?(4 条)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符合各类规划:污染防治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区域流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与规划环评相符:如未开展规划环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符合“一控双达标” 的要求:总量控制达标、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环境功能区(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组成及其特点( 7 个特点)1. 规定对建设项目及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 具有法律强制性3. 纳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过程4. 分类管理评价5. 资质审查和持证评价制度6. 公众参与制度7. 跟踪评价 (规划)和后评价(建设项目)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登记表)3、环境敏感区的具体范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 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天然渔场、 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项目 :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 目的 :( 1)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 2)对项目建设中或运行后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补救或改进方案组织者: 建设单位可在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要求下组织,也可自主组织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综合性规划和10 个专项规划,各自的具体内容)一地三域(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篇章或说明十个)专项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指导性专项规划——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专项规划——报告书6、各规划类别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和说明)及评价要求(二条、三条)篇章或说明: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项目: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目的: ( 1 )有助于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后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 2)有利于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制订的环保措施得到更好的实施。

3)有利于总结和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制度组织者: 规划编制机关8、对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个等级评价范围 : 取得甲级评价资质的环评机构, 可承担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取得乙级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 可承担省级以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但是都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之内开展工作, 不允许超出评价范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乙级评价资质中,有一类评价范围限定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资质10、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类别 登记类别1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9.交通运输类环境影响评价2 .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3.轻工纺织化纤类环境影响评价11.海洋工程类环境影响评价4 .化工石化医药类环境影响评价5 .冶金机电类环境影响评价6 .建材火电类环境影响评价7 .农林水利类环境影响评价12.输变电及广电通讯13 .核工业类环境影响评价14 .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15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8.采掘类环境影响评价16.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第三章 工程分析1、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三种)1 物料平衡法物料投入量T ,等于产品中所含这种物料的量P 与物料流失量Q 之和。

T=P+Q2 排污系数法Q=KW3 实测法Q=kCLQ——废气或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C——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废水mg/L或废气mg/m3,现场测定;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 ,现场测定;k——单位换算系数,对于废气为 10-9;对于废水为10-62、燃煤、燃油SO2 排放量的计算,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燃煤 SO2 排放量燃油 SO2 排放量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G=BX SX 80%X2X (1-刀)=1.6BS(1-r1) kg/hB ——燃煤量,kg/h; S——煤的含硫量,%;———脱硫设施的SO2去除率G=2BS(1-r]) (kg/h)Y=B X AX DX (1-刀)Y ——烟尘排放量,kg/h ; B ——燃煤量, kg/hA ——煤的灰分含量, % ;D ——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百分数, % ;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3、工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查清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数量、处理或处置方法、排放方式和排放种类) ,定量地给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估计其环境影响,提出减少其环境污染的措施分类: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作用: 项目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5 种采用类比分析法时,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三个相似性) 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法,查阅资料法类比分析法: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以工艺过程为重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主要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作为重点分析对象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9 项)( 1 )工程基本数据(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3)生态影响因素分析(4)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5 )交通运输(6)公用工程(7)非正常工况分析( 8)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9 )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7、清楚“三本帐”: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掌握“三本帐”之间的关系: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 (技改前排放量-“以新带老 ”削减量) +扩建工程排放量8、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时段(三个): 建设期,生产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时段(四个) :选址线期、设计方案期、建设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2、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3、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一级评价项目调查内容: (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2)点源调查内容(重点)(3 )线源调查内容 (4 )面源调查内容 (5 )体源调查内容 (6 )其他须调查内容:建筑物下洗(7 )颗粒物的分布。

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二级评价项目调查内容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情况 2 ) 现状监测:监测因子筛选( 6 条)拟建项目排放的特征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拟建项目排放的特征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中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对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应给出参考标准值与出处)选择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监测制度: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监测布点: 一级评价不少于10 个;二级评价不少于6 个;三级评价可布置2-4 个,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或有近3 年监测资料可不再布点监测监测点位:极坐标布点法( 3)所依据的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GB 3095-1996 )中的三类区并入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