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七井底车场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0MB
约38页
文档ID:26665398
十七井底车场_第1页
1/38

第十七章 井底车场 (underground station or shaft bottom),井底车场 — 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包括巷道、硐室和线路,第一节 井底车场的构成,井底车场由线路、布置线路的巷道和完成特定功能的硐室组成一、井底车场巷道储车线—容纳空、重车辆的专用线路主井空、重车线 我国实践经验:,1-主井; 2-副井; 3-翻笼(翻车机)硐室; 4-煤仓; 5-箕斗装载硐室; 6-清理井底斜巷; 7-中央变电所; 8-水泵房; 9-等候室; 10-调度室; 11-人车停车场; 12-工具室; 13-水仓; 14-主井重车线; 15-主井空车线; 16-副井重车线; 17-副井空车线; 18-材料车线; 19-绕道; 20-调车线; N1、N2、N3、N4、N5、 N6-道岔编号,1、主井空、重车线大型矿井:主井空、重车线各长1.5  2.0列车长;中小型矿井:主井空、重车线各长1.0  1.5列车长2、副井空、重车线大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各为1.0  1.5列车长;中小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各为0.5  1.0列车长。

副井空、重车线一般不小于1.0列车长小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有时可按0.5列车长3、材料车线大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为15  20个材料车中小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能容纳5  10个材料车4、调车线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线路,一般为1列车和机车之和(使电机车由列车头部调到尾部的专门设置的轨道线路)5、人车线 设在副井回车线内,为一列车人车长度再加15 20m 为了调车方便,一般主副井空车线、副井重车线设自动滚行坡度,其高差损失由回车线上坡(空列车不大于1.0%)弥补主井重车线矿车进入翻笼藉助于设在翻笼前的推车机 6、绕道线路由重车线绕道空车线的线路(电机车),井底车场各线段坡度,二、井底车场硐室(chamber),1、主井系统的硐室:底卸式矿车卸载站、翻笼卸载站、井底煤仓硐室、箕斗装载硐室2、副井系统硐室:马头门、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水仓、等候室、信号室3、其他硐室:调度室、机车库及修理间、爆破材料库、工具室,第二节 井底车场形式及选择,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两大类固定式矿车运煤时,两类车场都可选用;底卸式矿车一般选用折反式,当矿车能在采区车场中环行时,也可选取环形车场。

一、大巷采用固定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特点:列车在车场中环行单向运行 环行车场可分为:卧式、斜式和立式 根据井筒形式的不同,还可分为立井和斜井环行车场1)立井卧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5(大巷或石门)平行,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绕道回车线及调车线一)环行式井底车场,1、立井环行式井底车场,调车三角岔道入场法:u       煤(空)列车:    左翼N2,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机车反回经54,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 右翼N1,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机车反向经54,牵空列车驶向采区 混合列车:(矸石车半列位于列车后头)矸石车先顶入副井重车线重列车顶入主井重车线,,优缺点及使用,a、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开拓工程量小;b、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c、安全性差:机车在弯道上顶车,减速,不安全;d、交叉点及弯道多,施工不便;e、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安全;f、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近时2)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但专开绕道线5,调车u       煤列(空)车: 左翼: 右翼:u     混合列车:左翼来的混合列车先顶矸石车入副井,再牵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

优缺点及使用,a、 开拓工程量小;b、 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c、  安全性好些,弯道角度小,顶推车有利,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d、 巷道交叉点较少,施工较易; 井筒距大巷较近,且地面出车方向也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3)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但专开绕道线5调车:u     煤列车u     混合列车,优缺点及使用,a、 开拓工程量大;b、 交叉点及弯道多;c、  在大弯道上顶推车不够安全,但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d、 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e、  当井筒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远时采用2、斜井环行式井底车场,斜井与立井环行式车场的区别在于副井存车线的布置及副井与井底车场的连接方式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空重车存车线可布置在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副斜井与井底车场连接可用平车场或甩车场1-主斜井;2-副斜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重车线;5-主井重车线;6-副井重车线;7-调车线,斜井刀式环形井底车场,(二)折返式井底车场,调车 通过能力小、用于中小型井,井筒距大巷较近1、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

可分为梭式和尽头式两种形式1)立井梭式车场,(2)立井尽头式车场,调车 井筒距大巷较远,用于中小型井主井采用胶带输送机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折返式车场,与前述立井井底车场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副井存车线的布置及副井与井底车场的连接方式下图为斜井梭式车场图2、斜井折返式井底车场,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5-调车线;6-材料车线;7-矸石车线,二、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一)底卸式矿车卸煤原理,底卸式矿车前端铰接,只能后端打开,进入卸载坑后,车箱翼板沿托棍滑动,矿车后轮沿卸载坑曲轨滑动,在水平力推动下前移矿车只能按某一端进车设置,要求矿车头尾不能倒置u   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多为折返式车场,u   井底车场为折返式,采区装车站车场也为折返式u   井底车场为环行式,采区装车站车场也为环行式 底卸式矿车使煤的运输大为简化,卸载快,通过能力大3040秒/列车 井底车场内需设辅助运输线路,以便材料车、矸石车调运二)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 调车方式及线路,立井折返式底卸式矿车井底车场:潘一矿,1-主斜井,2-副斜井,3-底卸式矿车卸载站,4-翻笼硐室,斜井折返式底卸式矿车井底车场:,三、大巷用胶带运输机运煤的井底车场,(一)巷道系统:大巷用胶带运输机运煤的特大型矿井,一般设两套运输系统,分设于两条大巷,称主副大巷,两巷相距20~30米。

u       主大巷 — 一侧设胶带运输机,一侧设600轨道检修道,且轨道检修道宜布置于靠近副大巷一侧采区煤仓设于主大巷上方,机械给煤u       副大巷 — 设600轨道辅助运输采区下部平车场绕道出口与副大巷相连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的井底车场布置,1-主井,2-副井,3-中央煤仓,4-中间煤仓, 5-轨道中石门,6-西翼轨道巷,7-东翼轨道巷,8-中区轨道,9-中西上仓胶带机斜巷,10-东翼上仓胶带机斜巷,11-机车道,12-西翼胶带斜巷, 13-中区胶带机斜巷,(二)井底车场特点:,一般井底车场分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垂距80m1、上部胶带卸煤装载车场 — 主井系统Fig、23 — 11鲍店矿胶带运输机头硐室、煤仓、配煤胶带巷、箕斗装载硐室、联络巷等u       胶带运输机大巷与井底车场煤仓及主井装载系统相联结主井运煤采用“胶带上仓”,立井井底只掘到井底车场水平,煤仓及装载硐室均高于车场水平之上2、下部井底车场 — 副井系统,担负辅助运输任务,但无翻车卸载硐室及线路轨道大巷(副大巷)与副井提运系统相联结主井筒底部清理在下部车场进行四、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的井底车场,矿井采用平硐、斜井或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方式时,一般不设井底车场,可实现从地面到工作面连续运输。

若副井角度大,采用串车提升,或者采用立井时,则要在井底车场设立换装站,进行转载五、小型矿井井底车场形势与特点,小型矿井 生产能力小,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低,生产不均衡性大,井底车场应有较大的富裕能力所需材料少,不用专用的材料车线、翻笼硐室、煤仓及爆破材料库小型矿井立井环行式车场的基本形式有:装备一个或两个井筒的立式环形式井底车场;立井梭式车场及尽头式车场 小型矿井斜井井底车场形式有:串车提升的斜井甩车场和串车提升的斜井平车场六、井底车场形式选择,首要问题是合理选择车场形式1、主要影响因素:井田地质条件;井筒和大巷布置;大巷运输方式及井型大小;提升运输方式(分提分运);地面生产系统布置等因素2、选择合理的车场的要求原则,通过能力要保证矿井生产需要,并不小于30%的富裕通过能力调车方便(系统和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开拓工程量少交叉点及大弯度巷道少,利于施工车场主要硐室及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围岩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