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绘本导读——《田鼠阿佛》书名:田鼠阿佛作者:(美)李欧·李奥尼 / 编绘 译者:阿甲 译出版社:南海出版社出版时间:9月【荣誉与评价】● 1968年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 被誉为世界绘本领域的里程碑【内容梗概】 在离谷仓不远的石墙里住着一窝吱吱叫的小田鼠农庄的主人搬走了,谷仓也废弃了,里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冬天已经不远,田鼠们开始忙着收集玉米、麦穗、坚果和干稻草她们白天忙着,夜里忙着,她们全都忙着,就是阿佛例外 阿佛在干什么呢?她在收集阳光,收集颜色,收集多种不同的词语,这是阿佛做的事情到了冬天,在粮食吃完的时候,这时候看似无所作为的阿佛,却给人们做了一首诗:“谁在天上撒雪花?谁融化地上的冰块?谁会把天气变好?谁又会把天气变坏?谁让四叶幸运草在六月里生长?谁熄灭了阳光?谁又把月儿点亮?是四只小田鼠,她们都住在天上是四只小田鼠……”当生活变得寂寞无聊时,阿佛把温暖的阳光和美丽的颜色以及动听的诗歌带给了人们有关作者】李欧·李奥尼 1910 年 5 月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她是一种才华横溢、不受拘束的艺术天才,被誉为“色彩魔术师”的绘本大师。
她所有作品,都是由她自写自画完毕这是由于她注重文与图的紧密结合,为了避免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有所妥协,因此,她始终坚持独力作业的原则此外,她也曾经说过,在创作绘本时,她并不在乎读者的年龄层她觉得一本好的小朋友读物应当能引起所有尚未丧失赤子之心的人的共鸣李欧·李奥尼创作的绘本获奖无数,其中《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分别于 1961 年、1964 年、1968 年及 1970 年四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绘本导读】 阿佛是一只看似懒散的田鼠,当别人正为寒冬努力贮粮的同步,她只是什么都不做地发愣、神游但是阿佛却相信,自己正在收集某些过冬时别人所不能收集到的宝贝果然,大伙儿在石穴过冬的后期,没了粮食,所幸阿佛运用了她所收集到的宝贝,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更温暖、更团结,也因此赶走了寂寞人们对阿佛的见解由原本的不屑一顾,到后来的刮目相看,道出了人有一短,必有一长的隽永道理本书透过田鼠间的互动、对话,与阿佛独树一格的思维,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更切入了孩子在童年时代也许发生的种种相处模式:排她性、英雄式主义以及互助与合伙,这值得我们深深体会、细细品味《田鼠阿佛》是一本细腻、温情、意境深远的书。
回忆故事,想到阿佛,似乎看到平常生活中的孩子而为人父母的我们,恰似书中阿佛的家人对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刻都是在学习,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以自己的意志打断孩子,以我们觉得放心与安全的方式规定孩子……但孩子的思想,我们看到了吗?听懂了吗?理解了吗?“阳光”与“色彩”,均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词语”则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自然到文明的进程,阿佛的收集过程符合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正是基于对看似平淡的平常生活的热爱与关注,缓慢于家人的节奏,使得阿佛有更多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积淀着丰富的内心感悟,终以“词语”的形式演化为诗我们每个人只有吃的、喝的、穿的这些物质食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诸多的精神食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幸福美好作者李欧·李奥尼曾表达,众多绘本中,她个人最喜欢《田鼠阿佛》,由于阿佛就是儿时的她,总是不太在乎别人眼中重要的事,而成天坐在一旁静静的冥想、做白日梦,独享心灵的美好为了给和她同样爱思考的孩子一点“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她带着一点点自传的意味,创作出《田鼠阿佛》阅读路标】读意境:在冬季白雪皑皑之时,和孩子一起窝在家里的沙发上阅读这本绘本,跟随画面的转换感受阳光与寒冷,理解田鼠的生活特性,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感知绘本带给我们的温暖。
李欧·李奥尼的所有图画书都是在追问同一种问题——我是谁?《田鼠阿佛》也不例外它常被视作心灵读本,它让我们向自我内在去寻找安宁与幸福,而不是全然依赖于外部的物质世界肯定自己,每个人均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阿佛她总是自顾自地冥想,她采集阳光、采集颜色、采集词语,等待特别的时候以特别的方式,给朋友温暖和快乐,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田鼠阿佛,一种浪漫的、有魔力的诗人!如果生活也能如此浪漫……读创意:拼拼贴贴,自我创作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读完《田鼠阿佛》后,与孩子一起手撕或剪或画出形态各异的小田鼠,与艺术大师一起拼贴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让孩子感受不受拘束的艺术创作!田鼠阿佛在冬天里给了我们一种特有的温暖也许诸多人会觉得“只有阿佛最懂得人生的真谛,最懂得如何生活,而不是庸碌地只满足最肤浅的物质需要但我们也应当欣赏那四只勤勤恳恳干活的小田鼠——她们在自己忙碌的时候,并没有批评或指使阿佛去干活;她们在冬天阿佛做出美丽诗篇的时候,不久乐地给阿佛鼓掌……这种和谐共处的精神,与提高灵性的阿佛相比,同样值得赞赏!在李欧·李奥尼的这本绘本里,没有故事书里一般意义上的反派,五只小田鼠虽然分工不同,但她们合伙默契,彼此欣赏,因此可以快乐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读图画:《田鼠阿佛》是李欧·李奥尼采用拼贴的方式创作的典型绘本。
李欧·李奥尼不愧为绘本大师,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拼贴的魅力灰色的大石头,可爱的小田鼠,白白的雪花,这本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简朴的图画传达出了发人深省的内涵读文字:与图画配合完美的文字让人惊叹:小田鼠们简朴的对话,“阿佛,你为什么不干活?”“我在干活儿呀,”“我在采集阳光,由于冬天的日子又冷又黑那目前呢,阿佛?”“我在采集颜色,由于冬天是灰色的你在做梦吧,阿佛?”“哦,不是的,我正在采集词语,由于冬天的日子又长又多,我们会把话说完的这些文字充足体现了小田鼠们的可爱,天真,而阿佛就像先知同样,在冬天没有到来之前已经懂得了冬天的样子文中还特别用粗体突出了某些字,如:“在”“你的”……传达了某种特殊效果:这些核心词,是一种但愿,是一种美好即将来临的预兆翻到最后,看到阿佛讲出来的那些美好的词语,让我们眼前一亮尚有阿佛那可爱的回答:“是的,我懂得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步感受到了阿佛的魅力读延伸:父母与孩子一起,畅想一下“阳光”、“颜色”与“词语”的美好!作为父母,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是不是已有许久没有感受到阳光的美妙,倾听动人的词语,看见让你心动的美景了?带领孩子读这本美好的图画书,临时停下你为物质生活奔忙的脚步吧,与孩子一起,畅想美好的生活;闭上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吟唱一首属于你们的诗篇!阅读完绘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本书的动画视频哦,视频网址:【亲子阅读笔记】读《田鼠阿佛》有感宝宝:李锦轩 妈妈:赵丽孩子渴望结识世界,图书为孩子打开了结识世界的窗口,这不仅能丰富她们的知识,还能激发她们求知的欲望、摸索自然奥秘的爱好。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随着我们毕生的事情,读书可以丰富阅历;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更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捷径每天,球球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躺在床上听我给她讲故事她不太喜欢自己看,但是我讲的时候,她会很认真地听,有时会规定一种故事反复讲诸多遍一般我都会满足她我们懂得孩子对自己感爱好的事情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每一遍的反复对她来说也许都不同,每一遍都能学到新的东西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历来没有把对她来说晦涩难懂的词汇或者成语略过,而是原封不动地照念,然后问她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如果她解释的不对,我就会解释一遍给她听反复几次,她就会慢慢懂得这个词汇的意思,在平常生活中也会运用例如有时她看到小朋友着急发脾气的时候会去劝人家“少安勿躁”,就是我平时讲给她的读书时,我会尽量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单纯而可爱,不会过早地把社会的喧嚣带给她,传递给她最真最纯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次阅读《田鼠阿佛》也不例外,书翻开了,我们慢慢地读着,读到几种小田鼠搬粮食,而阿佛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的一页,球球体现得非常开心我问球球:你喜欢阿佛站在那里不帮其她小田鼠吗?球球却说,我喜欢小田鼠搬的那些粮食,她觉得一定都较好吃。
还问:“是不是有巧克力啊?”哈哈,小孩子的世界好单纯!在我看来,《田鼠阿佛》讲述了一只小田鼠阿佛,当家人在忙碌搬家的时候,阿佛只是忙着收集阳光、颜色和词语她不顾别人的见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冬天到来,粮食吃完了,人们又冻又饿的时候,阿佛把她收集的阳光、颜色和词语毫无保存地和人们分享了真是个很棒的故事!阿佛有着与众不同的诗人般的气质,作者的用意也许是告诉小朋友们,无论你想做什么,只要你觉得故意义、有必要,那就去做,没有绝对的对的和错误!于是,过了两天我带着球球又读了一遍,在读到小田鼠搬粮食的那页,她没有体现出像上次同样的兴奋劲,我也就没有追问直到故事读完了,她指着最后一页上的阿佛,说:“阿佛好可爱我随后问她:“你为什么觉得阿佛可爱呢?”球球回答:“妈妈,你看,阿佛被表扬了,脸红了,红着脸的阿佛好可爱啊”哈哈,看来球球已经开始懵懵懂懂地理解了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很受触动,在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做阿佛呢?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也许均有她的道理,虽然这些道理在大人看来并不合理,我们完全可以在制止孩子之前认真地想一想,她们的道理是什么?充足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明力通过这个故事,我还给她讲了什么叫冬眠,什么叫诗人,什么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