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简介.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7页
文档ID:524601533
2023年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简介.doc_第1页
1/7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专业研究方向与特色介绍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是我校最早获批的硕士点之一,1984年批准为硕士点以来,形成了三个有着矿业和冶金特色学科方向,在机械设备工况监测及故障诊断、矿山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及破磨机理研究、矿冶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及安全性设计等专业开展方向上具备了独特的专业特色并在矿业和冶金行业有着较大的影响本学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连续评为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023年获机械工程同等学历硕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23年江西省首批和2023年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2023年获批为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中心2023年新增为机械工程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2023年成为第三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介绍本学科点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本学科领域的坚实的根底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设计的根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机械产品的分析和设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研究;能胜任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工矿企业承当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为计算方法、数理方程、现代设计方法、制造系统工程、机电系统动力学与仿真,高等机构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建模方法等3、导师队伍情况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8 人,副教授15 人本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导师简介:郭年琴:男,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又红又专的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现为学校图书馆馆长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江西冶金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被聘为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工作和研究方向为CAD/CAM及专家系统,机械设计与仿真等主持承当纵横向科研项目55项,其中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1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厅地级科技成果二等奖8项,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项目13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挑战杯〞二等奖1项,江西省“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专利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101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3篇古莹奎:男,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清华大学国内访问学者,江西省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委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现为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西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202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获大连市和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荣誉,2023年获江西理工大学青年科技标兵荣誉主要研究方向:〔1〕集成产品开发过程建模;〔2〕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3〕可靠性及智能优化设计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方案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多个纵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家权威期刊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已被SCI、EI或ISTP收录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本学科硕士点积极开展理论和应用根底研究,并进行了为行业和地方的科技效劳近五年承当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达396.6万元横向科研项目39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达1300.84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项共4项,专利9项,科研成果转让共计6项该学科学术梯队成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12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63篇 5、硕士点培养条件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在多年建设中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

目前该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3人,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该学科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教职工总数8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本学科具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如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铣床等多台,三坐标测量机,随机信号与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双信道FFT分析系统,电液伺服传动实验系统,INV306智能信号自动采集系统,DASP大容量数据处理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设备6、招生目录招生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1 CAD/CAM及专家系统02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04机械系统研究与设计05摩擦磨损与控制技术06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④817机械设计根底   1、复试时专业笔试科目: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或机械制造工艺学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根底初试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 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机械设计〔第八版〕 濮良贵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复试参考书: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版〕,王先逵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版),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机械制图(第五版)何銘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根底(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7、本硕士点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机械设计根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 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机械设计〔第八版〕 濮良贵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一、考试的方式与题型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二、考试的要求和内容要求:能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根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应用题的能力1、机械原理局部绪 论掌握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等根本概念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了解机构的组成,弄清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掌握机构高副低代的方法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了解瞬心、三心定理等根本概念及应用条件能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根本型式及演化方法熟练掌握曲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及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能按连杆位置、连架杆对应位置及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了解连杆曲线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掌握从动件的根本运动规律及特点、压力角和自锁的关系、基圆半径对压力角的影响及滚子半径的选择原那么等能合理确定凸轮机构的根本尺寸,熟练掌握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齿廓啮合根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及方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啮合角不变等〕、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熟练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根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变位、变位齿轮传动等概念掌握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根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了解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根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熟练掌握各种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掌握定轴、周转及复合轮系的分类,熟练掌握各种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了解轮系的应用第七章 其他常用机构了解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了解作用于机构中力的分类,熟练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分析计算能对二级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掌握机构自锁条件的判定第十一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建立正确、全面的机械效率的概念,熟练掌握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求解方法,了解自锁的概念和条件第十二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了解机械稳定运转的条件、飞轮的功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掌握建立单自由度机器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能求解力为机构位置函数时飞轮的转动惯量 2、机械设计局部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要从总体上建立起机械设计,尤其是机械零件设计的总体概念。

掌握失效、承载能力、载荷系数、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强度等概念深入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准那么、方法和步骤了解疲劳曲线与极限应力曲线的来源、意义和用途,能绘制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化线图,熟练掌握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了解疲劳损伤假说的意义和用途,了解接触疲劳强度及其计算公式了解零件的材料、选用及设计中的标准化第二篇 连接掌握螺纹的根本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性及其应用掌握螺纹连接的根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了解螺纹连接预紧和防松的目的及方法掌握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熟练掌握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理论和方法、螺栓连接的许用应力确实定掌握各类键连接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和应用熟练掌握平键连接的剖面尺寸和长度确实定方法,了解平键连接的失效形式,掌握强度校核的方法第三篇 机械传动1、带传动和链传动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熟悉V带和带轮的结构及标准,带传动的张紧方法与张紧装置,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布、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根本理论熟练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那么、V带的设计计算及参数选择原那么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了解滚子链标准、规格及链轮的结构特点,掌握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那么、参数选择原那么和设计计算方法。

2、齿轮传动掌握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那么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判定各种齿轮传动时其轮齿所受各分力的大小及方向理解齿轮计算中要用计算载荷而不用名义载荷的道理,了解各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熟练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理论依据,以及力学模型、应力的类型与变化特性,掌握推导公式的思路、公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及应用公式的本卷须知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与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了解齿轮的精度、材料、构造、润滑和效率3、 蜗杆传动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熟练掌握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失效形式、受力分析、强度计算能合理选择蜗杆蜗轮的材料,了解热平衡计算及散热问题第四篇 轴系零、部件1、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熟练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失效形式能正确选择轴承的类型,熟练掌握轴承承载能力的校核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